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解(探索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解(探索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红细胞是三种血细胞里数量最多的。成熟的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寿命较短,一般为120天左右,但是骨的红骨髓可以产生新的红细胞补充衰老或被破坏的红细胞。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与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有关,即血红蛋白,它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而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含有丰富氧气,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的血液颜色鲜红,称为动脉血;经过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后氧气含量低,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形成的的血液颜色暗红,称为静脉血。1、红细胞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构成(见图),不仅能运输氧气、养料和废物,还在调节体温、参与免疫、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约占0.1%)、无机盐(约占0.9%)和代谢废物等,血浆的
对一个多细胞生物来说,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生物体是怎么样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并运送到组织细胞的?又是怎么样运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的?这些可以说是生物体的头等大事。
以人体为例,负责人体内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运输依赖于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淋巴循环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辅助部分,可以把它看作血液循环系统的补充。本文重点介绍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是由心脏、血管及血液组成的一个闭合的运输系统;就像一个自来水管道体系,贯穿全身。不停规律搏动的心脏相当于水泵,血管相当于自来水管网,管道里的液体就是血液。血液中携带着丰富的氧气、养料,供给全身所有的器官、细胞,同时把它们产生的废物带走。
人体的血液是一种红色黏稠的液体。我们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常常对病人的血液进行化验,在化验单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项目,这些指标是否正常呢?这就需要了解血液的成分及其正常指标,并了解血液各成分的功能。
在正式介绍血液的相关知识之前,我在这里推荐一部2018年日本动画片,名为《工作细胞》,里面涉及了人体血液里的许多细胞,寓教于乐的故事内容,透过诙谐逗趣的表现手法解释各种可能引发疾病的病菌以及人体器官日常功能,深入简出的叙事解释方式让本来看起来晦涩的知识浅显易懂,看完后更便于理解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构成(见图),不仅能运输氧气、养料和废物,还在调节体温、参与免疫、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约占0.1%)、无机盐(约占0.9%)和代谢废物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包括三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的组成
1、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红细胞是三种血细胞里数量最多的。成熟的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寿命较短,一般为120天左右,但是骨的红骨髓可以产生新的红细胞补充衰老或被破坏的红细胞。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与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有关,即血红蛋白,它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而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含有丰富氧气,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的血液颜色鲜红,称为动脉血;经过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后氧气含量低,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形成的的血液颜色暗红,称为静脉血。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听到有人说自己有贫血症状,比如面色苍白、头晕、疲乏、食欲不振、心慌等症状。那是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贫血使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贫血患者平时需要多吃一些蛋白质和铁含量丰富的食物。
2、白细胞
白细胞的种类很多,是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如果要采血进行亲子鉴定,需要有白细胞才能成功。白细胞的寿命长短不一,有的只有几个小时,有的长达几年。白细胞的主要工作是排除从外部入侵到体内的细菌和病毒等异物,就像我们体内的“战士”,面对外来的病菌,即“敌人”们,白细胞能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吞噬病菌后的白细胞会死亡,“在打倒病菌的过程中,这些战士们也英勇就义”,所以在伤口周围的脓液中含有死亡的白细胞。
3、血小板
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的是血小板,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在《工作细胞》里饰演血小板的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当人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在血管的损伤处聚集成团,堵塞血管而止血,同时,血小板还会释放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可见,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液在血管里流动,血管遍布全身各处,是血液运输的管道,根据其结构和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管的结构
我们把由心脏发出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称为动脉,随着动脉在体内不断分支,管径越来越细,管壁越来越薄,最后形成大量的毛细血管,分布在全身各组织和细胞间,毛细血管汇合,逐级形成静脉,再返回心脏。随着心脏强劲有力的搏动,动脉血不断泵出,为了适应这一功能特点,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具有可扩张性和弹性;相比较而言,静脉是将全身各部位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返回心脏的静脉里的血流速较慢,因此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和收缩性较弱;毛细血管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最细、最多,血流速度最慢,管壁最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和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三、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的血液时刻不停地流动,被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为什么能够在血管中不停流动?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心脏,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人类的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分为左右两侧,每侧包括上面的心房和下面的心室,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但左右不相通,是为了提高运输氧的效率(见图)。
心脏的结构
由于心脏的结构较复杂,连接的血管较多,所以我编写了心脏结构口诀帮助记忆:
①上房下室,左右相反;
②心尖朝左,左室壁厚;
③室连动脉,房连静;
④心内静房室动
⑤左动右静血
⑥左室主动,右室肺动;左房肺静,右房上下静
在心脏的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成为动脉瓣,血液只能有心室流向动脉;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只开向心室,都是为了防止血液倒流。
如果一个人每分钟心跳75次,每天心跳则超过一万次,一生以70岁计算的话,心脏要跳动近26亿次,泵出的血量近2亿公斤。哇,心脏太了不起了!怎样才能帮助心脏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呢?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一定没有错。例如,有研究表明每天坚持二十分钟适量锻炼可以使你60岁时心脏病发病率降低20%左右。保护好我们的心脏才能使血液循环系统更好地完成物质运输的作用。
四、血液循环的途径
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见图)。
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将运输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 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运走。
两种循环有共同特点,为便于记忆,特编口诀如下:室动毛静房,体中动中动,静中静,肺相反。在我们的身体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保证了细胞正常的生活,了解循环系统的各项生理指标,关注循环系统的正常活动和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读者朋友们,看完了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内容,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下:
是不是动脉血管里一定流着动脉血,静脉血管里一定流着静脉血呢?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