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重点产业(探索转型新路径)
崇州市重点产业(探索转型新路径)第十八期上线成都区(市)县“经信一把手访谈”》栏目天府之国的腹心素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美誉《迈步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崇州
古称蜀州
可考建制史达4300余年
地处成都平原西部
天府之国的腹心
素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美誉
《迈步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成都区(市)县“经信一把手访谈”》栏目
第十八期上线
今日聚焦:崇州市
下戳视频
近年来,崇州市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实践之路,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市,努力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绿色增长极、生态会客厅、幸福宜居地,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崇州新篇章。
中共崇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要把崇州加快建设成现代化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市。打造极核引领、创新驱动的绿色增长极;打造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生态会客厅;打造可感可及、共建共享的幸福宜居地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工业支撑,2021年崇州市工业发展情况怎样?2022年有何新打算?未来五年有何新规划?近日,崇州市新经济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牟小刚接受了专访。
牟小刚就近年来成都崇州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对2022年工作打算进行了阐述,对未来五年工作规划进行了展望。
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居全市前列
电子信息产业创造“捷普全球速度”
对于2021年崇州市工业取得的成绩,牟小刚用“高增速”“新突破”“新成效”三个关键词进行了高度概括。
“2021年,崇州市工业经济保持高增速、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新突破、企业转型取得新成效。”牟小刚进一步阐释道:
2021年,崇州全市218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迈上500亿元台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增速排名居全市第四位。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1.8亿元,同比增长20%,总量居郊区新城第2位。
崇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不降反增,实现新突破。崇州捷普科技二期项目创造了从启动商务谈判到正式投入生产仅用一年的 “捷普全球速度”。正式因为捷普二期等硬核项目的有力拉动,全年电子信息企业实现产值308亿元,同比增长39.9%。
在推动企业转型方面,崇州市坚持疏堵结合,既淘汰落后产业,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打出一系列“组合拳”。2021年,青洋电子成功申报四川省第一批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福蓉科技进入“2021年成都市重点产业上市龙头企业”榜单,索菲亚等154家企业进入“2021年度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企业名单”,推动川建管道、川汇塑胶、索菲亚、汇鸿家具4户企业创建省级绿色工厂,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达67家,崇州市成功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县(市)榜单第31位。
布局新赛道赋能产业新生态
力争建成“三个百亿集群”新目标
“2022年,我们将坚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崇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建圈强链、加强产业培育,推动建成‘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640亿元。”对于2022年崇州市工业发展的打算,牟小刚表示,将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入成都产业生态圈、推动构建智能家居产业生态、推动新兴产业引育培育新动能等三方面发力。
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入成都产业生态圈方面。瞄准捷普、富士康等电子头部企业配套需求实施定向招引,推动崇州市电子信息企业融入成都电子产业区配套,为成都市打造“芯屏端网”产业生态圈贡献崇州力量。成立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协会,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开展多元化产业服务。与电子信息联盟开展对接,促进电子科大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站挂牌落地园区,成立崇州工作基地。力争新增5-8家电子信息企业上规,推动4家规上企业产值破亿,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320亿元,实现建成“三个百亿产业集群”目标。
在推动构建智能家居产业生态方面。积极推动以全友、明珠等龙头企业为链主的智能家居产业链建设,推动崇州家具产业园建设成为成都市家居产业功能区。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建立智能家居全产业链服务中心,引入家具设计、电商直播、供应链、数字赋能、智慧家庭等5个方面的赋能及创新性企业。建立“政府打造、平台专营、企业参与”的常态化电商直播服务机制,全年完成100场直播活动,带动家居产业全年线上总销售额达到25亿元以上。举办本地大型家居创新大会,邀请家具原材料、供应链、金融、智能制造、产业设计创新、电商直播、智慧家庭产品等企业参会,促进形成产业生态。遴选一批优质家居企业纳入培育库,从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力争新增规上家居企业10家、亿元家居企业2家,全市智能家居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绿色建材产值达100亿元。
在推动新兴产业引育培育新动能方面。布局新赛道,瞄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和汽车电子产业实施定向招引。持续推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呼叫中心、狼码教育、慧科培训学院、农信互联等大数据项目促建。做好新经济应用场景规划、建设工作,主动释放要素资源,梳理发布城市机会清单100个以上,培育2个以上新经济示范应用场景,推广1-2个成熟的应用平台,确保全年大数据产业产值达到32亿元。
探索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等新路径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目标锁定为突破千亿
“十四五”期间,崇州工业有何新目标?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准?牟小刚表示,未来五年,崇州工业将坚持以崇州市“一个统揽定位、三个功能支撑”目标体系为引领,探索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等新路径,加快经济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汇聚力量推动“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这一历史性目标的圆满完成。
“具体来讲就是从构建‘细分领先、集群成势’的产业体系、打造‘供给高效、安全韧性’的产业链条、建设‘功能复合、管理高效’的产业园区、实施‘双轮驱动、产研融合’的创新战略等四大方面入手。”牟小刚表示。
在构建“细分领先、集群成势”的产业体系方面。全面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能级,巩固光学薄膜、检测设备、精密机加等细分行业领先优势,引进培育一批智能终端制造、材料研发、工业设计等领域隐形冠军,推动产业由“单兵突进”向“整体领先”转变,力争到2026年产值突破600亿元,成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重要协同配套基地。全力推动智能家居、绿色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势再造,建强西部泛家居工业互联网、家居电商、家具研究院等平台载体,补齐家居产业设计营销端短板,提升在全屋定制、家居平台、新型材料等领域行业显示度,力争到2026年泛家居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打响“西部定制家居之都”品牌。培育壮大大数据产业,高标准建设大数据产业特色园区,落地一批IT咨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领域大数据企业,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数字应用创新,力争到2026年大数据产业产值翻一番。
在打造“供给高效、安全韧性”的产业链条方面。坚持以“补链强链”固基础、塑优势,持续开展“N 100”产业链招商,立足“链主”企业配套需求,引进一批专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的关键配套项目,培育一批研发设计、供应链金融、流通展贸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构建完善“链主企业 骨干企业 服务型企业”产业生态,加快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基础高级化。鼓励支持骨干企业向总部企业方向发展,积极推动“6类5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落地崇州;重点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有序推进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到2026年规上工业企业、亿元以上产值企业分别突破300家、80家,主板上市企业达到2家以上。
在建设“功能复合、管理高效”的产业园区方面。以“职住平衡、功能复合、服务完善、宜业宜居”为导向,推进园区空间重塑、服务优化、机制创新,高标准建设大划·共享社区、明湖产城融合示范片区,精准配置“片区级—邻里级”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特色鲜明的高品质新型产业社区。全面推行链长制,深化项目承诺制、“代办 帮办”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努力实现办事不出园区。完善以“四率考核”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大力开展清闲清低、腾笼换鸟,促进园区二次开发、提质增效。
在实施“双轮驱动、产研融合”的创新战略方面。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扎实推动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转化,出台创新专项扶持政策,搭建政企创新联合体、产业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材料、良种繁育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实现研发降本、收益共享的综合效益,推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年均增幅超过20%。积极推进发展模式创新,以农业园区、川西林盘为载体,加快探索营城策略、经营体系、开发机制等模式创新,形成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强化人才支撑,出台崇州人才新政3.0版,持续实施“人才110智力集聚计划”,打好柔性引才、平台聚才、事业留才“组合拳”,争创省人才工作先行区。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