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达华最帅肖像(上影厂三代银幕小生)
任达华最帅肖像(上影厂三代银幕小生)张晓林是在90年代崛起的影视明星,算是上影厂第四代“银幕小生”的代表之一。他1982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影厂做演员,先后出演了《瓜熟蒂落》、《女儿经》、《少男少女们》、《午夜两点》、《大酒店》等影视剧。尤其是在与何晴合作搭档的电影《上海舞女》中,他出演男主角鲍望春,英俊的外形,再加上潇洒的作派,立即使他成为了观众心中的新一代偶像。
如果说赵丹、孙道临、冯喆等是新中国成立后上影厂第一代“银幕小生”的话,那么达式常无疑就是上影厂第二代“银幕小生”的代表人物。他那英俊潇洒的银幕形象,至今都存留在影迷的脑海之中。
只是,不知不觉,昔日男神达式常竟然已经80岁了。不过从毛卫宁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曝光的近照来看,达式常尽管已年过古稀,满头白发,但看上去却依然帅气有型,并且容光焕发,毫无老态。也许是为了塑造新角色需要,达式常还留起了胡子,但修理得很好,颇有一种艺术家的风范。
王诗槐比达式常小17岁,是继达式常之后的上影厂第三代“银幕小生”之一。但如今他也老了,也已是满头银丝。1981年他从上戏毕业,并因在电影《漂泊奇遇》中出演文弱书生而引起人们注意。1984年他进入上影厂,1985年因在电影《日出》中出演男主角方达生而一跃成为当红明星。
这些年王诗槐也一直都在影视领域辛苦耕耘,在众多好剧中塑造了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如《茶马古道》中的尼玛次仁、《给我一个爱的理由》中的李进成、《爱情天梯》中的老年石山、《新上门女婿》中的钟恒林、《生活启示录》中的胡歌“父亲”、《丝绸之路传奇》中的卫守仁等。他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认真执着的敬业精神,而成为了观众所喜爱的老戏骨。
张晓林是在90年代崛起的影视明星,算是上影厂第四代“银幕小生”的代表之一。他1982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影厂做演员,先后出演了《瓜熟蒂落》、《女儿经》、《少男少女们》、《午夜两点》、《大酒店》等影视剧。尤其是在与何晴合作搭档的电影《上海舞女》中,他出演男主角鲍望春,英俊的外形,再加上潇洒的作派,立即使他成为了观众心中的新一代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