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描写三潭印月美景的句子(移天缩地入君怀)

描写三潭印月美景的句子(移天缩地入君怀)当年,其主体建筑是位于景区东部的一道九曲临水的廊桥,而其中央则是一座重檐四角方亭,上面悬挂“三潭印月”匾额,傍晚皇帝可在此欣赏三潭印月的景观。站在亭子上向西面的水域望去,便能看到在水中树立起来的三座葫芦状石塔,这便是模仿西湖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也代表着西湖中模拟仙山的“小瀛洲”。塔高2.4米,在三塔西为青石叠成的二仙洞,洞口上活水滴落,形成两个小水帘洞。虽以西湖三潭印月同名,但除水中三座灯塔外与西湖并没有太大相同之处,西湖的三潭石塔是在广阔的西湖中,而圆明园的三潭石塔位置并没有在与西湖更为相似的福海中,而是被完全收罗在一处半封闭的小水湾中。此三潭印月即是一独立小型水景,也可以看作是方壶胜境的延伸。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仅有280平方米。看似狭小的布局却丝毫不感觉拥挤,且层次感十分鲜明,比起西湖三潭更有一种皇家御苑的气派。此景北、西、南被土山围住,东为跨水敞榭,皇帝乘船从福海至此,湖

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对大多数游客而言,最吸引人的是圆明园内的景观。虽然园内历经沧桑,但人们仍能想象昔日的繁华。有趣的是,中国的很多名胜在圆明园中都能看到缩影。

描写三潭印月美景的句子(移天缩地入君怀)(1)

这张图片看着是否熟悉,估计这个景色也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名胜之一,如果还没认出来那再看看下边这张图片呢?

描写三潭印月美景的句子(移天缩地入君怀)(2)

没错如今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后就是西湖“三潭印月”的风光。三潭印月在西湖之中的一处小岛旁,由三座瓶形的石塔组成。西湖中共有三座岛屿,分别名为湖心亭、阮公墩和小瀛洲。这三座岛屿分别象征着神话传说中东海上的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亦名方壶)和瀛洲三岛。而这瓶形石塔,其最初的作用,实际上是苏轼治理西湖时在湖中所设置的“警戒线”。当时为了防止新疏浚的西湖再次淤塞,苏轼命人在湖水深处安置了几座石塔,并命令在塔围合的范围以内,禁止养植菱荷芡蓬等作物。后来这些石塔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毁坏,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三座石塔,则是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由钱塘县令聂心汤所建。

描写三潭印月美景的句子(移天缩地入君怀)(3)

圆明园内的“三潭印月”在哪呢?它位于圆明园四十景的“方壶胜境”中的湧金桥以西,一片相对独立的水域中。湧金桥,造型与颐和园的玉带桥相仿。此桥也是三潭印月的入口,从方壶胜境乘舟穿过湧金桥就可以进入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由佛语而来,佛语云:“宗门有三印,谓印空、印水、印泥。”

当年,其主体建筑是位于景区东部的一道九曲临水的廊桥,而其中央则是一座重檐四角方亭,上面悬挂“三潭印月”匾额,傍晚皇帝可在此欣赏三潭印月的景观。站在亭子上向西面的水域望去,便能看到在水中树立起来的三座葫芦状石塔,这便是模仿西湖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也代表着西湖中模拟仙山的“小瀛洲”。塔高2.4米,在三塔西为青石叠成的二仙洞,洞口上活水滴落,形成两个小水帘洞。

描写三潭印月美景的句子(移天缩地入君怀)(4)

虽以西湖三潭印月同名,但除水中三座灯塔外与西湖并没有太大相同之处,西湖的三潭石塔是在广阔的西湖中,而圆明园的三潭石塔位置并没有在与西湖更为相似的福海中,而是被完全收罗在一处半封闭的小水湾中。此三潭印月即是一独立小型水景,也可以看作是方壶胜境的延伸。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仅有280平方米。看似狭小的布局却丝毫不感觉拥挤,且层次感十分鲜明,比起西湖三潭更有一种皇家御苑的气派。此景北、西、南被土山围住,东为跨水敞榭,皇帝乘船从福海至此,湖面逐渐缩小,建筑从大到到小,层层深入,令人流连忘返。在道光时期跨河敞榭被拆除,三潭印月景区从此大为逊色。在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三潭印月及湧金桥因为是石制材料而幸免于难,但后来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时终是被毁坏。

描写三潭印月美景的句子(移天缩地入君怀)(5)

“湧金桥”匾额原本位于桥拱位置,圆明园罹难后由于人为破坏导致桥梁坍塌,御笔匾额就此沉睡在了河道之中。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后在园内不断开展遗址清理和考古工作,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湧金桥”匾额,后来一直将其安放在原址上,所以很多人在圆明园展览馆并没有见过乾隆帝御笔“湧金桥”石刻。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更好地为大家展示乾隆石桥御笔匾额,现在特意将它放到“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上供大家观赏。方壶胜境景区也经过整理开发,对游人开放,现场留有大量石刻构建,并且有亭廊修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