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需要具备的上市门槛:企业上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记一家不断被转卖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需要具备的上市门槛:企业上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记一家不断被转卖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仿佛一直是一个“高大上”的代名词,成了很多求职者趋之若鹜的理想就业对象。比如在刚入职场没多久的时候,我曾被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迷得颠三倒四”,不断地给面试官打电话,寻求入职的机会,乃至被人家厌恶(点击此处,详见前文)。1 前言3 上市离场 人员更替4 几经转卖 濒临退市5 结语
阅读提示:
本文共计5285字,分为如下五个部分,建议阅读时间为八分钟左右。
1 前言
2 同类公司 不同心境
3 上市离场 人员更替
4 几经转卖 濒临退市
5 结语
1 前言
上市公司仿佛一直是一个“高大上”的代名词,成了很多求职者趋之若鹜的理想就业对象。比如在刚入职场没多久的时候,我曾被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迷得颠三倒四”,不断地给面试官打电话,寻求入职的机会,乃至被人家厌恶(点击此处,详见前文)。
也难怪我会如此,之前在大学期间,作为穷人一枚的我,被财经媒体灌输了“上市等于暴富”的观念,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毕业就职时我就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犹记得,当时一则央视著名广告就在歌颂那些以上市为目标的创业者。
直到工作五年后,即我在号称“股王”的明星上市公司“坐了过山车”之后,不得不清醒过来并预备出路。惨淡的事实让我认识到,这家企业的显赫名声和光鲜外表并没有转化实际的收益,惠及到大部分的股东、客户和员工。
随着阅历的深入,我发现上市并不是我当初想象的那样美好。凡事都有两面,很多著名公司都不希望上市。有些能坚持一直不上市,有些则能拖就拖,直到迫不得已时才最终上市。
2 同类公司 不同心境
我于2010到2012年间就业的那家明星上市公司,从11年一季报预亏之后,就宛如一艘行将沉没的船。危局之下,岂有完卵,趋利避害的本性让众员工纷纷想法逃离,正如不久前他如日中天时,大家都“削尖了脑袋”设法进入一样。
我也跟随众人做了正常人的选择。有一次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也是在望京的酒仙桥附近。之所以说也是,是因为当年我梦寐以求想入职的那家公司也坐落于此。等到我到了近前,感觉就像是命运和我开了一个玩笑。
这两家公司竟然在一栋办公楼,那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曾经在8层办公,而我面试的这家公司在4层和6层办公,且正准备登陆创业板。
只不过那家纳斯达克公司早已经烟消云散,如大部分公司的命运一样,无论曾经有多么辉煌,最终也无法基业长青,难以摆脱隐入“历史的烟尘”之中的宿命。他留下的唯一痕迹,就是整个研发团队刚被一位著名企业家接盘,准备开启一段新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创业历程。
“物是人非”的文人感叹先打住,我还要生活,要继续自己的职场生涯。走进这家准创业板公司之后,我发现连里面的格局,尤其是门口的接待室都是和当年的那家纳斯达克公司一模一样,不同的是面试官变成了一位男士。
因为之前有在那家著名上市公司的经历,所以感觉整个面试就像是走过场,没有任何难度。大概对方看到我的简历后,就已经下定了录取的决心了吧。人生有时候不能太着急的,几年前貌似高不可攀的山峰,几年后就沦为一个小土坡了。
经历过现实毒打的我,也早没有了之前“单纯且强烈”的激动。这家创业板公司和我已经工作近两年的公司相比,似乎各方面都很像,但影响力和规模小了不少。比如这家公司的上市融资额为近两亿,少于之前公司的十亿,公司人数也少了一个数量级。
更重要的是办公环境差别太大,这家租房住的公司的条件自然差了不少,比如冬天没有热水洗手。有时候,人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然这家公司也在原来那家公司所在的软件园买了一块地,准备自建办公楼,告别“北漂的生活”。
北漂的公司和北漂的打工者有同样的愿望,买房定居。再之后就是公司上市,做大规模,进入世界五百强。就像著名企业家雷军一样,当他创办的小米公司进入世界五百强之后,他开玩笑讲,自己以后也可以对外吹牛,称自己在世界五百强公司上班了。
之前那家著名“股王”公司的董事长,曾经气势如虹地定下宏大地进入世界五百强的目标,而现在面试的这家公司则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毕竟从名气和实力上差得还是有点远,能在创业板上市已经是他们相当高的目标了。
我最近仔细阅读这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上市以来的年报,但到17年之后就读不下去了。这家公司被转卖了好几次,每一次交易都伴随着人员更替和战略方向的调整。财报上也会出现亏损和扭亏,随着也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
虽然出具的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没有如之前那家“股王”公司出现了“非标”的审计报告,但感觉仍然不让人放心。经过几年的上市和资本运作,该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不少,但利润却差强人意。
感觉这些资本市场上的大鳄们都没有长期经营企业的耐心。或者说是擅长玩资本运作的人,并不擅长搞实业经营。总之,质地不错的一家公司,经过几道转手之后,叠加最近的新冠疫情,已经上了“ST”的名单,有退市的风险。这就是它上市十年的后果。
因为有了在之前那家“股王”公司的经验,我从入职这家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充满了各种疑虑。实践证明,好多公司都是上市即巅峰,随后不是业绩滑坡,就是股价破发。因此有些理性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投资时,会选择上市五年之后的公司再投资。
最终,我只在这家公司待了半年就匆匆离开了。好多部门同事也随后离开了,结论是这家公司的内部管理太混乱了。
3 上市离场 人员更替
这家位于望京的公司刚一上市,他们三大创始人中的两位就离开了。一位是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管理,一位是总工程师,负责研发和技术管理,就剩下了最大股东和主要创始人这个孤家寡人的董事长。他本人其实更喜欢做研发,不喜欢管理,所以公司就有点乱。
那两位离开的创始人,据老同事说是因为公司成功上市了,他们都变成亿万富翁了,实现财富自由了,想要享受人生了,不想再像以前那样“苦哈哈”的奋斗了。虽然当时他们都才四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和大干一场的年纪。
这大概是很多公司担心上市的一个原因吧,怕上市之后,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家公司就是如此,整个管理层几乎在上市后就换了一批。我们销售部的销售总监也换了,之前那个也分到了十几万股的股票,按发行价计算,就是几百万的财富了,这在十年前相当多了。
从后来的发展看,估计是上市后作为最大股东的董事长走不了,要不他很可能也会追随他那两位小伙伴而去。不过董事长就是不一般,他有更高的追求。后来听老同事说,这个一直信佛的董事长卖了所有的股份,所得钱款都捐到寺庙里了,自己也到寺庙里去修行了。
他前半生经营企业,创出了一个堪称优质的上市公司,给股东、客户和员工带来了价值;后半生吃斋念佛,渡己渡人。我不知道,他是否会在寺庙里坐禅时想起《水浒传》里鲁智深的名言“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大概深山寺庙的静寂有助于他找回自己吧。
之前看著名企业家俞敏洪的采访。他曾自称他最佩服的人是弘一法师,他最大的梦想就是遁入空门。然而他没有勇气隔断世俗亲情,也就没有成行。这么看来,这位董事长在“断舍离”上超越了俞敏洪啊!
弘一法师像
我之前一直感觉,经营企业很不容易,企业家也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他们有着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和现实之间的纠葛。但真正知道身边有企业家捐出财产,进入寺庙,还是很受震动的。
话休絮烦,这位董事长因为在上市之初有三年锁定期的限制,所以在他可以卖出股份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之前,得继续把企业经营下去。他花大价钱外聘了一个总经理和一个研发总监顶替他昔日的两位创业伙伴。
总经理是他的发小,之前曾长期从事财务类工作,也在科技类公司有过管理经验。我在这家公司待的时间比较少,对这个人缺乏了解。看面相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但财务出身的人担任总经理,尤其是科技类公司的总经理,似乎并不是个很好的选项。
有位著名企业家曾经说到“什么都不怕,就怕财务总监当CEO”,然而讽刺的是,最后他竟然就选择了一个财务出身的人当他的接班人,出任CEO。结果是该公司初期财务表现尚可,但长此以往,逐渐地衰落了。
同样的科技公司内,任正非就曾说过,他担任财务负责人的英雄女儿孟晚舟不可能接他的班,出任CEO,因为孟没有科技背景。科技公司的长远规划可能会和财务上的精打细算产生冲突,财务上过于严格的费用控制,很有可能会削弱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董事长发小担任总经理的三年时间里,更像个过渡人物,是为了等待他的股票解禁转手。这三年的业绩和发展都没有太多亮点。最让人困惑的是,作为一个技术立身的轻资产公司,竟然花费近十亿元去收购一家做结构件的重资产公司,偏离了主营业务。
企业并购
好比一个擅长技术的人突然要花大价钱在工厂制造上花功夫和精力,让人觉得他不务正业。而他收购的这家公司的规模远大于他本身,让人感觉有反向收购的意思。即那家大公司想借该公司的壳上市。
收购完成之后,董事长就辞职了,总经理也辞职了。然后是总经理变董事长,而总经理则由被收购的那家公司的负责人来担任,财报上说这个安排是收购协议上的规定。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负责日常事务的大老板换了,下面的中层领导也跟着换了一批。
这次换人距上次仅仅二三年的时间。这还不算结束,仅仅一年之后,新董事长就请辞了,因为大股东换人了。他的发小,请他来的原董事长兼大股东,公司创始人到了三年解锁期后,把自己所有股份都卖给了一个商学院系的资本方。
至此,原来的公司创始人全部退出了这家上市公司。诡异的是,这年原本蒸蒸日上的业绩突然在第四季度变脸,变成超过一个亿的巨亏。仔细看财报,发现是此时计提了之前大笔收购的商誉减值。扣除这个因素,公司盈利近一个亿。至于为何减值,言语不详。
与此同时,原本续聘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发生了更替,这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按照谨慎投资的原则,这种公司真得该远离。
4 几经转卖 濒临退市
原来的创始人大佬清空股份之后,就安心到深山老林里吃斋念佛了。接手的资本运作方终于搬进了建设完成的自有房产,公司终于告别了北漂生涯。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家公司买了房后也没有恒心,仍然发生了股权和实控人的更替。
本来股市上的公司就像商品一样,可以自由流通买卖,没有什么奇怪的。但作为创始人的卖方好歹也找一个好的下家来售卖呀。不似这个公司,所托非人。无论是之前那个反向收购的子公司的人马,还是后来的资本系统,都没有做企业的耐心。
他们这些人似乎都擅长低买高买,赚差价。而且每次更换大老板之后,一大票中层也都要随之更替,而基层干活的人倒是相对稳定。
中高层是负责把握方向和定战略的,他们人员更替之后,就导致公司的战略也随之漂移。从原来的专注研发主业,到主业与被收购的制造业并重。从原来的强调产品,到后来的关注服务等。
再过了两年,商学院系的资本折腾得差不多了,接着转手把股份卖给了一个做教育的商业集团。该集团接手公司后,整个把公司更改成自己的名字,彻底抹去了原来的痕迹。至此,公司变成了“他亲妈都不认识的样子”。
随之而来就上演了在之前发生过的戏码。即更换管理层和会计师事务所,而后公司的业绩再上演一番过山车式的大跌和大涨,股价也随之扰动。不知道是否有人会从中渔利。但感觉应该是肯定的,否则谁费这么大劲来“操纵业绩”。
过去好好的十年时间,就在几经易手中折腾完了。随着疫情的来袭及随后持续三年,该公司现在已经连续亏损,带上了“ST”的帽子,不知何时才能摘掉,抑或是会面临退市的风险,那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回顾该公司上市以来的这十年时间,只有在原来的创始人董事长在任时,有在认真经营企业。后来的这些资本运作高手都在干一些“低买高卖”的勾当,只关注短期利益,根本没有想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看该公司近十年的财报,本来稳健和高毛利的“小而美”的公司,在上市后沦为了给短期资本打工的工具,最终被折腾的“奄奄一息,濒临退市”。本来不缺钱的公司,上市之后融来了大笔资金,就开始铺张浪费。结果是钱花了不少,人员折腾了不少,公司盈利反倒退步了。
这家公司和我之前工作过的“股王”公司,在一个方面挺像的。都是遇到了一个“消费热点”,并借此上市融资,然后大手笔投入来抓这个热点。结果发现热点市场的竞争远比自己原来所在的利基市场的竞争要强烈。最终淘汰自己的对手都不是和自己走同一技术流派的。
直到此时才发现,自己原本依赖的那些所谓领先的技术,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坚不可摧。这些技术根本无法构成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护城河。面对拥有强大资本实力竞争者的大手笔投入,自己只能甘拜下风。
而自己原来凭借成功上市和大手笔融资助长起来的野心,也随之在主航道的激烈竞争中被击碎。总之,是企业掌握的资源越多,野心也越大,直到膨胀的野心被无情的现实击碎一地。这似乎也是上市带来的风险吧。
5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业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们也会像那些发达市场国家一样,认识到上市只是辅助企业发展的一个工具而已。股市的存在是为了方便企业融资,它并不是之前很多人误认为的经营企业的目的。
记得我在那家中关村个体户起家的公司打工时,老板在经过成功学的培训后,激动地当场宣布他三到五年的目标就是带领公司上市。当时大家伙也同样激动,现在看看,或许目的就不是那么纯正。
牛市
有个小细节或许反映了这家创业板公司的一些特质,能让人和他后来的命运联系起来。即2007年牛市时,该公司竟然不甘寂寞,以公司名义筹措了600万的资金进场炒股,结果历时两年,以亏损几十万而割肉离场。
对我个人职场经历来说,连续遭遇两个著名上市公司的“惨淡经历”,让我对股市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认为“天下的上市公司一般的黑”。
记得最早在2010年中就开通了证券账户,但一直没有进场操作。就像爱走极端的年轻人谈恋爱,遇到几个人渣,便认为天下没有好人了。现在回想起来,又痛心、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