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枝梅散文(可剪梅花二月寒)

一枝梅散文(可剪梅花二月寒)自小所受的教育、书画熏陶,梅花即指红梅,又有人说蜡梅花即黄梅花不是梅花。自唐宋以来,诗歌、绘画作品中,红梅都是主角,而黄梅不多见,红梅更被誉为岁寒三友、四君子之一。果真如此吗?这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是双生的。夏天,有睡莲和荷花;冬日,有蜡梅和红梅。有一个词叫绝代双骄,又有一个词叫一时瑜亮。张爱玲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不知哪个更美。以前之于红梅与黄梅、睡莲与荷花,我也不知哪个更美。经过岁月几十年的沉淀,感情淘洗,最终还是有一种爱稍占上风。沐浴后坐在阳台,欣赏南国立春后的阳光,绝美的黄昏。近处,鱼塘边挤满了垂钓之人;远处,白鹭翩翩落落;更远处,东山沐浴在夕阳中。我只能使用这沐浴一词。想想,万物沐浴在接近尽美的夕阳中,如同刚才身体的体验,这一切都很短暂,值得珍惜。朋友圈里有人发出了黄梅图片,沐浴在雨中,地点在安徽宿州。我随口吟了一句:可剪梅花二月寒。原以为是句古诗,百度一下,却又不是。再看下去,又

可剪梅花二月寒

文/余长城

0

春节宅家,一日至少要看三次微信朋友圈,并不是特别关心朋友们都在干些什么,而是想看看各地的年味。年味即民俗,民俗即传统文化。许多人都知道深圳有个世界之窗,而我自一开始就更中意的是世界之窗旁边的民俗文化村。每个人囿于自身的居地、游历,对全国各地的民俗不能详细了解,但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个展示平台。

沐浴后坐在阳台,欣赏南国立春后的阳光,绝美的黄昏。近处,鱼塘边挤满了垂钓之人;远处,白鹭翩翩落落;更远处,东山沐浴在夕阳中。我只能使用这沐浴一词。想想,万物沐浴在接近尽美的夕阳中,如同刚才身体的体验,这一切都很短暂,值得珍惜。

朋友圈里有人发出了黄梅图片,沐浴在雨中,地点在安徽宿州。我随口吟了一句:可剪梅花二月寒。原以为是句古诗,百度一下,却又不是。再看下去,又有人发出了红梅图片,沐浴在阳光下,地点在故乡。两相对比,窃以为还是更喜欢黄梅。因以“可剪梅花二月寒”为题,以散文的形式,回味我所遇见的爱过的并将永如初恋的黄梅花。

1

这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是双生的。夏天,有睡莲和荷花;冬日,有蜡梅和红梅。有一个词叫绝代双骄,又有一个词叫一时瑜亮。张爱玲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不知哪个更美。以前之于红梅与黄梅、睡莲与荷花,我也不知哪个更美。经过岁月几十年的沉淀,感情淘洗,最终还是有一种爱稍占上风。

自小所受的教育、书画熏陶,梅花即指红梅,又有人说蜡梅花即黄梅花不是梅花。自唐宋以来,诗歌、绘画作品中,红梅都是主角,而黄梅不多见,红梅更被誉为岁寒三友、四君子之一。果真如此吗?

其实,我们都被古人骗了。梅花原产于南方,傲雪并不是它的本性,而是人为。诗经中《摽有梅》出自《周南》,写的是当时南方之梅,地点在如今的江汉一带。至少,在黄河以北基本是没有梅花的。先秦时只有野梅,梅子是用来代替酪作调味品之用的,这种功用直到宋代食货志仍有记载。观赏梅品种虽然可能在春秋时期便已有之,但真正的兴起是在西汉。汉皇建上林苑,进天下名花异草,便有朱梅、姻脂梅。唐朝时上林苑在洛阳,以牡丹为尊,而牡丹却不能在长安御花园中开放。梅花则不同,被迁到北方后,便努力适应严寒,便有了傲雪之称。隋唐五代之时,梅花在北方主要是作为艺梅,也就是盆栽或园植,所以多被扭典成虬干斜枝,这也是中国梅花的画法为什么都是如此“不天然”的缘故,都是画出一枝,而不可画出整株全貌。

究其原因,天然梅适合在长江流域生长,称为江梅,却并不适合淮北严寒。而黄梅比红梅更适合于淮北,更耐寒一些。黄梅一定是在冬月或腊月开放,故蜡梅也称腊梅。而红梅于淮北却大多在春天开放,长江流域的江梅或可在腊月开放。故王维《杂咏三首》第二首“来时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写的是春天之景,以第三首可证:“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北宋定都汴京,河南以蜡梅为盛,红梅并不多见。唐、北宋文人吟咏的梅花,多是江梅。至南宋定都临安,江梅也迎来了它的光辉岁月。全世界第一部艺梅专著《梅谱》,便是南宋范成大所著。

2

我的故乡在豫南之南,大别山江淮分水岭北、淮河南。苏轼曾有诗曰:“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春风岭即河南新县与湖北麻城县之间长江分水岭一段,今称小界岭。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到春风岭时约在正月二十前后,梅花盛开。苏轼另有《蜡梅》诗,可见当时梅花即指红梅,也就是江梅。

据气候学研究,两宋前期和中期为全球次气候适宜期(公元800年至1200年),该时期为近两千年最温暖的时期。如今,我的故乡新县或信阳市,红梅都是在正月开放,几无傲雪可见。十八岁前未曾离开新县,在故乡并未见过梅花,也没见过蜡梅,只见过一些人家挂在中堂上的梅花图或挂在室壁上的四君子条幅,以至于感觉真实的梅花离我是那么遥远。如今,在新县农村中依然很难见到梅花,而在信阳市各居民小区和街头绿化带却很常见,作为园林绿化植物成为景观。相对来说,红梅的种植要多于蜡梅。

其实,现在所见的梅花与古时梅花又有所不同,现代梅花多为人工培育,多数为新品种。举例来说,桃花在北京也有,在广东也有;北京清华大学的桃花娇艳无比,一看就不是天然的;东莞的桃花奇小无比,花期也短,一看就是移植来的。若究其天性来说,梅花适于江南、岭南,黄梅适于淮南。是故湖北黄冈市有黄梅县,安徽盛行黄梅戏。信阳市地处鄂豫皖三省边区,黄梅戏也很有群众基础,解放后信阳地区曾有豫剧团和黄梅戏剧团。

在信阳市,曾喝过黄梅酒,我不知黄梅酒是用梅子酿出来的还是泡出来的,不知是来自湖北还是安徽。此刻,安徽宿州,黄梅花开的正好,春雨中略带寒意。

3

十八岁离开家乡,在北方的校园里有一株蜡梅。腊月,蜡梅花开,于冰雪中凌寒而开,我如彼激动,决定赋诗一首。刚学诗,标题似乎是《腊梅花——冬天的儿子》,误以为是叫腊梅。那一年的冬天非常冷,雪中,一个会唱黄梅戏的女同学周文娜穿着家乡传统的高木屐——像豫剧中的那种高底鞋子,鞋底是木头的,鞋面却是稻草编的,拟或是麻编的。诗与周文娜同学无关,只是那一年冬天,蜡梅花与她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有关北方的冬天的印象。

其实,我那时还未将蜡梅与黄梅划上等号,也知道蜡梅不是红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梅花,但我却以为它是梅花的一类或旁支,只是颜色不同,如同黄玫瑰之于红玫瑰。自此,蜡梅花便在我的心中盛开,多年后回想,常伴着一个袅袅婷婷款款幽幽的倩影,倒不再似冬天的儿子而似冬天的女儿了。我想,观音也是这样,人们喜欢他女性化的面孔,于是他就变成了女像观音。这个变化一定是俗世中的男人造成的,甚至是俗世外的和尚促成的,与武则天无关,因为她可以有千万个女性面容。

再见梅花,又过了十八年,我回到信阳。之间在广东惠州、东莞、深圳的十三年间,似乎并没有见过梅花,至少完全没有任何印象。彼时的信阳市内,已多红梅、蜡梅。那年冬天,最先见到的仍是蜡梅花开。南湾湖水利风景区,进门后便看见一株蜡梅。即使我之后去过南湾湖数十次,蜡梅花旁边水池中的女性雕塑至今没留下清晰印象,想必她完全被蜡梅花的印象给遮蔽了,在一株鲜活的女性化植物与一尊刻板的女性雕像之间,生命会记住有生命的物体。

也见到单株的红梅和成片的梅林。之于成片的梅林,在住近处茗阳阁下,我知道那是红梅;之于单株的红梅,在我所住的楼下,开始竟以为是杏花,因为它几乎将近仲春才开。小区中也的白梅。无论是白梅还是红梅,我觉得它们并不比杏花出色,不傲雪,自然也不比蜡梅出色。有时候冬天,红梅早早地含苞了,我多希望它们早早开花,在风雪中怒放,可她们就是不开,一直要等到时机成熟才开,那时已没有落雪了。

“梅柳渡江春”。是的,红梅开时,柳树已经渐露新芽了,它们只是迎春,并不傲雪。无数次踏雪寻梅,寻来的只是红梅的含苞,和蜡梅的清香。算起来,我只折过蜡梅,并不曾折过红梅,很可笑香港的金镛居然能想出“天山折梅手”这一武术名词。春天来了,雪去了,还折梅干嘛呢?而且,究其颜色来说,蜡梅如玉,红梅又像什么呢?我竟无言以对。不能比喻为火,不能比作少女,权且依古人比拟为君子吧。试比兰、荷、菊、竹、松、石,红梅自是也不输于它们,但是在这个世上,我已很久或从来没见过君子了。

唯有蜡梅,那被我从男性化改为女性化的蜡梅,冰清着,玉洁着,凌寒,傲雪。蜡梅花花期很长,在春雨中,可剪梅花二月寒。

2021.2.14晚

一枝梅散文(可剪梅花二月寒)(1)

一枝梅散文(可剪梅花二月寒)(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