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有多好(北京真不如上海吗)
北京上海有多好(北京真不如上海吗)北京城的特质,在于它的新与旧。“北京没有的不叫潮流”,在这里,它既能包容新的、不同的文化,又似乎倔强的坚持充满历史感和过往回忆的“老北京”特色。它因悠久的历史而独具文化底蕴,又因新动能的注入而充满活力。旧 与 新论新零售,北京真的不如上海?旧与新、下与上、我与你、去与留,这中间,是无法只用商业繁荣与否来衡量的、独特的北京味道,是现代的北京城市生活。科技改变了城市生活,但它绝不只是改变了生活。在这方面,北京的垂范作用当仁不让。01
今年是阿里巴巴举办天猫双11的整整第10个年头,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阿里新零售战队首次大规模参战。以北京、上海为首的城市在争夺“新零售之城”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尤其,在上海进博会即将召开的当口,比较北京和上海更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儿。商业繁荣、交通便利、有秩序、讲规矩,这被认为是上海比北京“好”的原因。
就消费服务的发展而言,很多人认为,这是上海抓住了近年新零售和服务消费升级的机会,曾经被质疑“为什么上海留不住马云”的城市,星巴克旗舰店、盒马鲜生等新事物层出不穷,如今展示出了城市生活的新风貌,甚至可以说是新趋势。
相关的调研报告也明确指向了这个结论。今年6月份,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发布了《新零售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上海再次超过北京成为新零售之城榜首,北京位居第二、深圳第三、杭州第四、广州居第五。
论新零售,北京真的不如上海?
旧与新、下与上、我与你、去与留,这中间,是无法只用商业繁荣与否来衡量的、独特的北京味道,是现代的北京城市生活。科技改变了城市生活,但它绝不只是改变了生活。在这方面,北京的垂范作用当仁不让。
01
旧 与 新
北京城的特质,在于它的新与旧。“北京没有的不叫潮流”,在这里,它既能包容新的、不同的文化,又似乎倔强的坚持充满历史感和过往回忆的“老北京”特色。它因悠久的历史而独具文化底蕴,又因新动能的注入而充满活力。
在北京生活的人,其实故宫很少去,长城也很少去,老北京的味道,都在一餐一饭的老字号里。老字号,是北京的骄傲,也是北京人的骄傲。
北冰洋汽水、天福号酱肘子、信远斋酸梅汤……是老北京人最珍贵的记忆。然而,时代在发展,酒香也怕巷子深,老字号们也急需注入年轻的基因。怎么让人觉得喝北冰洋汽水不是因为咖啡太贵?怎么让年轻人也能尝尝豆汁儿、焦圈儿,而不只是让这些东西只存在段子里?
老字号不只是过往的一口吃食,更多的是难以用文字呈现于历史之中的市井文化。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老字号?一是接触不到,楼下的便利店,小区的杂货铺没得卖啊;二是觉得不酷,我买一杯星巴克、买个网红奶茶还能发个朋友圈,我买个北冰洋吃个焦圈儿发了算哪跟哪啊?
庆幸的是,互联网解决了这个问题:买得到,觉得酷。
2017年,北京30多家老字号赶上了天猫启动的“天字号计划”。这个有些公益意味的计划,是天猫在城市商业方面的探索,也是老字号们自我革命的勇敢尝试。
数据证明,他们双方的选择是正确的。注入新零售基因的老字号,在加入“天字号计划”之后,其中一批品牌销售额环比增长了80%。这说明买得到的问题解决了。而胡同里的北京人,现在已经能享受到老字号改变后的便利,彼时走街串巷才能买到的北冰洋“袋儿淋”、“双棒儿”和橘子汽水,现如今打开手机,一小时就能开盖畅饮了。
酷的问题解决了吗?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平时只能偶尔在胡同里偶遇的小吃,手机下单1小时送到了办公室,一打一箱,分给同事们吃喝,是一种什么感觉?嚯,这东西跟哪买的?天猫啊,还有券儿呢,嘿,真别说,味道不差,来,发个朋友圈。
你若问他们网上下单的北冰洋味道有何不同,他们会说,多了一点儿时尚的味道。
02
下 与 上
每个孤独饥饿的夜晚,都是外卖陪伴的。城市生活难免的孤独,是每个城市的“图鉴”。
不可否认,纯线上的购物方式代表的是便利,是大大提升的社会效率,但直面电脑手机,敲几下就下个单,难免让孤独的人感到更加孤独。北京这座城市里的人,看上去都精致、骄傲,但当你问那些行色匆匆的北漂,他们在北京是否有孤独感,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外卖升级的时代到了。
外卖不再只服务“没人做饭的人”、“没时间做饭的人”,开始服务“想做饭,想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但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买菜路上的人”。
2017年,盒马鲜生横空出世,不仅给“新零售”这个词一个看得见摸的着的引线,更重要是,它确实改变了生活,或者说,部分一二线城市居民的生活心态:可以以合理可承受的价格享受更好的服务。
盒马鲜生诞生在“洋气”的上海,但却在北京产生最大的垂范效应:3公里30分钟达,这在北京意味什么?意味着讲究而忙碌的人,不用为了犒劳自己跑齁老远去三源里菜市场买帝王蟹,却堵在路上把自己累得够呛了。手机“替”你省下出去买新鲜海鲜菜品的堵车时间,好好陪家人。
因此,这样看来,阿里巴巴10多年前开创的电商模式是第一次消费升级,基本是纯线上的消费升级,而去年兴起的新零售是第二次消费升级,这次升级更是线上线下打通的服务和体验的升级,将更加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城市的孤独感和无力感,是外卖无法解决的,庆幸的是新零售这个物种给孤独的都市人带来了“互动”的乐趣。
2018年中,天猫开始与居然之家合作,将居然之家“数字化”。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并非机器化。天猫与居然之家的新零售家居馆内,北京天通苑、炫特区、远洋山水等100个小区装修前均可用天猫APP给房子进行效果“试穿”。
精美的家具、亮眼的灯光,都可以先“试”,不合胃口的就再“换”。这给人的感觉再也不是样板房一般的“看上去很美”,有了“养成”的参与感。这意味着十几万的北京人儿在买家具的互动里能找到新的快乐。
互动产生快乐,接触才有温度。无论是北京人儿还是北漂,都市生活的的孤独感,在手机上的或者拿起手机走出门外的,都在让科技改善着。
03
我 与 你
现代女性究竟有多难?电影《找到你》这个描述不同阶层女性困境的电影让无数男男女女看的揪心。但问题又来了,我们能做什么?科技能做什么?
就比如,那些掌握了家里消费开销大权,但在带孩子、公共场所母乳时仍存在困难的新手妈妈们,新零售可以给她们切实带来什么惊喜?
2017年天猫双11前夕,全球首个天猫智慧母婴室在北京银泰百货大红门店落成。沙发、婴儿床、热水器、母婴产品自动贩卖机、智能冲调器、电动吸奶器、冲奶区、护理区、授乳区和公共休息区一应俱全。
一边是看上去完全亏钱的完备高档母婴设施,另一边则是想法设法精准触达妈妈人群的商家:惠氏、美赞臣、好奇、美德乐、好孩子……
粗略数据显示,如果完全由政府部门以公益方式投入,那么一间母婴室的成本约为1万元,如果以商业手段来建设天猫 、银泰这样的智能母婴室,成本约为30万元。
这之间的差距就是城市管理者和企业的分工,是两种不同手段达到的完全不同的效果,企业帮助城市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从北京试点,如今已经开始推向全国,这是商业最美好的地方。
这种改变怎么发生的?曾经人们在商场遇到一个干净点的厕所都要感谢幸运之神的眷顾。而如今,新零售改变了商家、商场和顾客的关系,因为数据、技术呈现出的趋势和效果,不再是她和他、它和它的关系,而是“我和你”的关系,我从你的角度出发,考虑你的痛点,你接受服务的过程同时实现了我的盈利,我的升级,各方达到了多赢。
如果我们五年之后再看中国公共场所的母乳难度,如果它因为一个商场的试验开始推动很多公共场所的变革,那这就是科技和新零售最美好的地方。
04
去 与 留
你会离开北京吗?这是一个跨世纪的问题。而如今,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更多时间来思考,除了机会、朋友、家乡亲人的仰望,生活的幸福感、都市感也是考虑因素之一了。
“你在哪里上班啊?”,有一天我这样跟刚搬到楼上的一位热心小伙寒暄。
“嗯……我在**超市”。他有些支支吾吾。
过了一阵子,再次寒暄,“你在哪里上班啊?”
“我在阿里巴巴啊!”,他一脸骄傲。什么?后来一问才知道,小伙子在盒马鲜生工作。
我没好意思拿出专业知识解释“外包”的涵义,实际上,太没有必要给这个年轻自信的灵魂普及此刻看来专而而无当的知识了,“真厉害,加油!”你怎么就知道有这种干劲儿不会是阿里将来的高管呢?
在收银员、导购这样的行当里,经常看到漂亮干净的年轻小伙子、小姑娘在一边工作,一边找工作。他们焦虑什么?可替代性太强。而从公司角度,张三的离职跟李四的入职太平常,但就在这去留之间,年轻的职业生涯没有积累,企业同样没有积累。
2018年天猫双11前夕,天猫在全国的智慧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20万家,北京拥有1.3万多家,居全国之首。在我看来,这些智慧门店的消费体验、科技感倒在其次,“智慧导购”真的是给这些年轻的劳动力流动大军一个不错的定心丸。
怎么个智慧法?就是智慧门店可以把每一次接触顾客、向顾客推荐产品的过程数据化,对导购员的衡量,不再是以销售额为衡量标准,而是加上互动频次和互动质量。那么,导购员就不会急功近利地以成交为目的,反而会细致地优化自己服务的每个环节,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要知道,这个方向展示的趋势非常有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能通过数据化形成行业经验的积累;对消费者来说,由于对导购员的考核体系变了,也能让消费者少遇见“买东西就给你笑脸,不买东西就给你冷脸”的情况了。导购员还是那个导购员,但是由于新零售智慧门店体系的引入,让一切都变得善意和美好。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人们之于城市的去留正如人们感情的选择,亲疏、聚散,很难用薪水、职位高低来衡量,更多时候,它是一种杂糅的混合体:酷、舒适、优雅、人文关怀、贴近内心需求的产品、全国领先、全国风潮开始的地方……
这背后是北京消费服务升级和产业升级,是一个个企业生态形成的城市生活的“操作系统”,我们每天都在用,以致于说不清它超出我们感受度的深远影响。
你喜欢北京吗?你会离开北京吗?上海比北京好吗?不需要问,只需要去生活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