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北方言的山海情(品味乡音14神)

西北方言的山海情(品味乡音14神)又想起天台的济公。作为僧人,言行举止本应是庄重、正经、静穆的,他却嘻笑怒骂、疯疯癫癫,一反为僧常规常态。又想起也是台州人的温岭戴复古,孩子好几个,他却把老婆孩子全扔在家里不管,几十年里五湖四海游荡,写他的“江湖诗”,寻朋访友切磋诗艺。设身处地站在与他们同时代的普通人立场上想想,寒山、济公、戴复古这些行为是绝对地“神道”,是绝对可笑的“神人”。但是怎么说呢?经百上千年后,他们却是名震全球的隐逸诗人、一代著名高僧和创造了诗歌大国里重要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可笑吗? 说到寒山子,我想,寒山子其实就是台州产的第一大“神人”。不管寒山子是出身皇族贵胄还是贫民百姓家庭,他都会有亲朋和世俗对他所走道路的期冀,他多少也一定有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世俗责任。此人却都不管或者说都无兴趣,三十出头年纪轻轻就跑到天台山里瞎混。要是正儿八经地做个和尚或者道士,争取做个名堂出来,在哪个尚道崇佛的时代或许也是一种无可厚

西北方言的山海情(品味乡音14神)(1)

作者:安父

台州话里的“神”有三种基本用法:一是与“灵验”通用。比如,赞某处老爷(佛像)很灵也可说成很神。二是“神奇”、“奇迹”一类意思。比如说,“真神了,她三个月前才开始学ABC,竟让她考上大学英语专业!”最有台州特色的是第三种,相关的有“神人”、“神道”二个词。

“神人”指人,“神道”指行为。这个“神”在临海以北的台州用得很普遍,但很难用定义解释明白。

作家金岳清曾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的故事:一个夏夜,他那朋友睡觉时大概是蚊帐没封好,一再地被蚊子骚扰。他恼极了,开灯找到帐里的一只蚊子后,不打死它,却用指尖去拨它,使它惊飞。蚊子飞了一阵后停下来,他又去拨。蚊子怕,只好又飞。如此反复,不依不饶,蚊子渐渐耗尽了心力,飞得越来越迟缓,最后一次刚勉强飞起,就一头栽倒在席子上,死了。

记得90年代前期听说过,天台有个人,四十几岁了仍一门心思沉浸在书法中,既未娶妻也无定业,成天写字。自己写得满意的字则在内室张挂起来,外面遮以布帘,通常不予人看。有他看得起的人来,愿意给你看了,你得掸净衣衫,脱鞋入室,再待他净手、点香毕,才打开布帘给你一观。说他能瞧得起的书法家只有一个半,一个是王羲之,半个是毛泽东,其余全不在话下。又传,他很想在天台山上得个地方,长住山上,写字一生。他的姓名听过忘了,他的“神人”、“神道”却因为其“神”而至今深记。

怎么评价这种“神”?以此天台人为例,要知道那时书法还是很被冷落的,没有一点痴迷精神,在这个“唯物”的时风下,谁人能老大不小了还盯着书法矻矻不休?没有一点狂妄,在远离当代文化中心的天台山里,还怎么有书法探求的信心和毅力?如果说,问题是在这种痴迷和自信过头了点,那么怎样的分寸既是不过、又不陷于平庸?很难说。

西北方言的山海情(品味乡音14神)(2)

记得听到这个“神人”故事时,我的想法就是,如果政府有办法,应该尽量帮他在天台山上安个住房。因为当时我正在关注一些有关旅游景区的人文内涵问题,正感慨当代人的趋利趋势愈来愈炽,而不再出现寒山子之类的高人。

说到寒山子,我想,寒山子其实就是台州产的第一大“神人”。不管寒山子是出身皇族贵胄还是贫民百姓家庭,他都会有亲朋和世俗对他所走道路的期冀,他多少也一定有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世俗责任。此人却都不管或者说都无兴趣,三十出头年纪轻轻就跑到天台山里瞎混。要是正儿八经地做个和尚或者道士,争取做个名堂出来,在哪个尚道崇佛的时代或许也是一种无可厚非的人生道路。他却偏偏也不这样,非僧非道,混迹山林,写一些非诗非偈、不俗不雅、不入流的东西,而且衣衫褴褛,树皮当帽,寺里的剩饭当餐,可以说是活得连个人样也没有。拿台州话说他是“神经病”吧?按世俗标准,绝对是。但了解他的人知道,他绝不是医学上的精神有病;他明白得很,不但明白,而且是彻底地大明白。几乎是满世界都在嘲笑他,他却我行我素,到处地嘲笑红尘中的贪嗔痴执,劝喻世人。以“神”言之,寒山是极致的“神道”,极致的“神人”。

西北方言的山海情(品味乡音14神)(3)

又想起天台的济公。作为僧人,言行举止本应是庄重、正经、静穆的,他却嘻笑怒骂、疯疯癫癫,一反为僧常规常态。又想起也是台州人的温岭戴复古,孩子好几个,他却把老婆孩子全扔在家里不管,几十年里五湖四海游荡,写他的“江湖诗”,寻朋访友切磋诗艺。设身处地站在与他们同时代的普通人立场上想想,寒山、济公、戴复古这些行为是绝对地“神道”,是绝对可笑的“神人”。但是怎么说呢?经百上千年后,他们却是名震全球的隐逸诗人、一代著名高僧和创造了诗歌大国里重要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可笑吗?

西北方言的山海情(品味乡音14神)(4)

台州多神人。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有人放着人皆羡慕的铁饭碗不要,辞去公职下海做生意;有人攥着几百元钱却在动脑筋办工厂;有人自己名字写不全,县城没出过一步,却要去上海寻找业务;也有人置几千年的文明习惯不顾,在街头与对象手牵手……那时确实“神人”到处是。现在回头去想,没有当初不信神不信命、什么都敢梦想的“神道”的台州人,没有其中那些出身贫寒,却在20年里办出闻名全国的大企业、把生意做到全世界的企业家,就没有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20年奇迹!

写到这里,我感觉可以就有关“神”的现象作出一些归纳了:不被当下大多数人理解接受的行为叫“神道”;一时一事上会“神道”一下的人很多,“神人”却是一贯长期“神道”的人。“神人”也有大小之分:“大神人”即创造奇迹的奇人、高人、不平凡的人,远如寒山、济公、戴复古,近如台州当代一些著名企业家;没成什么大业绩,知名度也不大的就是“小神人”,这些人往往有些特别才能和特长贡献,虽然身边往往跟满世俗的嘲讽乃至歧视,但其精神生活状态却特别地自在、潇洒。

西北方言的山海情(品味乡音14神)(5)

桐柏宫

这就触及“神人”最本质的特征了。似乎可以这样定义:“神人”就是有着不同于世俗的高蹈情怀、独立不迁的思想行为品格的人。因其高蹈、独立,不为世俗理解,所以显得或奇或怪乃至荒诞不经;因其高蹈、独立,所求者远大,所以需要时间拉开较大的距离之后,常人才能认识其行为的价值。“神”是自信、是豪气、是胆魄,是对庸俗的不屑一顾,是对成论的怀疑和挑战。因此,“神”又表现为对创造和创新的天然渴求,对所信的顽强不竭追求。

西北方言的山海情(品味乡音14神)(6)

台州多神人,我想,这与“台州式硬气”的形成有同样的原因。大山大海四面阻隔而佛道文化源远流长,台州人有些神性是自然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