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包公断案的故事(包公错断狄龙案)

包公断案的故事(包公错断狄龙案)庞娘娘用鼻子哼了一声,表示不信。芦花王的随从黄昆说:“奴婢奉命出来寻找小王子时,正遇狄龙,眼见他将宝剑交给一个太监。”西官娘娘又说: “既然狄龙不肯说出这个太监的名字,那一定是他和太监暗中勾结,谋杀王子。”她传令武士,要将狄龙当即斩首,被芦花王拦住。狄龙被带进宫中,庞赛花逼问他说: “你为何不守在边关,却私闯宫院,杀害皇儿?”狄龙理直气壮地说: “我是奉君王之命回京,由太监召我进宫的。王子并非我狄龙杀害!”芦花王问: “是谁传的圣旨?哪个太监召你进宫?你的剑鞘为何在此?”狄龙就将进宫的经过说了一遍,但是他不知道那个传宫太监叫什么名字。就在这时,宫中有人喊: “不好了!小王子被害了!”芦花王和狄龙大吃一惊,急忙前去查看。芦花王一见小王子尸体,放声大哭。原来,今天芦花王带了过继给仁宗的小王子进宫探望皇上,庞娘娘传旨将小王子留在宫门,只召芦花王一人进宫。不承想,小王子转眼间就被人杀害了。庞娘娘也

包公断案的故事(包公错断狄龙案)(1)

宋朝嘉祐年间,皇上宋仁宗久病不起,朝政无人掌管,朝中文武大臣便商议立个继位新君。因宋王无子,他们奏请立仁宗之弟芦花王的三儿子为太子,宋王准奏。西宫娘娘庞赛花,得知芦花王之子当了太子,不由恼恨在心。她与她的父亲当朝太师庞吉早有篡朝之意,今见大权旁落,岂肯罢休?

这天,庞赛花和庞吉在西宫秘密策划,定下一个借刀杀人之计,要一举杀死太子,又除掉平西王狄龙,为夺取宋室江山扫除障碍。庞吉回到府中,将其外孙韩血叫来,面授机宜,并将一道伪造的圣旨交给他,要他速去昆仑关调平西王狄龙回京。

这狄龙是宋朝功臣狄青之子,此时正率兵在昆仑关与西夏犯境之敌交战。他突然接到圣旨,说皇上病重,要他和夫人段红玉火速回京议事。狄龙只得将边关之事托付大将,自己同夫人连夜赶往京城。狄龙夫妇来到皇宫门前,被一个传宫太监拦住。此人就是提前赶回京城的韩血,他装扮成太监,说只许狄龙一人进宫探望宋王。段红玉只得先回狄府。

狄龙刚要进宫,,“太监”又指指他的龙泉宝剑和人面金牌说:“皇上病重,不许带凶器。”狄龙就将腰间宝剑取下,连金牌一起交给这个“太监”保管。狄龙进了宫门,恰好和芦花王相遇,芦花王忙问他为何突然回京。狄龙说: “圣旨调我进京。”芦花王一想,皇兄病重,怎会下此圣旨?因此,心中甚是纳闷。

就在这时,宫中有人喊: “不好了!小王子被害了!”芦花王和狄龙大吃一惊,急忙前去查看。芦花王一见小王子尸体,放声大哭。原来,今天芦花王带了过继给仁宗的小王子进宫探望皇上,庞娘娘传旨将小王子留在宫门,只召芦花王一人进宫。不承想,小王子转眼间就被人杀害了。

庞娘娘也闻声赶来,她假装悲痛,哭哭啼啼,声称要严办凶手,为皇儿报仇。这时,一个太监在尸体旁捡到一支剑鞘,忙交给芦花王。芦花王一看,大吃一惊,原来剑鞘是平西王狄龙的。

庞赛花见此情景,怒冲冲地对狄龙说: “两年前,诸大臣商议立贤侄为太子,你就反对,如今太子已立,想不到你发泄私愤,将太子杀死!”她一声令下,众人立即将狄龙围了起来。

狄龙被带进宫中,庞赛花逼问他说: “你为何不守在边关,却私闯宫院,杀害皇儿?”狄龙理直气壮地说: “我是奉君王之命回京,由太监召我进宫的。王子并非我狄龙杀害!”芦花王问: “是谁传的圣旨?哪个太监召你进宫?你的剑鞘为何在此?”狄龙就将进宫的经过说了一遍,但是他不知道那个传宫太监叫什么名字。

庞娘娘用鼻子哼了一声,表示不信。芦花王的随从黄昆说:“奴婢奉命出来寻找小王子时,正遇狄龙,眼见他将宝剑交给一个太监。”西官娘娘又说: “既然狄龙不肯说出这个太监的名字,那一定是他和太监暗中勾结,谋杀王子。”她传令武士,要将狄龙当即斩首,被芦花王拦住。

芦花王想:狄家世代忠良,忠心报国,狄龙在边关屡立战功,他为何无缘无故谋杀王子?其中必有蹊跷。于是对庞娘娘说: “皇嫂,假传圣旨的太监尚不知是何人,杀了狄龙,岂不死无对证,不如将此案交开封府审理。”庞娘娘最恨那铁面无私的包公,忙说: “包拯患病,不在开封。”芦花王说: “如今包拯之子包贵代理开封府尹,可以交他审理。”庞赛花只得点头同意。

芦花王命人将包贵宣进宫中,命他审理狄龙一案。庞赛花对他说: “狄龙私闯皇宫,杀死王子,还拒不认罪。命你在十日之内,查清此案,不得有误。”慎重断案,严明执法,绝不能玷污了开封府包青天的美名。包贵奏明了芦花王,亲自带了黄昆去宫中搜寻那个传宫太监。可是,所有的地方都找过了,就是不见那个传宫太监。

包贵心想,若是那太监真的与狄龙暗中勾结,他可能已藏在狄府之中。于是他又带了黄昆等人去狄府搜查。再说段红玉回到狄府,左等右等不见狄龙回家,后听家人报告,狄龙已被押往开封府。她心中十分惊诧。她刚说要骑马到开封府问个明白,忽见家丁来报: “大司马孙玉带领人马将狄府包围了。”

原来庞吉父女要将狄家斩草除根,命孙玉捉拿段红玉来了。段红玉见此情景,心想丈夫一定是被庞贼陷害,不由怒火满腔,就要拔剑相拼。管家狄成忙将她拦住。这时,一个婢女献计说: “夫人不如扮成婢女模样,料他们也认不出来,等他们走后,夫人再设计救出王爷,岂不更好?”段红玉觉得有理,当即换装。

孙玉领兵在狄府搜寻了一遍,找不到段红玉的踪影,问了几个婢女,都说她没有回府。孙玉只得鸣锣收兵。

包公断案的故事(包公错断狄龙案)(2)

就在这时,包贵带着人马来了,与孙玉撞在一起。包贵听孙玉说是奉庞吉之命来捉拿段红玉的,十分生气,指责他们私搜王府,无法无天。狄府都搜遍了 仍没有那个太监的踪影 包贵命人马暂且回府。

再说韩血,那日接了狄龙的龙泉剑,杀了太子,随即换去太监的衣服,逃往庞府之中。后来,庞吉见狄龙没有被当即处死,而是押往开封府审问,不禁心中害怕,唯恐审出真情,露了马脚。于是,他又想出一个把水搅浑的计策,叫韩血照计而行。韩血说: “我家狄王爷进宫见驾,遇见芦花王,遭到阻挡,无意中误杀了小王子。我家太夫人求包老爷念俺狄家世代忠良,将狄龙赦免释放。”

包兴一听是有关公案的事,就叫他去见包贵。韩血说: “我已见过少老爷,少老爷倒好说话,怕只怕太爷的头难剃。”包兴听了,非常生气。韩血又拿出一面金牌,说是双阳公主要送给包老爷表表心意。包兴跟随包公多年,从未见他收过别人的礼物,于是急忙推辞。

韩血硬将金牌塞到包兴手里说: “想包大人也知道狄家满门威武,还是不伤和气为好!”说完飞快地走了。这天,包公回到开封。包兴气呼呼地将此事对他禀报了。包公大怒道: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双阳公主出言骄狂,这不是求情,分明是威吓老夫!更可恨那小包贵竟敢徇情枉法,这还了得!”

包公正在气头上,他的养子包贵进来,向他请安。查实,不敢断言。”日来查无实据,只是形迹可疑。”既然狄府都承认小王子是狄龙误杀,可见凶手就是狄龙,还说什么查无实据?包公猜想:包贵之妻是狄龙之妹,莫不是儿子顾念私情,有意包庇狄龙。想到此,他大声说: “将狄龙带至大堂,为父要亲自审问!”

狄龙来到大堂上,见是包公审案,心中暗喜。他想包公历来明察秋毫,定能为自己辨明冤情,便说: “包大人,为孩儿申冤啊!”没想到包公把惊堂木一拍,厉声说: “你闯皇宫,杀王子,有什么冤枉?!”狄龙便将进京的经过又说了一遍。

包公说: “你说奉旨进京,一无圣旨,二无证人,谁能相信?你杀王子,有物证在,岂能抵赖?”说罢,传令把狄龙捆绑起来。 狄龙见包公如此草率断案,不由心头火起,质问他说: “太老爷不辨是非,就将狄龙捆绑,是何道理?难道你忘了,皇上亲口说过,大宋一统江山,全仗包狄二卿!”

包公见他竞用皇上的话压人,气恼地说: “皇上说的是你父狄青,并非指你这犯法之人!”狄龙说: “我一向忠心保宋,安分守法,怎说我是犯法之人?那小王子之死实实与我无关,万望大人明断!”

包公说: “若说杀人者不是你,为何狄府差人向老夫求情,还用太祖钦赐的金牌威吓老夫?”狄龙不知此事,无可奈何地说: “狄龙有口难辩,求太爷明镜高悬!”包公以为狄龙理屈词穷,就命人拿来纸笔,要狄龙画押,狄龙满腔悲愤,一把将纸撕碎。 包公向来执法严明,无人不惧,今见狄龙竟敢在公堂上放肆顶撞,不由恼怒地叫道: “将狄龙押了下去,重责四十!”

包贵见狄龙被打得皮开肉绽,暗暗埋怨父亲不该偏听偏信。他走上前去,想劝父亲再行详查。不料包公先人为主,包贵的话连听也不听,就吩咐将狄龙押进死牢。

包公退堂而去。包贵独自怔怔地站在那里,他想到狄龙就要成为刀下冤鬼,父亲就要铸成大错,不由心急如火,便急奔后厅,要为狄龙请命。包贵对包公说: “爹爹,那日黄昆公公亲眼看见狄龙将金牌和宝剑交给了传官太监,狄府人又怎能拿金牌来求情?依孩儿看来,定是那传宫太监得了宝剑,杀死太子,又拿金牌假称狄府之人来府求情,诬陷忠良。”

包公说: “为何不将这个太监拿来审问?”包贵说: “宫中、狄府俱已搜过,不见此人踪影,孩儿想,这凶手能混进宫中,杀人后又能逃走,一定与宫中人有勾结。”

包公断案的故事(包公错断狄龙案)(3)

包公想自己断过多少奇案大案,从无差错,不信这一次就错了。他自信地说: “我若错判,自有老夫偿命,不劳你小奴才指教!”

未完待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