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们常用的茶具(茶具的小史)

我们常用的茶具(茶具的小史)故宫博物院里的茶船宋代的茶盏,主要产于福建建阳窑的黑釉瓷备受推崇,取代了唐代唯淡青色越瓷为佳的局面。建盏是黑釉瓷中的佼佼者,通体透亮,在斗茶时,更容易看清楚茶汤里的汤花和边上的水痕。在这其中,盏体偶然烧制成的“兔毫”“玳瑁”“鹧鸪”等图案的釉盏,更是茗器中最为人珍视的,曾被日本茶道奉为神器。茶盏和茶托是宋代点茶、斗茶时的必备武器。茶盏是一种敞口、小底厚壁的小碗。茶托是和茶盏联合使用,放到茶盏下面套叠一起,点茶时连托带盏托在手中,绝无烫指之患。茶巾是点茶、斗茶时的清洁和装饰用具,属于辅助性茶具,但在宋代点茶中是必不可少的点缀。宋代茶巾品种很多,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和欣赏价值。如何慢煎细品呢?唐代茶学大家陆羽先生在他的《茶经》专著中,提倡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饮茶法——煮茶法。唐代茶叶的主要形态为饼茶,煮茶即把饼茶碾成细末,再放到釜中即锅里煮,一次煮出的茶以三碗为宜,多则寡而无味了。

作者:古禾

广义而言,茶叶采制和贮藏、饮用的器具统称为茶具。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了贮茶、烤茶、煮茶和饮茶等茶具24件,真正属于饮茶的用具其实很少。我们这里所说的茶具,主要指煮茶、泡茶、饮茶时所用的茶壶、茶碗、茶杯和茶盘等。

我们常用的茶具(茶具的小史)(1)

南宋无名氏《斗浆图》,生动反映了宋代的斗茶文化

我国古代对茶的称呼很多,一般认为,在唐代以前,广为流传的名称是“荼”,还有茗和槚等。到了唐代,荼才定型为茶。唐代以前,人们最看重的是茶的药用价值,把茶当作治病药品,只是偶尔饮茶止渴。唐代饮茶之风兴盛,画风突变,换了粗放豪饮,变为慢煎细品。

如何慢煎细品呢?唐代茶学大家陆羽先生在他的《茶经》专著中,提倡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饮茶法——煮茶法。唐代茶叶的主要形态为饼茶,煮茶即把饼茶碾成细末,再放到釜中即锅里煮,一次煮出的茶以三碗为宜,多则寡而无味了。唐代煮茶盛行时使用的盛茶器,以玉璧足碗为主,也有人称“瓯”。唐代皮日休曾作《茶瓯》一诗。谈到茶瓯的质地外形时,用“圆似月魄墮,轻如云魄起”来形容。形似满月,质地如云,用如此精美的茶瓯品茶,对饮茶者真是锦上添花。陆羽认为浙江越州瓷窑的青釉瓷最好,类玉类冰,其淡青色光芒与绿色的茶汤交相辉映,让人把盏言欢,爱不释手,甚至要买椟还珠了。

浙江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里的制茶器械

与唐朝煎饮茶的方式大相径庭,宋代流行点茶、斗茶的饮茶方式。代表性的饮茶器具有茶匙、茶筅(xiǎn)、茶盏、茶托和汤瓶等。点茶不再把茶末放到锅里煮,而是用汤瓶先煮好水,用茶匙把茶末放入茶盏,直接冲入开水,将其调成均匀的茶膏。然后一边冲水,一边用茶筅击拂茶汤,直到溢出细密的白色泡沫,即可慢慢品尝了。这个过程要有茶匙、茶筅、茶帚、茶盏、茶托和茶巾。茶匙要重而有力。“茶筅”就是一把小竹帚,一头破竹成丝,差不多相当于今天搅蛋器一类的工具,日本茶道至今还保留着这种茶具。

宋代的茶盏,主要产于福建建阳窑的黑釉瓷备受推崇,取代了唐代唯淡青色越瓷为佳的局面。建盏是黑釉瓷中的佼佼者,通体透亮,在斗茶时,更容易看清楚茶汤里的汤花和边上的水痕。在这其中,盏体偶然烧制成的“兔毫”“玳瑁”“鹧鸪”等图案的釉盏,更是茗器中最为人珍视的,曾被日本茶道奉为神器。茶盏和茶托是宋代点茶、斗茶时的必备武器。茶盏是一种敞口、小底厚壁的小碗。茶托是和茶盏联合使用,放到茶盏下面套叠一起,点茶时连托带盏托在手中,绝无烫指之患。茶巾是点茶、斗茶时的清洁和装饰用具,属于辅助性茶具,但在宋代点茶中是必不可少的点缀。宋代茶巾品种很多,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和欣赏价值。

我们常用的茶具(茶具的小史)(2)

故宫博物院里的茶船

明清“斗茶”之风萎靡,团茶废弃,散茶兴盛,饮茶常用与现代类似的冲泡法,茶具和饮茶程序较之前代简化,但更注重精美别致的茶壶和茶盏,清代茶具中出类拔萃的是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白釉瓷(景瓷)和江苏宜兴生产的“宜陶”。元代时,景德镇烧制的白胎青釉茶盏就已经非常美观,制造技术十分高超。明清以后,景德镇生产的茶盏、茶壶、茶盅等品种越来越多,釉色莹白,质量精良。明代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所谓“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清代景德镇瓷器又发明了珐琅彩、粉彩两种新形式。清代茶壶造型丰富,康熙五彩竹花壶、乾隆粉彩菊花壶等精美的茶壶很有名气。

在琳琅满目的清代茶具中,康熙年间的盖碗开了一代先河,延续至今,是当时饮茶器具的一大改进。盖碗中的康熙豆青釉五彩盖碗和雍正粉彩盖碗尤为精良。嘉庆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盖杯。与明清时的“景瓷”茶具相互辉映的是江苏宜兴生产的紫砂陶壶,称为“宜陶”。紫砂茶壶色泽丰富多彩,但都古朴淡雅,有一种低调奢华的大雅之气,返璞归真,很有文化韵味,因而备受文人名士的青睐。

我们常用的茶具(茶具的小史)(3)

浙江宁波博物馆里的越窑青瓷荷叶带托盘茶叶盏

茶具发展到现在,很多家庭都设有茶海供三五好友品茶聊天。茶海是便于烹茶、品茶的家具,备有排水系统,以方便将第一次泡茶(洗茶)的水倒掉,同时用来洗茶壶和茶杯等。现代的茶叶也是直接冲泡即可的成品,茶具向精密化方向发展,主要有茶壶、茶杯、茶碗、茶盏、茶托(也称茶船)、茶盘、茶荷(用来盛放待泡干茶)、茶盅、茶匙、茶则、茶漏和茶缸等。茶匙、茶针、茶夹、茶则、茶漏,连同茶筒,六个器具又被称为“茶道六君子”。茶匙,盛茶入壶时使用;茶针(茶通)的主要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流畅通,或把茶叶在壶底拨匀;茶夹,也叫茶铲,可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常有人拿它来夹着茶杯清洗,防烫又卫生;茶则,又称茶拨,主要用于挖取壶内泡过的茶叶,也可与茶匙配合使用,拨弄茶叶到茶壶里,故名茶拨;茶漏放在壶口防止茶叶掉落,也叫茶斗。另外还有茶巾、养壶笔、茶宠等茶具副产品。这一大家子茶具品种齐全,互帮互助,才能显示“茶道”的艺术魅力。

我们常用的茶具(茶具的小史)(4)

茶宠多为紫砂或澄泥烧制,也有瓷制、木制或石制。饮茶者以茶水日日滋养,时时把玩,久而久之,茶宠光泽明亮、温润可人,仿佛有了灵性。

茶具如此之多,当然应该有相匹配的环境方能成为雅事。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尝新茶》一诗中说:“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喝茶需要五美,即新茶、甘泉、洁器、晴天和嘉客。现代作家周作人喝茶的心得也十分令人神往:“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天寒地冻,晚来欲雪。朋友家正有“红泥小火炉”,我们且去慢饮一杯红茶取暖吧,“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何须花”。

(选自《月读》2016年11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