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推荐黄帝内经(走进黄帝内经)
官方推荐黄帝内经(走进黄帝内经)取象运数比类是中医思维的基本方法。这一思维方法肇始于上古,形成于《周易》。在中医学和其他传统学科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而《内经》则根据五行把万物归为五大类。《内经》所重视的是“一”至“九”这九个数。“天地之至数 始于一而终于九焉。”运数思维使《内经》能够运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来认知复杂的世界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取象思维使《内经》根据同象归并的原则类分事物,并认知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取象运数思维是《内经》建立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思维方法。也是其后中医学家运用中医理论认识疾病、认识药物的基本思维模式。 阴阳和平是中医学最高的价值追求。追求宇宙万物的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永恒价值观。同样,《内经》也认为阴平阳秘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在养生上,调和阴阳,达到和同筋脉,气血皆从,内外调和是养生的最终目标。人之所以生病,根本原因就是气血阴阳的逆乱失调,所以中医的具体治疗原则虽有很多,但都以平调阴阳气血为最后目的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黄帝内经》之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该书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作者似乎就是黄帝和岐伯等人。但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云:“世俗之人 多尊古而贱今 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所以黄帝、岐伯等显系托名。关于《内经》作者除少数医家如张景岳等笃信为黄帝外,多数学者认为非一人所作而是集体、多人长期努力的结晶。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但其内容又不仅限于医学 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我国古代的医学家从来没有把医学看成是孤立的为医学专家所垄断的专门学问,而是把它放在天地自然和社会文化的大视野中来思考的。所谓“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气交变大论》)。《黄帝内经》医学著述写作于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年代 与诸子之学相互唱和,对诸子学多有吸收,并深受其影响。丛《内经》文本看,黄老道家、《周易》与《内经》关系最紧密。如老子的无为思想,庄子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人格,在《内经》的很多篇章中出现,《内经》多处引用《老子》、《庄子》中的语言。可以说,在价值观上,《内经》与黄老道家是一致的 有的学者将《内经》看成是黄老学派的著作是不无道理的。这也是《内经》托名黄帝的内在根源。《周易》的“象数”思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方法。脏象学说、十二经脉理论与《周易》有着渊源关系。《周易》的观象论、制器尚象论导出了医学上的脏象学说。《周易》对阴阳的太少划分、八卦的三爻论及天地人三才论,成为医学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理论的依据。《周易》对《内经》论述运气学说的七篇大论影响更为明显。《天元纪大论》与《周易》的乾坤两卦的《象传》有着明显的渊源承袭关系。可以说,运气学说的理论框架深受《周易》的理论框架的影响。另外,儒家的中庸、中和,有诸内必形诸外以及重“本”的观念等也都是《内经》医学的重要观念。
《内经》的医学理论之所以与诸子百家之学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学术是一个一以贯之的统一整体。中国古代的学问并不像源自西方的现代学术那样有着明显的学科划分,而是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大道贯穿于一切学术之中。不同的学术都是这同一大道的显现。另外,从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来看,古人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大生命的流行发育过程,一切学间都是对这大生命流行化育的揭示,医学与其他学术之间并不是外在的关系,而是内在统一的,都是关于生命的学问。
天人合一的天人相应观。天人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内经》持天人相应的观点。天人相应的基本内涵是人由天地之气所化生,人的生命活动取决于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人也应该主动地去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顺应天地自然对养生和治病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天地万物由一气所化。中国古人认为气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所化生。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古人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本源的气或称元气,具有运动化生的本性。气的运动展开为阴阳五行,阴阳五行之气是世界的基本结构。《内经》根据这一思想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在内联系六腑、经脉、五体、五华、五窍、五志等,在外联系五方、五时、五味、五色、五畜、五音、五气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医学宇宙观。阴阳脏腑辩证成为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思维模式。
形神统一,重神轻形,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基本特征。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由气所化生,是由在天之气(阳气) 和在地之形(阴气)合和而成。就人来说则是形神合一。神是气之功能的极致表现,神本质上也是气。所以中医在生命观上重气轻形。最佳的生理状态应该是形气相得 在病理状态下则是气胜形则生,形胜气则死。因此,与重视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研究,从有形的物质存在着眼的西医不同,中医重视对无形的生命之气变化过程的研究。在养生和治疗上取得了西医所不曾达到的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中医西医是互补而不能相互代替的医学体系。
阴阳和平是中医学最高的价值追求。追求宇宙万物的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永恒价值观。同样,《内经》也认为阴平阳秘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在养生上,调和阴阳,达到和同筋脉,气血皆从,内外调和是养生的最终目标。人之所以生病,根本原因就是气血阴阳的逆乱失调,所以中医的具体治疗原则虽有很多,但都以平调阴阳气血为最后目的。
取象运数比类是中医思维的基本方法。这一思维方法肇始于上古,形成于《周易》。在中医学和其他传统学科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而《内经》则根据五行把万物归为五大类。《内经》所重视的是“一”至“九”这九个数。“天地之至数 始于一而终于九焉。”运数思维使《内经》能够运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来认知复杂的世界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取象思维使《内经》根据同象归并的原则类分事物,并认知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取象运数思维是《内经》建立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思维方法。也是其后中医学家运用中医理论认识疾病、认识药物的基本思维模式。
《内经》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古今学者对《内经》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划分。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丛唐代的王冰开始到明代的张景岳都把养生内容列为(内经)医学理论之首,是十分有见地的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只有对天地宇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建立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体健康,免除疾病缠绕的关键所在,才是跻斯民于仁寿的恒久之道。至于得病之后的治疗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老子)曾说:“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内经》倡导“治未病”的积极养生思想。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中医学所倡导的是积极的养生治疗观。因此,要想受益于中医学必须对中医学的基本思想、核心价值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行。这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患者不必对西医学有足够的了解就可以得到它带来的益处,而中医则不行。这样看来似乎中医比较麻烦,但在现代西医学的模式下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中医则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因此,在医疗活动中,特别是养生实践中,患者或普通人必须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其中,不能仅仅作为医学的客体被动地接受医学治疗。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医学启示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