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给备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写一封信(解一线后顾之忧)

给备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写一封信(解一线后顾之忧)接到改造传染病院旧宿舍楼为一线工作人员安排独立休息区的通知,总务科主任李同进带领科室人员连夜行动,完成了对传染病院区旧宿舍楼设施改造、掏门窗、封闭步梯通道、新设备安装,购买安装开水器、卫生清扫及生活必需品配备;同时协调医学工程科对已经报废的50张病床进行焊接、搬运、组装,并采购配备生活用品、检查设施设备,紧急联系商家购买棉被、棉褥、床垫,床单等配齐床上用品,于当天晚上顺利交付使用。2020年1月26日总务科按照医院指令开始接手ICU新风系统改造,连夜安装20套紫外线灯,两天时间圆满完成了新风改造工程顺利交付使用。面对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紧缺现状,总务科全体成员加班加点赶制16层纱布口罩。大家跟着视频量尺、裁剪、叠层、上机缝制、挂耳捏褶、马连带包边、成形打包等一道道工序,从生疏到熟练,3台缝纫机12小时不停运转,每天下来缝纫师傅手上不同程度地都带着伤,手指僵硬的不能伸展,先后制作口罩约2500

2020庚子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悄然打响。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市医院总务科人员第一时间全部到岗,随时听候医院战斗指令。让我们顺着时间表,回顾总务科全力后勤保障、同心战疫的每一天。

2012年1月21日

医院召开新冠肺炎疫情诊疗、防控工作全面部署会,院长亲自挂帅、坐镇指挥,全院进入应急备战状态。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医疗专家救治组、医院感染防控组、后勤保障组,副院长彭玉玺任后勤保障组组长,全面负责全院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患者防治所需设备、防护物品和药品、卫生材料的供应工作。

给备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写一封信(解一线后顾之忧)(1)

2020年1月22日

总务科按照医院指令开始接手ICU新风系统改造,连夜安装20套紫外线灯,两天时间圆满完成了新风改造工程顺利交付使用。

面对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紧缺现状,总务科全体成员加班加点赶制16层纱布口罩。大家跟着视频量尺、裁剪、叠层、上机缝制、挂耳捏褶、马连带包边、成形打包等一道道工序,从生疏到熟练,3台缝纫机12小时不停运转,每天下来缝纫师傅手上不同程度地都带着伤,手指僵硬的不能伸展,先后制作口罩约2500个,同时严格各科室领用管理,总务科由此成为疫情期间“最小气”科室。

市传染病院与市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后,副院长彭玉玺部署协调,总务科按照医院部署迅速行动积极配合完成了与市传染病院物资供应、人员安排、维修改造等职能的有效对接,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大到设备设施安装配备维修,小到一个塑料袋、一根螺丝钉的配送,从人力物力上全力支持传染病院区各项工作。

给备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写一封信(解一线后顾之忧)(2)

2020年1月26日

接到改造传染病院旧宿舍楼为一线工作人员安排独立休息区的通知,总务科主任李同进带领科室人员连夜行动,完成了对传染病院区旧宿舍楼设施改造、掏门窗、封闭步梯通道、新设备安装,购买安装开水器、卫生清扫及生活必需品配备;同时协调医学工程科对已经报废的50张病床进行焊接、搬运、组装,并采购配备生活用品、检查设施设备,紧急联系商家购买棉被、棉褥、床垫,床单等配齐床上用品,于当天晚上顺利交付使用。

按照院感要求,为传染病院区制作立层隔断、接通排水、制作消毒柜鞋柜、安装热水宝、改造淋浴间、新建28平方米垃圾处理站……平时看似普通的工作,因春节又逢疫情,总务科克服物资采购、运输、安装等重重困难,亲力亲为,全力保障了一线防治工作的需求。

给备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写一封信(解一线后顾之忧)(3)

2020年1月31日

爱心企业内蒙古正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为我院捐赠20吨“84”消毒液。20吨消毒液去哪里寻找储存器物?又该存放在何处?难坏了总务科李同进主任。找遍了临河城区的土产门市都没有合适的容器,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在西郊柏树园附近找到一家专门卖塑料制品的商户,2月1日早7点多前往传染病院接收捐赠物资,将20吨消毒液从大罐车装入一个个大塑料桶,浓烈的消毒液味刺激口鼻呼吸道,几乎快要窒息,直至下午15时消毒液全部卸装完毕。

给备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写一封信(解一线后顾之忧)(4)

2020年2月1日

2月1日晚11时接到院长杨志平指令,要求24小时将市医院本部GE16排CT移机至传染病院区。

CT室改造需要医院相关科室通力合作,制定搬迁方案、改造场地、连接电源及网络等一系列工作24小时完成为一大挑战。时间紧任务重,春节又加特殊疫情,仅改造场地工作一项就需要木工、瓦工、铅玻璃制安工等多工种合作,缺技术工人、缺专业设备、缺原材料,一系列难题摆在了李同进主任面前。通过多番给维修企业做工作,终于请来3名工人赶工至深夜,砌墙体、作基座、石膏板加铅皮做框、安装固定铅玻璃,李同进一刻不停在现场指挥,第一时间为CT“安了家”。更头疼的是CT机房需要一根35平方的电缆线,采购几乎寻遍了临河城区电料批发部都没有合适的,最终从电业局应急库内找到了匹配的电缆线。

给备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写一封信(解一线后顾之忧)(5)

2017年4月1日

2月9日,按照上级要求,院长杨志平指令总务科连夜改造健康管理中心为新的发热门诊和医学隔离观察室,接诊临河区发热患者,同时发热门诊要达到“独立采血、独立收费、独立DR、独立药房”的硬件要求!一个个艰巨的任务下达,一道道难题同样需要解决,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赶在人员入住之前把所有工作完成,主任李同进拼了!安装隔断、蹬梯布线,排查所有照明灯、紫外线消毒灯,他和工人们一起忙碌赶工到凌晨四点,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他才心里有了底,感到了连日来的奔波劳累,回到小区大门已紧锁,在叫门无果的情况下,他只好“翻门而入”。

给备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写一封信(解一线后顾之忧)(6)

为保障住院患者的感控安全,医院将相关专业科室合并,病区设置门禁管理,实施全封闭式管理。后勤保障组组长彭玉玺亲自指挥,与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各病区工作,为本次全封闭式管理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一线医护人员,创造温暖舒心的环境,总务科工作人员多次深入传染病院区隔离病区内、院本部、发热门诊等区域安装路灯、饮水机、紫外线灯、淋浴器、消毒柜等,方便医护人员生活所需,确保他们精神饱满投入工作。

总务科电工房工作人员由于经常往返院本部和传染病区,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及时调整工作排班,自筹资金解决自我隔离期间的食宿,在工作最吃紧的时候他们5天吃了9顿方便面,没有人喊苦叫累。

给备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写一封信(解一线后顾之忧)(7)

自1月28日医院发出成立“疫情防控救治应急小分队”的倡议书,总务科22人在请战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预检分诊工作前移至院外,10名总务人员又加入志愿者小分队参加院前预检分诊,把好发热病人筛查第一关;后勤保障中的他们是防疫后勤的“苦力”,一箱箱物资、一趟趟搬运、一身身汗水,四个仓库的物资每一件都经了他们的手;10名医护人员紧急援派武汉一线,总务人员立即准备应急物资及生活用品,为“逆行者”做好坚实的后勤保障;为了缓解防控物资紧张现状,总务人员关注每一条信息渠道,只要听到有货不论时间、地点转遍半个临河奔向货源地,有一次为了购买应急商品,采购员几乎从浴室把供应商拉出来,拿到货再把人送回去,真是太难啦。

给备战在抗疫一线的人写一封信(解一线后顾之忧)(8)

就是这样一群人,自抗新冠肺炎战疫打响以来,在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及后勤保障组组长副院长彭玉玺的指挥下,他们虽不在抗击疫情一线却履职尽责,他们没有豪言壮语默默奉献,成为一支奔跑拼命的队伍,有力保障了两院区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有效供给,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着重要力量。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缟素临江誓灭冠,雄狮十万气吞吴。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我们期待着花开疫散的春天!

▍文字:李金桂(总务科) ▍整理:韩华敏

▍编辑:张雅婷、胡瑞

▍审核:韩华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