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木雕有哪些(非洲民间木雕之五美)
非洲的木雕有哪些(非洲民间木雕之五美)4.夸张简约:重在达意,而不在形似。流露出虽原始却高明的美学取向。2.幽默童趣:观察、造型处处透露着儿童的天真和幽默,常常令人莞尔。3.得意忘形:
线描非洲民间木雕这里收集了大泽人(王庆祥)先生前几年所作的非洲民间木雕线描稿。这些速写全都是用钩线笔在30. 5cm x 30. 5cm无酸速写纸上画的。有的上面题写了雕品的名称,有的还题写了简短的印象或者感想。也有的则什么都没写,只简单地署了个名。
先生喜欢非洲民间木雕,但特别挑剔。一定要是那种真真正正,地地道道,不折不扣,原汁原味的民间木雕。这种木雕够土、够拙、够味儿,因此才够美。那种“机场商店”式木雕是不足取的。
非洲民间木雕有5美:
1.稚拙朴素:
从雕琢的痕迹看,所用工具相当原始,作品一般没有经过所谓的“抛光”、“打磨” 。技法相对“粗糙”,没有经过“千锤百炼”。这恰恰确保了作品的稚拙味,避免了雕琢气。
2.幽默童趣:
观察、造型处处透露着儿童的天真和幽默,常常令人莞尔。
3.得意忘形:
重在达意,而不在形似。流露出虽原始却高明的美学取向。
4.夸张简约:
常常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细节和多余处,一律删除,可谓挂一漏万。 其删繁就简的大胆与巧妙处令人拍案。
5.因陋就简:
取材全不讲究木料,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常在木料的腐朽处或残缺处因陋就简,略施刀斧,反而能收到“妙手天成,天衣无缝”之功。因此,瑕疵顿时化为大美。顺手牵羊,巧用材料。比如,在面具周围打几个眼儿,拧上几根干草或麻绳,就是活生生的胡子。
先生说:
所画民间木雕,都是经过精心选择者。倘一件作品不能打动我,令我心动,我是不画的。一旦心动, 就会产生想法,这时拿起小小的钩线笔, 略醮些墨汁,不几笔就可将一件作品钩勒出来。而在具体的钩画中,我又常常不完全在意客观地再现形象,而是陶醉在笔触纸而线动的那种美妙的感觉,可谓“跟着感觉走”。因此,这些线描作品,与其说记录了我所见的非洲民间木雕作品,不如说我用画笔“复述”了当时的感觉。因此,希望读者不要仅仅把这些作品当作形象和样式范本,而希望尽量分享我速写时那种感觉和心情。
原文来源:中国美术家档案·大泽人卷/王庆祥绘_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