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为何输给李宗仁(李宗仁险胜孙科)
孙科为何输给李宗仁(李宗仁险胜孙科)李宗仁呢?我坚决要选。据立法委员、国民党四川党部主任曾扩情说法,李宗仁为了战胜蒋介石对孙科的支持,对不论属于哪一派系的“国大代表”,都一一地致以亲切问候。白崇禧更是尽心尽力,还特别指派一群惯于交际的人,对代表们极尽迎合之能事,“喜吃什么则备之以吃,喜嫖则陪之以嫖,喜赌则陪之以赌;举凡剧场影院和一切娱乐场所,无不为代表们大开方便之门;至于排列在秦淮河畔的歌楼酒馆,荡漾于秦淮河中的画舫游船,更是代表们尽情欢畅的专有之所”。蒋介石和胡适孙科发表讲话抗战胜利后,地方实力派中有实力和蒋介石一争高下的唯有桂系。蒋介石显然不乐意李宗仁出来竞选,倾向于性格不那么强势的孙科,提出“军人不竞选以垂范于后世,勿蹈民国初年之覆辙”,我不参加总统选举,你李宗仁也不要竞选副总统。蒋介石通过王世杰私下传话胡适,希望胡适竞选总统,自己愿做行政院长。胡适既惊讶又心动,“这是一个很聪明,很伟大的见解,可以一新国内外的耳目”。
1948年春天,南京“国统区”举行总统、副总统选举。在当时多数国民党人看来,这不过是换一种方式,以“选举之胜利”掌握政权。所以并不能与西方的选举政治划等号。不过就形式来讲,国民党主导的这场选举,在近代中国也算是一种突破或者说尝试吧。
何应钦祝贺李宗仁当选副总统
3月29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在南京开幕,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选举总统和副总统。根据选举办法,国大代表100人以上即可联名提出总统、副总统候选人,以获得代表总额过半数为当选;如果几轮投票下来都无人过半数,那就得票数的前两名PK决胜负。
总统人选,基本上没有悬念,非蒋介石莫属。副总统选举就不一样了,那真叫一波三折啊!最早公开宣布参加副总统竞选的是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我本人洁身自处,作风比较开明,所以开明人士都把我看成国民党内民主改革的象征。我能加入中央政府,领导民主改革,自信可以一呼百应,全国改观。”其他竞选副总统的还有孙科、于右任、程潜、莫德惠、徐傅霖。
孙科发表讲话
抗战胜利后,地方实力派中有实力和蒋介石一争高下的唯有桂系。蒋介石显然不乐意李宗仁出来竞选,倾向于性格不那么强势的孙科,提出“军人不竞选以垂范于后世,勿蹈民国初年之覆辙”,我不参加总统选举,你李宗仁也不要竞选副总统。蒋介石通过王世杰私下传话胡适,希望胡适竞选总统,自己愿做行政院长。
胡适既惊讶又心动,“这是一个很聪明,很伟大的见解,可以一新国内外的耳目”。请王世杰转告蒋介石,或可一试,“如果遇到阻力,请你立即取消”。结果真的遇到阻力,国民党内除了极个别,一定要推蒋介石竞选总统,胡适本人也打起退堂鼓,“最后还是决定不干”。
蒋介石和胡适
李宗仁呢?我坚决要选。据立法委员、国民党四川党部主任曾扩情说法,李宗仁为了战胜蒋介石对孙科的支持,对不论属于哪一派系的“国大代表”,都一一地致以亲切问候。白崇禧更是尽心尽力,还特别指派一群惯于交际的人,对代表们极尽迎合之能事,“喜吃什么则备之以吃,喜嫖则陪之以嫖,喜赌则陪之以赌;举凡剧场影院和一切娱乐场所,无不为代表们大开方便之门;至于排列在秦淮河畔的歌楼酒馆,荡漾于秦淮河中的画舫游船,更是代表们尽情欢畅的专有之所”。
李宗仁在南京参加副总统竞选
4月19日,蒋介石以2430票当选,陪选的国民党元老居正得票269。23日,副总统竞选进行首轮投票,只要超过1523票,就能当选,不过六位竞选人均未过半,李宗仁票数最多,754票,孙科其次,559票。据湖南籍“国大代表”王进三回忆,开票时,唱票员唱出“孙科莫德惠”,就有人起哄“孙科莫得分”;唱出“程潜李宗仁”,就有人改为“成全李宗仁”。当天下午,《救国日报》不失时机刊登了孙科和他的“小妾”蓝妮的花边新闻。李宗仁暗暗高兴,派人拿了四根金条送给报社。
副总统李宗仁肖像画
第二轮投票取前三位再PK,李宗仁得1163票、孙科得945票、程潜得616票,依旧无人过半数。第三轮再战,票数有些变化,名次不变。最后一轮,李宗仁单挑孙科。29日下午计票完毕,李宗仁得1438票、孙科得1295票,李宗仁以微弱的多数战胜孙科。蒋介石非常懊恼,“此次国民大会之失败,乃在事前散漫大意,当事骄矜自大,以致各方人心为反宣传所眩惑动摇,甚至亲信旧属,亦为桂系所引诱运动,此乃主张不坚,界线不明,以致鱼目混珠,皂白不分所致也,应切戒之”。
蒋介石、李宗仁参加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
美国舆论站在西方价值观,倒有些乐观其成,“此次选举已经形成忠实的反对力量,乃真正反抗内圈决定之表现,此种反抗乃一健全而有望之征候,亦为国民党摆脱一党专政及其种种弊害的一项重要步骤”。然而,不管怎么说,选举政治并不能挽回国民党的失败。一年后,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红旗插上总统府,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
参考文献:
1、林桶法、田玄、陈英杰、李君山:《中华民国专题史:国共内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