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信阳学院文化传承(以民族文化之风)

信阳学院文化传承(以民族文化之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此基础上,普洱学院积极创新教学载体,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着力构建全员参与、全域贯穿、全程覆盖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日常管理和教学融合,出台了《普洱学院课程思政行动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措施,加强课程开发和研究,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开设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普洱民族文化概论”等20余门与区域民族文化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并经常性推出专题讲座,推动各族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增进“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同时,守好校园文化主阵地,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的氛围。“我是北方人,到普洱上学才接触到这么精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最近,我在撰写民族文化方面的论文,通过

用一场演出把西南少数民族歌曲从山涧带到校园,把舞步从森林与河流边带到师生间;把非遗传承人及民间艺人请进校园,与非遗“对话”,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6月10日,2022年云南省民族文化项目——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进校园“七进工程”打造项目活动在普洱学院启动。通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民间艺人进校园、民族节庆文化进校园、民族歌舞进校园、民族文化设计进校园、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成就进校园、民族团结影像作品进校园,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少数民族文化在边疆地方高校的育人功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信阳学院文化传承(以民族文化之风)(1)

丰富校园文化

活动现场,非遗展示、民族文化设计作品展示、少数民族歌舞表演、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成就展示和民族团结影像作品展等纷纷“亮相”,吸引众多师生前来观看和体验,感受普洱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守望相助、亲如一家的情谊,见证普洱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不仅如此,活动还开展了交流教学和教学体验活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诺大鼓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杰布鲁在交流教学中带着学生们跳基诺族舞蹈、敲打传统乐器,景谷县傣文化协会会长周继元用生动形象的绘画描述了傣族历史和文化……把民族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教学中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

“我是北方人,到普洱上学才接触到这么精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最近,我在撰写民族文化方面的论文,通过这次活动又给我写论文提供了新想法。”在非遗文化和民族文化设计展示区,历史学专业学生张国良正兴致盎然地向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请教相关知识。

创新教学载体

在普洱学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博物馆民族团结誓词碑复刻碑前,各民族学生在这里认真聆听普洱民族团结历史故事,实景感受普洱民族团结精神……这是普洱学院每一个入校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如今,以实景互动课堂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普洱学院已成为常态。

在此基础上,普洱学院积极创新教学载体,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着力构建全员参与、全域贯穿、全程覆盖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日常管理和教学融合,出台了《普洱学院课程思政行动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措施,加强课程开发和研究,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开设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普洱民族文化概论”等20余门与区域民族文化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并经常性推出专题讲座,推动各族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增进“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同时,守好校园文化主阵地,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的氛围。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近年来,普洱学院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等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落实,贯穿学校治理和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同时,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滴灌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普洱学院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学校先后获得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示范校、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校等殊荣。2021年,获批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来源:普洱日报 记者 付颖 通讯员 朱育霖 实习生 宋奕鸿/文 通讯员 李平/图 编辑:张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