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重阳节忌讳(九九重阳节逢九必凶)
六月六重阳节忌讳(九九重阳节逢九必凶)——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阳节是什么时候正式定为民间节日的呢?重阳节,于春秋战国已有之,最初只在皇帝生活的宫中进行活动;至汉代,其风俗在民间逐渐传开;魏晋后,重阳氛围极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于唐代,正式将重阳节定为民间节日并传承至今(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糅合、定型的重要时期)。而真正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赋予了爱老、敬老、助老、尊老的新含义的日子,是在1989年9月9日。
4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陶渊明《九日闲居》
01
重阳节是什么时候正式定为民间节日的呢?
重阳节,于春秋战国已有之,最初只在皇帝生活的宫中进行活动;至汉代,其风俗在民间逐渐传开;魏晋后,重阳氛围极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于唐代,正式将重阳节定为民间节日并传承至今(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糅合、定型的重要时期)。
而真正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赋予了爱老、敬老、助老、尊老的新含义的日子,是在1989年9月9日。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
02
重阳节活动又有什么由来呢?
说到重阳节,耳熟能详的“登高”“赏菊”“插茱萸”……这些仪程又是从何而来呢?
登高——源于我国古代的狩猎活动,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娱乐活动。重阳节后是霜降,人们在霜降前上山挖野菜、狩猎和采药材,从而形成了登高的风俗。
赏菊——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即因此时正值金菊绽放的时节,而当时在北宋的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已盛行,至清代,赏菊之习尤为昌盛,承袭至今。
插茱萸、簪菊花——过去人迷信,讲“逢九必衰”“逢九必凶”,故而农历九月九,在当时的人们眼中是逢凶之日。那如何“解除凶秽,以招吉祥”呢?即将有驱虫去湿、逐风邪之功效的茱萸佩戴在身上或插在头上。
放风筝——放风筝最早是一种驱邪巫术,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游戏活动。
敬老——我国民间很早就有在重阳节供奉麻姑、寿星等习俗。
祭妈祖——相传妈祖升天之日便在农历九月初九,所以每年该日我们沿海地区都会举行祭祀海神的盛会。
03
好书推介
推荐理由——
中国出版集团传统文化重点书目;
每章都附有二维码,点击二维码,观看电视纪录片《中国节日》,欣赏节日全景图;
阅读文字,跟随专家深入了解节日文化的来龙去脉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