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没能读好没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子(眼中犀角真吾子)
书没能读好没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子(眼中犀角真吾子)人说“黄鼠狼夸儿香,刺猬夸儿光”,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儿女永远都是最棒的!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杨老师,和你谈点滴感动,享每一天的快乐。
今天讲评试卷,诗歌是苏轼的《狱中寄子由》其二,其中“眼中犀角真吾子”让已为人母的我感慨万分。
诗中被称作“眼中犀角”的应该是苏轼与王闰之的第一个儿子苏迨吧,这孩子长到三四岁,依然不会说话、无法走路,苏轼在杭州做通判时,曾亲自带着迨儿去天竺寺,请那里的高僧辩才大师给他医治,大师手到病除,还收苏迨为俗家弟子。后来苏轼又多方延请道人为他布气、医治,才使他慢慢恢复成正常孩童的样子。
“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这是苏轼《致辩才》诗中对苏迨的描写,就是狱中遗诗中所说的“犀角”儿。苏轼,这个大诗人,大文豪,也和全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儿子再有缺陷,也是自己最爱的宝贝,所以他才用相书的“伏犀骨”、“龙角骨”来称儿子。
后来,在宦海几经浮沉的苏轼写下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面对自己的儿子,一个父亲有着最朴素的愿望:无灾无难,平安长大。
人说“黄鼠狼夸儿香,刺猬夸儿光”,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儿女永远都是最棒的!
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杨老师,和你谈点滴感动,享每一天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