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现建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的内容(大型水池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现建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的内容(大型水池混凝土的施工技术)⑸为达到防渗抗裂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减低混凝土的自身收缩,同时增大混凝土的抗裂选择使用复合纤维膨胀剂(纤维为聚炳烯纤维)。 ⑷该大型水池由于大部分结构都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了尽量减低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绝热温升。施工过程中采用掺合料双掺技术,选用Ⅱ级粉煤灰和S95级矿粉。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能使用60天达到设计要求的措施。 ⑴水泥选用中材天山P·O42.5R,此水泥材料含碱量比较低,水泥质量比较稳定,C3A含量少、标准稠度用水量小、厂家生产能力大。 ⑵碎石选用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小于1%,针片状含量小于10%。 ⑶砂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进行施工,砂中的含泥量要控制在1%内。

1工程概况

某大型水池工程使用环境恶劣,又有长向薄型、超大型混凝土构件,(水池混凝土墙体大都是1m厚属大体积混凝土类别)其施工难度大,一旦出现开裂维修也相当困难,因此要求预拌混凝土不仅具有高强度,而且要防渗抗裂,具备更好的耐久性能。本文以此工程为例,对大型水池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现建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的内容(大型水池混凝土的施工技术)(1)

2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以及配合比设计

2.1混凝土材料选择

⑴水泥选用中材天山P·O42.5R,此水泥材料含碱量比较低,水泥质量比较稳定,C3A含量少、标准稠度用水量小、厂家生产能力大。

⑵碎石选用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小于1%,针片状含量小于10%。

⑶砂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进行施工,砂中的含泥量要控制在1%内。

⑷该大型水池由于大部分结构都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了尽量减低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绝热温升。施工过程中采用掺合料双掺技术,选用Ⅱ级粉煤灰和S95级矿粉。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能使用60天达到设计要求的措施。

⑸为达到防渗抗裂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减低混凝土的自身收缩,同时增大混凝土的抗裂选择使用复合纤维膨胀剂(纤维为聚炳烯纤维)。

⑹由于混凝土在海水环境下使用,选择采用阻锈剂技术。提高混凝土机构自身的抗锈能力。

⑺外加剂选用聚羧酸高效缓凝减水剂,该类外加剂质量稳定、减水率高,可以满足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2.2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确定

该大型水池混凝土设计采用强度等级为C40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40mm。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如表1和表2所示。

现建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的内容(大型水池混凝土的施工技术)(2)

由于纤维的吸水率,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单方用水量增加,同时在保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混凝土单方水泥用量,不利于混凝土水化绝热温升的控制。

现建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的内容(大型水池混凝土的施工技术)(3)

3大型水池混凝土施工

3.1混凝土拌合物的生产控制与供应运输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长20~30s。根据砂、石的含水率,随时调整每立方混凝土的用水量。出机的混凝土拌合物无离析、泌水现象。调度要合理安排,避免供应过程中出现压车或断车现象,引起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过大损失。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应排净拌筒内的积水,避免影响混凝土的水胶比。出厂混凝土要逐车检测坍落度,目测混凝土的外观颜色是否一致,不一致的严禁出厂。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结束到施工浇筑不宜超过1.5h,在浇筑过程严禁加配合比以外的水。

3.2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浇筑面的接茬部位要采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接茬。混凝土的自由下料高度应控制在2m以内,若超过2m要采用布料软管下料。墙、柱应浇筑到设计标高的50mm处,拆模后剔除表层混凝土至设计标高,以保证上下的结合。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为确保底板混凝土抗压达到设计标高,需要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将标高控制点设置好,按照2m的间隔距离布置竖向短钢筋。在上层和下层底板筋上点焊短钢筋,抄平上端后按照标高线割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和上端短筋保持齐平。

在进行池底板的浇筑时,要保持持续浇筑,不允许留下施工缝。各流水段布置两个浇筑点,然后从一端浇筑向另一端。为了避免底板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需要先将水池底板混凝土标高降低5~10mm,然后在底部铺设5~10mm得到碎石。然后浇筑混凝土至设计标高。混凝土初凝之前,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反复抹压,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池壁混凝土施工时,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进行浇筑施工,每一层的浇筑高度控制到300mm,封层浇筑时间隔时间要控制在2h内,每一层下料的厚度利用带有刻度的标尺进行控制。混凝土下料时,要求先从套管的一侧进行下料,将套管中的气体从挤出后,再同时从两侧下料,避免套管底部产生空洞。

现建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的内容(大型水池混凝土的施工技术)(4)

在进行止水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每完成一条混凝土带,需要顺着止水带的方向延伸浇筑2~3m,浇筑厚度要超过止水带20~30mm左右。

在进行止水带下部混凝土浇筑作业时,要保证振捣密实度,并在进行下一个止水带浇筑之前铺平之前预留的混凝土,并将其振实。然后顺着止水带的方向延伸到下一个浇筑段。各个单元底板和池壁的水平施工缝需要布置在底板腋角上。在完成第一单元块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后,即可以依次进行后续单元块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3.3混凝土振捣施工

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振捣施工时,需要垂直插入振捣器,然后逐点向前移动。移动间距保持在30cm,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喜爱层的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并且需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振捣。为了可以顺利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需要将各振点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左右,不允许出现过振或漏振的情况。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均匀的布棒,并层层紧扣,在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表面不再出现下沉即可停止振捣,同时也要防止振捣过渡出现离析的情况。

3.4保护层施工

混凝土保护层可以避免外界水分、腐蚀介质等渗入到保护层中。因此,提高保护层厚度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的寿命和耐久性,为了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以达到要求,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构件选用不同的保护措施。

对于柱子、墙等竖向构件需要使用穿墙筋和主筋将其固定好。可以先利用水泥砂浆制成和保护层厚度一致的方形垫块,然后使用8号钢筋穿入绑扎到主筋上,然后对保护层厚度进行控制。对于板类构件要将面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好,在支座梁钢筋上放置现浇板负筋,并将其和梁钢筋绑扎好。为了避免板面钢筋施工时不会出现下沉的情况,需要在操作平台和走道上布置马凳筋,避免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

现建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的内容(大型水池混凝土的施工技术)(5)

3.5测温

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温度裂缝,需要将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控制好。本工程在进行施工时,混凝土内部设置了测温点对温差波动情况进行监控。本工程在施工时,需要在墙板位置布置22个温度测量点,已改大气温度测点。使用余姚温度仪和CU50热电阻监测电子测稳仪。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72h内温差会产生比较大的波动,因此在水池墙板混凝土浇筑12h后进行测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前5d每两个小时要进行测量一次。每天要测量8次以上,随着温度温差变化逐步降低,可以逐步减少测温次数,但是每天的测温次数不能低于3次。通过测试证明,布置在基础底板的22个测点监测后发现其表面温度差和混凝土内部差都小于25℃以下。只有两个点的温度差值达到了28℃,立即采取了相关措施,提升了混凝土表面的温度,降低了浇筑混凝土内、外温差。

3.6养护

混凝土柱和墙拆模以后,要马上使用塑料膜包裹好然后进行洒水养护,防止墙面被污染。混凝土结构表面要持续保持湿润,并持续养护7d以上。在进行板混凝土和梁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再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二次抹压,然后使用塑料膜在其表面覆盖养护。混凝土硬化后立即进行蓄水养护,持续养护时间要控制在7d以上。

4结束语

总之,在大型水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裂性和密实性,增加保护层的厚度。此外,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拌合料中水胶比和用水量可以达到要求,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和密实度。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为例,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凝土施工等几个方面对大型水池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保证了大型水池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没有出现混凝土裂缝,防渗效果良好,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