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用诗歌写自己的情怀(说说我的诗歌观)

用诗歌写自己的情怀(说说我的诗歌观)下面,笔者想对以上三句话,作些阐释:③为诗歌受众与之共鸣、与之感染的抒情、言志、咏物、叙事的诗歌內容(诗歌受众审美的诗歌內容)。这个诗歌观,笔者把它归结为三句话:①诗歌受众能够接受的诗歌外形式(诗歌句式、诗歌容量大小)。②便于诗歌受众朗读的有韵律的诗歌语言。

用诗歌写自己的情怀(说说我的诗歌观)(1)

诗歌(区别于旧体格律诗的新诗、现代诗、白话诗),一种有别于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的文学体裁。虽然喜欢诗歌的人们都喜欢写写,以抒情怀,然而他们不见得是个把桂冠戴在头上的诗人!

在笔者看来,不管你的诗作发表在什么样的档次报紙刊物自媒体上,不管你是不是什么什么协会会员,不管你的名气有多大,你的诗作总不能束之于高阁!你的诗作总要有人看嘛!你的诗作总要有人朗读嘛!

有没有人看或有没有朗读你的诗作,就意味着你的诗作受众性有多大!

在此,笔者就想在这里谈谈与诗歌受众性相关联的诗歌观!

这个诗歌观,笔者把它归结为三句话:

①诗歌受众能够接受的诗歌外形式(诗歌句式、诗歌容量大小)。

②便于诗歌受众朗读的有韵律的诗歌语言。

③为诗歌受众与之共鸣、与之感染的抒情、言志、咏物、叙事的诗歌內容(诗歌受众审美的诗歌內容)。

下面,笔者想对以上三句话,作些阐释:

对①的阐释:诗歌的句式,不管是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乃至像唐宋以来“词牌”、“曲牌”里的长短言,都应该让诗歌受众接受!

像散文那样的散问化语言、像口语似的口语化语言,绝对不是诗歌应该具有的诗化语言!

笔者在想,我们应该学学唐代诗人白居易,让自己写的诗歌外形式能为广大诗歌受众所接受!

对②的阐释:在笔者看来,诗歌作品必须拥有韵律、抑扬顿挫,阴晴圆缺,让诗歌受众读起来,琅琅上口!

按照鲁迅先生的建议,“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让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鲁迅全集》第10卷第250页)!

笔者注意到,那些像戈宝权先生、查良铮先生翻译的普希金诗歌的译作,还押大致相近的韵呢!

笔者总感到,写诗必须押韵,这是写诗歌的硬杠杠!现在很多所谓的“诗人”,写的大作,没有诗歌的韵律,让笔者非常不感冒!它们是诗歌吗?它们能让读者琅琅上口吗?

对③的阐释:诗歌题材无禁区!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入诗。你看,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里,什么“风”都有,什么题材都有,简直是当时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第一篇《关雎》,就是个写爱情的诗篇。《与子同袍》,就是个同仇敌忾的题材。

为此,笔者深感,写各种题材都可以,关键的关键,在于你要在你掌控的內容里提炼出诗意,并把这样的诗意天衣无缝地融化到你所要表达的诗歌內容中来,一语不惊死不休!

笔者在网上看了不少咏物诗,总感到诗中无“我”,没有从咏物中勃发诗情画意,没有从咏物中抒发“我”(你在咏物过程中所勃发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笔者深感,你抒情也好,言志也好,咏物也好,叙事也好,如果你没有让你作品的受众感动,如果你没有让你作品的受众与你一起共鸣,那么,你的作品就是个书面发言,束之于高阁(报紙刊物自媒体)之中而已!

为什么笔者感到写诗难呢?为什么笔者感到你写的作品要获得读者共鸣如此难呢?

关键在于,作品里的抒情,能否与读者一起,进入作品的审美世界。作品里的言志,能否与读者一起,进入由感性审美至理性认知的大千世界。作品里的咏物,能否与读者一起,进入作品里的诗情画意、情景交融之中。作品里的叙事,能否与读者一起,进入作品里的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诗行之中。

看花容易栽花难!

笔者希翼有更多的写诗行家,写出诗歌受众与之共鸣的优秀作品,让诗歌作品成为抒发人民心声、焕发时代精神的精神产品,让诗歌作品成为时代的歌者唱响新时代最洪亮的声音……

用诗歌写自己的情怀(说说我的诗歌观)(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