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东西部扶贫协作贵州交流推进会(携手共唱山海经)

东西部扶贫协作贵州交流推进会(携手共唱山海经)11月22日,汶川县草坡乡村民林福美所在的吉祥社区来料加工基地热闹不已。一张10多米长的案子上堆满了珠子、细绳、头花等来料加工材料。10多名当地农户忙而不乱。只见他们的手中穿了细线的针在小小的珠子间来回穿梭几下,再打个结,一个珠花或头花就做好了。“党建 产业协作”“加”出脱贫新路义乌、汶川开展扶贫协作,把党的好政策的温暖,送进了群众的心坎里。“川青甘”物流园项目、“电子商务学院”等一批援建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与8所医院、4所学校开展支援合作;义乌副食品市场免费开设“义乌汶川馆”,加快“川货出山”;在义外商积极参与结对扶贫,慈善捐助和结对帮扶不断进行中……一人难挑千斤担,万人能移万重山。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进入新阶段的当下,今年以来,义乌深入贯彻国家和省、金华市的有关精神,坚持“真扶贫”与“扶真贫”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2018-12-12 07:41 | 义乌商报

东西部扶贫协作贵州交流推进会(携手共唱山海经)(1)

义乌福田街道为汶川结对绵虒镇建设扶贫车间,承接义乌来料加工业务

巴山蜀水连江浙,同胞同心同呼吸。

四川汶川,浙江义乌,相距20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不能阻隔两地干部群众携手治贫、共建小康的梦想与行动。

义乌、汶川开展扶贫协作,把党的好政策的温暖,送进了群众的心坎里。

“川青甘”物流园项目、“电子商务学院”等一批援建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与8所医院、4所学校开展支援合作;义乌副食品市场免费开设“义乌汶川馆”,加快“川货出山”;在义外商积极参与结对扶贫,慈善捐助和结对帮扶不断进行中……

一人难挑千斤担,万人能移万重山。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进入新阶段的当下,今年以来,义乌深入贯彻国家和省、金华市的有关精神,坚持“真扶贫”与“扶真贫”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建立了以“党建 电商 市场”为主,产业、人才和社会帮扶全面跟进的“1 1 X”帮扶模式,来自义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理念如星星之火开始在汶川燎原……

“党建 产业协作”“加”出脱贫新路

11月22日,汶川县草坡乡村民林福美所在的吉祥社区来料加工基地热闹不已。一张10多米长的案子上堆满了珠子、细绳、头花等来料加工材料。10多名当地农户忙而不乱。只见他们的手中穿了细线的针在小小的珠子间来回穿梭几下,再打个结,一个珠花或头花就做好了。

作为汶川县致富经纪人,林福美一边手把手教一旁的农户,一边笑着说,自从义乌第一笔50万元的来料加工产品运抵汶川,她就一直忙着在教农户杨隆全手工活,还要忙着打包,准备发货。到目前为止,林福美已经培训了80位农民做来料加工业务,而现在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她所在的扶贫车间已经收到了400多名当地农民的报名。

“来料加工给我们圆了脱贫梦”,虽然还没有完全熟练手上的活,但杨隆全依然高兴不已。他指着整齐摆放着的一大包珠子,掰着指头算起了“脱贫账”:“订单不停,我虽然动作慢,但一天也能拿到十多块加工费。以后如果熟练了,一天四五十元不在话下。”灿烂的笑容让两鬓斑白的杨隆全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很多。

这样的笑容,放在以前,是怎么也不会出现在他脸上的。杨隆全的妻子患尿毒症,每月要上医院3次,需要有人常伴左右照顾,再加上上学的子女,重担压得杨隆全喘不过气来。

不能外出打工,只靠农活如何支撑全家?杨隆全一筹莫展。义乌与汶川县的来料加工合作,让杨隆全看到了希望。

来料加工是义乌的优势,背靠市场,空间很大。来料加工合作作为义乌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的务实举措,就像一支“造血”强心剂,既拓宽了两地结对帮扶合作领域,也积极回应了汶川老百姓居家灵活就业的强烈期盼,为汶川群众脱贫、增加经济收入开行了“直通车”。

义乌以“党建 产业协作”,推进“造血”扶贫。今年8月,义乌与汶川县达成来料加工合作初步意向。9月16日,汶川县委常委、工会主席刘兵带队到义乌,与义乌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带动当地闲散劳动力和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由此正式开启两地产业协作新篇章。

为保障汶川来料加工业务发展,义乌福田街道在丝路金融小镇党群服务中心为汶川提供场地,设立汶川县人民政府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在国际商贸城设立来料加工接收点,为汶川承接来料加工业务。在签约当日即安排50万元的加工订单发往汶川,首批订单解决了汶川近百名群众居家就业的问题。

两个月后,11月14日,32名首批汶川县来料加工经纪人在义乌的邀请下,前来接受专业培训。

5天后,福田街道部分工业企业又赴汶川考察对接,寻求来料加工、产业植入、劳务等方面的合作。

如此频繁的对接、合作,正在持续深入……

东西部扶贫协作贵州交流推进会(携手共唱山海经)(2)

9月27日至30日,义乌市文广新局文化交流团走进汶川县与汶川县羊角花艺术团的演员们,联袂为汶川的观众奉献了两台精彩的文艺演出。

“党建 电商”让“川味出山”

“人勤地不懒,土堆能变‘刮金板’。”这句俗谚在四川阿坝州广为流传。作为川西贫困地区,阿坝州不仅面临着“底子弱、根基薄”的扶贫难题,还因10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而留下创痛。10年后的今天,遍布山间的车厘子、青红脆李等果树给当地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在电商扶贫的助力下,种特色农产品的“土堆”正在成为当地人心中的“刮金板”。

几年来,汶川县以电商为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以来,义乌结合自身在电商领域的发展优势,以“党建 电商”模式,推进当地电商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让“川味出山”。

11月27日,为期十天的首期汶川青年电商创业孵化种子计划正在“网店第一村”青岩刘内如火如荼地举行。前来学习的19名学员全是由汶川县有关部门精心选拔出来的当地优秀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以前,汶川以及整个阿坝州虽然有大规模的特色水果种植,却存在着销路难的问题。但是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的电商模式,让农产品走出大山有了希望。”四川阳光净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骋说。

2015年,张骋首次“触电”电商领域,在京东、天猫等平台建设阿坝馆,销售当地农产品。因为不精通操作,2016年,他就把销售这块外包给了成都一个团队,投了不少钱,但成效并不明显。

“一知道政府要组织来义乌学习,我在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几天学习下来,学到了不少实操本领,也接触了不少前沿信息,对我接下来运营平台帮助很大。”张骋说。除了亲身感受义乌浓厚的创业氛围,学习电商创业技能,他还与义乌一电商运营平台达成了三年合作计划。“我们在当地运营着一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希望通过此次的帮扶对接计划,提高我们的运营水平,加强人员间的培训,拓展渠道对接。”

和张骋一样,十天的学习过程中,不少学员不仅把电商创业技能带回去,还与义乌开展了合作对接,把项目带回去。像这样的电商理念互通活动,今年来,义乌与汶川两地也在不断举行。在7月,我市电商专家就已经前往汶川开展电商讲座,与汶川干部深入交流电商发展。市商务局(电商办)还专门谋划了电商帮扶“五大工程”“十六项举措”,积极赋能汶川,开展项目化推进、务实化操作合作方式,提升汶川电商造血能力。

10月20日,市商务局、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汶川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阿坝师范学院签订四方合作框架协议。自2018年开始,义乌将在三年内向汶川陆续“输血”,向阿坝师范学院提供资金、师资培训、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等帮扶,建设成立“电子商务学院”,助推汶川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为汶川电商发展培养更多的有生力量。

“党建 市场”“造血”扶贫有良方

“汶川平均海拔达两千米,生产出来的都是高原、生态、有机产品。”11月27日,在义乌农贸城副食品市场三楼汶川馆,工作人员正如数家珍地向市民推广起自家产品。180平方米的展厅,销售着来自汶川当地特有的腌制品、樱桃汁、大红袍等百余种商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来自高山的产品,如何更好地走向市场,一直是汶川当地面临的难题。自今年义乌与汶川结对以来,该命题就被义乌作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上了日程。

“义乌是全球小商品的集散地,全球布局的市场优势就是义乌最大的优势。”市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拓展汶川产品的销售渠道,义乌正努力将汶川的产品纳入义乌市场销售版图,推动汶川特色产品走向世界。

为汶川建设展销平台就是第一步。通过汶川馆的设立,今后,来自汶川县的农副产品可以通过义乌市场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汶川馆不仅成为汶川农副产品的销售窗口,也成为了汶川重要形象展示窗口。

在义乌农副食品市场免费设立汶川馆的同时,义乌也为汶川特色商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9月16日,义乌绿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蔬果仓库迎来了首批来自千里之外的汶川红脆李。义乌绿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买志林说,企业响应市委市政府东西部扶贫的号召,多次赴汶川考察调研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情况,并最终把其搬上了网。“9月13日,红脆李在‘绿禾网’预售,3天时间就预订出1万斤,一下子打响了‘头炮’。”买志林说。

山海相连,迸发活力,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帮扶,义乌发挥市场、产业、技术优势,突出市场对接,努力让扶贫协作的种子在汶川大地上生根发芽。

“目前,我们除了为汶川打造展销平台,还试图通过管理经验的输出,助推其产业发展。”市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集团发挥先进市场管理经验优势,与汶川国资公司合资成立了运营公司,帮助汶川运营“川青甘物”流园项目,预计每年将投入运营资金100万元。

除此之外,义乌会展资源丰富,影响力大、受众面广,义乌也充分借助展会平台,积极邀请汶川等对口地区企业参会参展,助力汶川等对口地区的产品“走出去”。

10月21日举办的义博会上,汶川的羌绣制品,吸引了现场客商的目光。参展第一天,就有来自义乌、山东的5位采购商明确表达了合作意向。在森博会中,义乌还邀请全省结对的80余个县、市区来义参展。全年累计为对口地区免费提供义博会、森博会等展会展位80余个,价值近40余万元。

“党建 人才”让“授鱼”与“授渔”并重

对口帮扶,人才是关键。扶贫先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今年以来,两地频繁交流,通过干部互派、交流培训、劳务协作等方式,初步探索了一条以“党建 人才”为引领,产业扶贫为基础,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资源共享为动力的扶贫协作之路,用人才撑起扶贫协作“脊梁”。

11月28日,从义乌到汶川挂职已经5个月的邵建平,一大早电话就响个不停。他正在安排隔日义乌八大国企前来对接开展“万企对万村”活动的相关细节。自从去汶川后,邵建平不仅工作时间分身无暇,就连周末也四处奔波,他说:“这次能到汶川来挂职,对我来说是难得的人生经历。陌生的环境,一切从零开始学习,我努力为汶川的脱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在义乌,挂职2个多月的汶川县投资促进局招商引资股股长邹楠,则正在办公室里忙着联系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自从到义乌,他就开始陆续拜访与汶川工作相关的单位,寻找合作。“来了这里就是要干工作,不仅要学习他们先进的经验,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汶川人的勤劳、肯干。”邹楠说。

据了解,义乌已安排12名专技人才赴汶川挂职,人才涵盖科教文卫、经济、电商等各领域,并通过教育结对、远程会诊等方式实现全方位交流;而汶川方面也安排了4名人才来义交流,分别在义乌市经信委、商务局、国土局、投促局部门挂职锻炼。

为加大人才智力扶贫力度,义乌还加强人才培训,双管齐下扶贫扶智,积极为汶川开展党政干部提供培训交流。全年为汶川提供人才培训交流3次,累计培训党政干部600余人次。其中由人社局组织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就是点睛之笔。

10月29日,首批20名汶川农村致富带头人来义,开展为期一周的创业培训。这20名学员都是第一次来义乌,其中过半是当地土特产公司的营销人员,其次是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还有几名是经商多年的小老板。

40多岁的董女士是班上的“老大”,她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如今是当地一家土特产公司的销售主管,公司主要经营核桃、香榧和木耳等土特产。“公司的网络销售业务刚起步,我想通过学习,回去组建一支网络销售团队。”

据悉,这样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接下来,人社局还将举办两期,为汶川培养60名电商致富带头人。

在干部互派、交流培训的基础上,义乌还立足汶川劳务输出实际,与汶川深入开展劳务扶贫协作。7月31日,义乌组织了10家企业1300余个岗位赴汶川开展招聘,现场初步确定就业意向人员30余人。

9月底,汶川人社部门带领乡镇村领导来义乌晨元集团、双童吸管开展了劳务协作洽谈事宜,进一步推动两地劳务协作。10月25日,汶川6名人员来义就业,其中3名为建档立卡人员。

跨越万水千山,携手共奔小康。

义乌与汶川,一个是全球知名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另一个是地处巴蜀的灾后重建区。两地相距一千多公里,原本不会有太多交集,但如今因为中央“对口帮扶”的重大决策,紧紧牵连在了一起。短短一年,义乌与汶川的扶贫协作从纸面走向现实,领域不断拓宽,成果不断丰硕,基础不断坚实,产业、人才和社会帮扶全面开花。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故事,正抒写得越来越精彩。

(原标题《携手共唱“山海经”东西部协作同心治贫———义乌高质量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亮点系列报道之一》,原作者王婷。编辑楼菲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