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四川老式的麻花(儿子买回的湖南产麻花)

四川老式的麻花(儿子买回的湖南产麻花)双休日或者节假日,家人喜欢拉着我一起去逛超市。一次,在本市老城区一个新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我惊奇地发现了有东北大麻花出售,其形状看上去比较粗壮简单,但金黄醒目,而且不像天津麻花有什么芝麻、冰糖渣、瓜条等小料搭配。我问售货员,东北大麻花怎么卖?她回答说“三元钱一根”。我花六元钱买了两根,拟作为第二天的早餐主食。第二天早餐食用时,原本计划吃两根东北大麻花,结果只吃一根就很饱了。东北大麻花给我的感觉是不错的,微甜爽脆,口感清新,齿颊留香。此后,每次去这个商场,我都会买两三根东北大麻花当早餐的主食吃。每个麻花店门外都有女服务员在揽客,双手捧着一盘麻花,供游客免费品尝。那些标有老字号字样的麻花店生意比较火爆,人们在店口排起长队,脸上挂着期待的表情。我们几个同学也随大流,凑热闹,在一间人气很旺的麻花店排队。大约排了半个小时,每人买了几包,有甜的,有咸的,还有麻辣的。据说,磁器口的麻花口味有十多

儿子知道我喜欢吃麻花,那天,不知道他从哪里买回来一包湖南产的麻花,他让我尝尝。我随即拿了一根咬了一口,不咸不甜,酥脆清香,正合我的口味。

在我的印象中,麻花好像不是湖南的特产,全国知名的麻花有东北大麻花、天津麻花、磁器口麻花等等。作为一个湘人,在湖南老家生活了二十多年,没有吃到湘字牌湖南麻花,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或见识不广之缘故。湖南的小吃和早点有很多,我常吃的是米豆腐、烫皮、油糍粑、油条和油饼等。唯独没有见到过湖南产的麻花。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理解中的湖南麻花似乎就是湘南的兰花根。

四川老式的麻花(儿子买回的湖南产麻花)(1)

记忆里,每逢春节来临的时候,湘南农村许多农家便会开始做年味土特产。我家每到腊月十几,母亲便开始忙碌着,做油糍粑、兰花根、米搞皮等等。我想兰花根应该算是湘南的土麻花,虽然其形状不同,但加工流程应该相似。

我见过母亲制作兰花根的流程,提前把搅拌好的面团揉成一根手指宽的粗面条,再用刀切成一个个大小均匀长短一致的小块,然后再把小块一个个搓成小细条。待烧沸的油锅升出淡淡青烟之时,就是兰花根下锅之际。塑好型的小细条在均匀的热力下慢慢膨胀,不时发出“滋啦”“噼啪”的声响,犹如乡村小孩往水里扔鞭炮。母亲用铁铲将油窝里兰花根上下翻滚,这些兰花根左摇右摆,如滚滚江水中的一叶扁舟,朝着彼岸急流勇进。过不了一会儿,兰花根的颜色就由浅黄变至金黄,最后变成枣红,母亲将兰花根捞上来放在干净的脸盆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这些小孩可以开吃了。

四川老式的麻花(儿子买回的湖南产麻花)(2)

真正吃到麻花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那次地区统计局组织我们去北京、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在北京我们下榻的酒店旁边有间食品店卖麻花。我走进店里一看,见到十几个铁皮大盘里装满了外形呈铰链状的麻花,我问一位身着印有某某副食店字样白色工作服的女营业员,这是什么麻花?这位女营业员睁大眼睛疑惑地望着我,很快她从我的普通话中大概知道我不是北方人,转换了一下眼神,口气温柔地说“你是南方人,第一次来北京吧!”我点点头回答说“是的。”她问我买几斤天津麻花?我说买一斤尝尝,好吃再来买几斤。她帮我称了一斤,然后用粗麻纸包好,我拿着粗麻纸包好了的天津麻花带回酒店品尝。

回到酒店,我迫不及待地拎断了一节天津麻花,放在嘴里咬了一下,用舌头品尝着。味道咸辣,说是咸辣但又不是说很咸,只是有盐的味道,在盐的味道中透露着辣味,也即咸中有辣。舌尖告诉我,比较好吃。我让同室的伙伴也尝尝,他说味道还可以,他早年去天津吃过麻花,天津麻花最好吃的要算桂发祥十八街大麻花,历史悠久,很酥很香。后来,我有一次去天津出差,特意去专卖店买了几斤正宗的桂发祥十八街大麻花,感觉比在北京买的天津麻花好吃一些。

四川老式的麻花(儿子买回的湖南产麻花)(3)

在重庆磁器口也和麻花邂逅了。我本不知道瓷器口麻花是重庆有名的特产,那年单位派我去重庆大学短期培训学习,重庆的亲戚同我说,许多人来重庆都会到磁器口去品尝一下重庆名特小吃瓷器口麻花,你几次来重庆都没有去瓷器口吃麻花,应该找个时间去品尝一下。于是,在一个周末,我邀几位同学来到了瓷器口。周末的磁器口游人如潮,我们的眼球在扫视古镇街道两边的麻花店,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从街头到街尾共有30多家卖麻花的小店。其中打着著名老字号“瓷器口麻花”招牌的就有10多家。有好几家麻花店都并排在一起,都是叫陈麻花,有叫“陈昌银麻花”的,也有叫“陈建平麻花”的,甚至有名字同样的两个店。外地人真的不知道究竟哪家才是正宗的。估计很多重庆本地人也不一定知道哪家才是正宗的。

四川老式的麻花(儿子买回的湖南产麻花)(4)

每个麻花店门外都有女服务员在揽客,双手捧着一盘麻花,供游客免费品尝。那些标有老字号字样的麻花店生意比较火爆,人们在店口排起长队,脸上挂着期待的表情。我们几个同学也随大流,凑热闹,在一间人气很旺的麻花店排队。大约排了半个小时,每人买了几包,有甜的,有咸的,还有麻辣的。据说,磁器口的麻花口味有十多种,比较常见的有:原味、黑芝麻、椒盐、黑米、玉米、冰糖糯米、麻辣、海苔、巧克力、蜂蜜等。其选料上乘,采用全手工制作,具有香、酥、脆、爽,久放不绵等特点。重庆人真厉害,把麻花这样普通的小食弄出了一个新高度。

双休日或者节假日,家人喜欢拉着我一起去逛超市。一次,在本市老城区一个新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我惊奇地发现了有东北大麻花出售,其形状看上去比较粗壮简单,但金黄醒目,而且不像天津麻花有什么芝麻、冰糖渣、瓜条等小料搭配。我问售货员,东北大麻花怎么卖?她回答说“三元钱一根”。我花六元钱买了两根,拟作为第二天的早餐主食。第二天早餐食用时,原本计划吃两根东北大麻花,结果只吃一根就很饱了。东北大麻花给我的感觉是不错的,微甜爽脆,口感清新,齿颊留香。此后,每次去这个商场,我都会买两三根东北大麻花当早餐的主食吃。

四川老式的麻花(儿子买回的湖南产麻花)(5)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油炸面食小吃。传说是东汉人柴文进发明的。宋代文豪苏轼曾写过一首赞美麻花的诗,叫《寒具诗》,诗中写道:“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读完,令人觉得麻花美感十足。在苏轼的笔下,看似平平无奇的几根面条,绕在一起炸制,竟能激发出这么美妙的反应。不能不让人佩服苏轼对生活观察的细腻和高超的写作水平。

几千年来,中华美食精彩繁多。外貌呈铰链形的麻花是炎黄子孙喜爱的民族传统食品之一。东北、稷山、天津、重庆、湖南等地的麻花,都各具特色,好吃不油腻,多吃亦不上火。在灿如星河的中华美食中,麻花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各种美食不论是形状,还是口感,它们都有承袭下来的故事和风俗。包括麻花在内的无数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食物,除了能让我们饱腹之外,还是一种体悟生活的方式,一种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文/图 安仁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