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让我们叫您一声“妈妈”清明节前夕,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5名巡逻官兵面对雪山庄严敬礼,致敬长眠雪域边关的战友。李国涛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岁岁清明,在缅怀先辈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前往烈士陵园祭扫、参观革命纪念馆,这既是寄托哀思,亦是感受先烈英魂之中蕴藏的精神力量、信仰之光。今又清明,当我们把目光再一次投向边关那一座座烈士坟茔,不仅能读懂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难忘岁月,更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英雄的脊梁,顶天立地;英雄的精神,百世遗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正是那些舍小家、为国家的无私奉献者,立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让我们再次聆听来自边关的英烈故事,铭记英烈功勋,在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征程中,与英烈同行! ——编者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1)

青山隐隐,芳草萋萋,春天的脚步总是来去匆匆。“二月里来好春光”的余音还在耳畔萦绕,倏忽之间便到了细雨纷纷、祭扫英灵的清明时节。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2)

西藏阿里军分区官兵向康西瓦烈士陵园革命先烈敬礼。刘晓东摄

从雪域高原到西南边陲,从大漠戈壁到东海前哨,此时此刻,每思边关金汤固,更忆英烈铁甲寒;此时此刻,放眼五湖四海同,家祭勿忘告英魂;此时此刻,人头攒动祭英烈,千里边关菊花黄。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3)

官兵在祭奠仪式上敬撒鲜花 胡冰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岁岁清明,在缅怀先辈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前往烈士陵园祭扫、参观革命纪念馆,这既是寄托哀思,亦是感受先烈英魂之中蕴藏的精神力量、信仰之光。今又清明,当我们把目光再一次投向边关那一座座烈士坟茔,不仅能读懂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难忘岁月,更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英雄的脊梁,顶天立地;英雄的精神,百世遗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正是那些舍小家、为国家的无私奉献者,立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让我们再次聆听来自边关的英烈故事,铭记英烈功勋,在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征程中,与英烈同行!

——编者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4)

清明节前夕,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5名巡逻官兵面对雪山庄严敬礼,致敬长眠雪域边关的战友。李国涛摄

让我们叫您一声“妈妈”

■李国涛 刘义 冯啸

“我们一定继承烈士遗志,当好神圣国土的守护者……”清明节前夕,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营六连官兵来到古怒烈士墓前,由营长余刚带领10余名即将踏上最险巡逻路的官兵,庄严宣誓。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5)

连队官兵祭拜古怒烈士墓。冯啸摄

国家无战事,边关有牺牲。

2005年7月16日,正是在这条巡逻路上,一队巡逻官兵突遇泥石流灾害。危急时刻,年仅19岁的古怒一把推开身边的战友,自己却被滚石砸中,跌落山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牺牲时,古怒入伍仅19个月,入党刚刚16天。

埋骨何须桑梓地,青春无悔耀边关。山路被泥石流阻断,烈士的遗体无法运出大山,无奈之下,战友们含泪将古怒安葬在连队驻地附近的山坡上,也在巍巍边关立起一座丰碑。

宣誓结束,余营长拨通了古怒母亲张兴会的电话,嘘寒问暖,言语中透露着关切。在他的手机电话簿上,清晰地备注着三个字——“古妈妈”。

“妈妈!让我们叫您一声妈妈吧,我们都是您的儿子!”在古怒牺牲后,张兴会到高原送别儿子,当她登上即将返乡的汽车时,满怀悲痛的全连官兵,齐声喊出了这句话。

那一刻,张兴会的眼泪夺眶而出。

打那以后,她便经常收到来自雪域高原的问候,一声“妈妈”一次又一次温暖着她:“我虽然失去了一个儿子,但却有了更多驻守边关的好儿子。”

2006年,时任副连长马云山给“古妈妈”打电话拜年时,听说她关节炎加重,便想方设法购买了几盒护膝藏药寄到家中。后来,他还在探亲返乡时专程到“古妈妈”家中探望,逢活便干。

马云山说,这是他作为“儿子”应尽的孝道。

在古怒牺牲后的10多年里,一茬茬官兵自发到“古妈妈”家中看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这也成了连队的光荣传统。

“古妈妈”也时刻牵挂着远在边关的兵儿子们。张兴会先后5次进藏扫墓,每次都会给战士们捎去一些食品和衣物。2015年7月,时值古怒牺牲10周年,她和女儿古苹又一次来到雪域高原。

见到“古妈妈”,战士们争相说起边防的变化——接通大电网,用上长明电;柏油路铺到巴热拉山口,明年就能通到营门口……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张兴会听得泪花闪闪。

去年,张兴会亲手给连队每名官兵纳了一双鞋垫。年过六旬,纳一双鞋垫要花上两三天时间,她却乐此不疲:“儿子们驻守高原牺牲奉献,我做这些不算啥!”

今年清明节前夕,高原风雪交加,道路上结了厚厚的冰。想起“古妈妈”要来队的事儿,余刚拨通了电话:“高原雪大路滑,您过一阵再启程也不迟。”

挂断电话,张兴会的心却始终悬着。她知道,儿子古怒当年坠崖牺牲的那条巡逻路十分艰险——巡逻一趟,官兵们要徒步行军3天2夜,途经10余条冰河,37处险隘需借绳攀爬,26处崖壁需架设悬梯……她最大的心愿是,巡守那条路的兵儿子们,个个平安!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6)

当年痛失战友后,古怒的时任班长杨祥国主动申请担任“尖刀班”班长,每次巡逻他都冲在前面,一巡就是十余载。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7)

有一次,杨祥国带领官兵在巡逻途中遭遇雪崩,他将攀登绳一头系在腰间,自己用工兵锹在前方开路,将战友一一护送到安全地带。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8)

“不能再有人牺牲了!”这是杨祥国向“古妈妈”许下的承诺。

前不久,杨祥国作为军队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两会,张兴会听说了这个消息高兴极了:“祥国给咱连队争了光!”

经过反复商议,张兴会的“探亲”计划推迟到夏天。她告诉余刚:“盼上高原,是为了看一眼长眠的儿子,更是为了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

高山之巅,向英雄敬礼

■徐蜀玥 本报特约记者 李永飞

四月,高原冰雪渐消,火箭军某旅骑兵连驻地的路通了。

恰逢清明时节,一队官兵整齐列队,前往大山深处祭扫为驻守阵地英勇牺牲的英烈。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9)

4月1日,96034部队骑兵连某哨所官兵,来到阵地烈士墓前,祭奠为新中国导弹阵地建设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进一步坚定听党指挥、扎根高原、默默奉献的理想信念。图为官兵向烈士墓行军刀礼。赵志祥 摄

“绕过这片山谷,烈士墓就在前面。”寒风萧瑟,顺着连长张迪手指的方向,只见道路尽头,几座烈士墓赫然出现眼前。

坟冢依山而建,高大的墓碑与山石浑然一体,“墓碑取材于当年施工的山石,寓意‘誓与阵地同在’。”张迪说。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10)

向英雄敬礼 赵志祥摄

一支香烟、一抔新土,官兵们向烈士墓致以骑兵军礼。天空中,几只雄鹰盘旋在山崖间,中士颜鲁伟抬头仰望,不禁感慨:“雄鹰振翅,翱翔于九天之上,它们是英烈的化身。”

每年祭奠英烈,颜鲁伟从未缺席。

多年前,曾是大学生的颜鲁伟,入伍到了连队,看着驻地一片荒凉,他的心凉了半截。

一次训练结束后,连长把颜鲁伟带到烈士墓前,讲起墓碑背后的故事。

60年前,一支部队即将移防到高原驻守。时任连长赵连辉,突然查出患有肝癌。当时,完全有理由向组织申请返乡休养的他,毅然投入阵地施工建设中,直至病情恶化,最终倒在了工地上。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11)

巡逻路上,给曾经为国防工程建设牺牲的烈士献花 赵志祥 摄

还有,年仅18岁的战士杨春源,在一次国防施工任务中不幸牺牲。他的母亲闻悉噩耗,强忍着悲痛赶到部队。当组织向她征求抚恤善后意见时,这位英雄母亲的唯一要求是:把儿子埋在他战斗过的地方……

生命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英雄的事迹催人奋进,担当强军重任,我责无旁贷。”英烈的事迹,从此在颜鲁伟心底,烙下深深印记。

既然选择了从军,选择了戍边,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和坚守。慢慢地,战友们发现,颜鲁伟变了——骑术专业训练一马当先、巡逻执勤争着参加,几年下来,他成了连队的“骑术尖兵”。

“那里,埋葬着一位老哨长。”望着山脚下的一座墓碑,颜鲁伟语气沉重。

“老哨长”名叫曹新节,从战士成长为警卫营副教导员,铆在高原一干就是15年。起初,驻地没有绿色,为了让战友坚定扎根高原的信心,他带领战士们在执勤训练之余,栽树植绿,硬是在哨所周围栽活了一片红柳。

后来,家人给已到而立之年的曹哨长介绍了一个女孩。两人相恋3年,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由于哨所人员少、执勤任务重,他一再将婚期推迟。

女孩一气之下提出分手。曹新节想着尽快完成眼下的任务,再回去向她解释。未曾想到的是,在一次执行巡逻任务途中,他突发心脏病,永远闭上了眼睛……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12)

巡逻路上,给曾经为国防工程建设牺牲的烈士献花 赵志祥 摄

听闻噩耗,女孩辗转来到高原,抱着曹新节的墓碑痛哭不已……

一年后,哨所收到了一封迟来的信,那是女孩写下的“心里话”:“我去看了你驻守的高原,就像你说的,那里特别美……”

“老哨长,我们来看您了!我们一定会像您一样,坚守高原、扎根阵地,守卫好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高山之巅,官兵们整齐列阵,向烈士墓庄严敬礼!

心中永远激荡英雄气

■本报特约记者 薛成清 通讯员 屈成刚

又逢清明,细雨绵绵。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学员李锋望着一张照片,思绪翻飞。

这是一张普通的照片,画面中,他正与战友们一道,在西沙琛航岛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

烈士纪念碑清明(岁岁清明烈士墓前)(13)

传承英雄血脉。薛成清 摄

这亦是一张珍贵的照片,每每翻看,都会在他的内心升腾起一股力量。

那是在3年前,李锋新兵下连,登上西沙琛航岛。放下行李,他和战友们便随队来到烈士陵园——这是守岛部队的一项传统,也是每年新兵下连必上的一课。

小艇打大舰、海上拼刺刀,战火燃烧、血染甲板……随着时任指导员陆翰的深情讲述,当年激烈的海战场景,在李锋眼前一一浮现。

听完被誉为“海上黄继光”郭玉东的先进事迹,李锋的眼睛湿润了。

在一次战斗中,一枚穿甲弹洞穿船舱,正在舱内值守的郭玉东不幸负伤,血如泉涌。看着涌入船舱的海水,他清楚要不了多久,军舰就会沉没。

情急之下,他顾不上伤口剧痛,捡起一块块“堵漏阀”封堵弹洞。可由于弹洞太大,海水不断地涌入船舱,他用全身的力气紧紧顶住洞口……

就在这时,距郭玉东不远处的弹药舱突然起火,为了战斗的胜利,他依然坚持着,直至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弹洞处,发现了他已被烧焦的遗体,全都流下了眼泪。

榜样的力量穿越时空,英雄的血脉永续传承。“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作为新时代军人,必须继承先烈遗志,练就过硬本领,守好蓝色国土。”在烈士精神的激励下,李锋从当新兵开始,就不断锤炼自己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和血性胆气。

武装越野,他腿绑沙袋,勇猛冲锋;战术训练,他细抠动作……汗水换来丰收的“果实”:首次参加上级“精武哨兵”比武,李锋就斩获季军。

男儿胸怀英雄气,报国意志坚如铁。在训练执勤之余,李锋抓紧复习文化课,向着心中的“军校梦”发起冲锋。

第一次,他落榜了。“明年再战!”在干部骨干的鼓励下,他更加发奋努力。

除了训练就是学习,李锋每天劲头十足……遗憾的是,他再次落榜。

打赢是军人最高的荣誉,战功是军人最美的花环。“考不上军校,当不了军官,我要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士兵!”重新振作起来的李锋,更加令人刮目相看。

一年四季,西沙的太阳热辣滚烫。为提高海中格斗本领,全身不知被珊瑚礁划破了多少道口子,但他全然不顾……

训练走“鸭子步”,由于强度较大,他中暑晕倒了,医护人员劝他:“多休息,不能再练了。”

“西沙的兵是在浪涛里淬炼出来的!”李锋语气坚定,“倒下怕什么,只要我能再站起来!”他吃下几粒防暑药,第二天又继续参训。

李锋“落榜不失志”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战友,而他的军事素质也在刻苦训练中节节攀升。去年,李锋因训练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并推荐入学。

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你拼搏奋斗?有战友问李锋。

他的回答不假思索:“当兵前,家人叮嘱我到部队好好锻炼,来到部队我才明白,军人是要时刻准备打仗的!上岛就是上前线,想想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心中就激荡着一股英雄气,再苦再累都是一种砺练!”

13公里的祭奠

■王磊 马鑫建

“学习英雄胡筱龙,弘扬亮剑精神,用我必胜传捷报,保卫祖国立新功!”清明节前夕,新疆军区某团综合训练场上旌旗猎猎。

一营三连指导员李江山走到队伍前,指挥全团官兵齐声高唱《胡筱龙之歌》,一场13公里武装奔袭,将在随后展开。

这是该团延续多年的一项传统训练课目。三连“筱龙排”代理排长、四级军士长李俊雷,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

2005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时任团长胡筱龙带领部队接受上级联考联评。

在演练的最后阶段,身患癌症的胡筱龙,指挥部队向沙漠腹地挺进,在强行奔袭13公里后,晕倒在攻克的高地上……

第二年,胡筱龙牺牲了,中央军委追授他“献身使命的模范团长”荣誉称号。

从胡筱龙牺牲的那年起,“13公里”便成为“精武强能、英勇顽强、浴血奋斗”红色基因的代名词。他生前曾担任过三排排长,官兵们便自发地称之为“筱龙排”。

为将这一精神基因熔铸强军血脉,每年团里都要组织一次13公里武装奔袭,让官兵铭记英雄功绩,传承英烈精神。

13年来,从一名跟随胡筱龙冲锋的列兵,成长为“筱龙排”代理排长,李俊雷始终在武装奔袭中担任“先锋”。在比学赶超中,一茬茬勇挑强军重担的精武能手,更是在该团竞相涌现。

三连连长梁剑豪,在军校时期就是“筱龙学员队”的一员。

如今,因各项训练工作成绩突出,已成为“筱龙排”所在连连长的他,更是誓言铮铮:“一定要传好接力棒,当好新时代强军兴军的领跑人。”

一次,高原实兵实弹演习,梁剑豪带领连队担任反冲击任务。奔袭中,一些战士难以适应高寒缺氧环境,出现严重高原反应,体力明显不支……梁剑豪见状,振臂高呼:“目标在前方,进攻得胜利!同志们,我们团的口号是什么?”

“命令面前没二话,任务面前没困难!”刹那间,官兵们的喊声在高原腹地不断回响……

在接下来的冲击中,官兵们勇猛顽强。藏族战士兰光布剑在坑道中迂回前进,率先突破“敌”防守,最终夺下阵地。

“我们开展13公里武装奔袭这一课目训练,既是要缅怀老团长,更是为了传承‘敢打敢拼、逢敌亮剑’的血性胆魄!”团政委王学恩的一番话,叩问着每名官兵的心灵。

“对于圆满完成这次任务,同志们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战士们的回答铿锵有力,响彻云霄。

13公里武装奔袭开始了,但见全团官兵如离弦之箭,势如破竹……

首次参加武装奔袭的列兵张毅,在奋力冲过终点线后,感慨不已:“先辈精神催人奋进,更指引我们矢志打赢!13公里武装奔袭虽然有终点,但对我来说,继承英雄基因的征程,才刚刚起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