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邓州市消息(邓州那些事儿)

邓州市消息(邓州那些事儿)1126 年正月,金国带兵入侵,北宋宰相白时中、李邦彦两个奸臣谋划让宋钦宗赵桓带着自己到襄樊邓州逃命,遭到李纲竭力阻止;十一月,金兵再次进攻,张叔夜被宋钦宗召入宫中谈话。张叔夜认为敌人气势正盛,皇帝最好像唐明皇避安禄山之乱那样,暂时到邓州避避风头,以后再考虑占据长安。皇帝对其提议给予了高度赞赏,并给张叔夜又添了个官职……第二年,北宋灭亡。896 年,言官朱朴提议迁都。他认为国家正处艰难时刻,保本起见,最好是搬到襄樊邓州一带。毕竟是中原,离那些野蛮人比较远,入侵的风险较小。而且中原人心地善良,容易相处,实在是建都的绝佳之地啊。唐昭宗李晔也心动了,可想到还要靠军区司令赵匡凝保护,而且那个讨厌的朱温一直紧盯着自己,事情难办啊,也只能想想了。元朝前十年,邓州归于襄阳,其后又归于南阳。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民国十六年,邓县直属河南省政府。22年后,邓县归属于南阳区。1988 年国务院

邓州市消息(邓州那些事儿)(1)

历史变迁

公元 208 年,曹操在穰城南郊挖了条运粮河,把邓州作为自己后方的粮仓,为“赤壁之战”运送粮草,供应前方作战。即使邓州提供了这么好的资源地理优势,外加上人手也充足,本来有望一统天下,可曹操硬是把一手好牌玩砸了,赤壁之战输了个底儿朝天。

南北朝时,孝文帝觉得邓州是个好地方。位置物产什么的都挺好,于是在 497 年,把荆州省政府迁到邓州,管理 8 个省,共 41 个县达 37 年之久。这下邓州厉害了,一跃成为南阳盆地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也是邓州历史上管辖区域最大的时期。隋朝至唐朝的 175 年间,都把邓州作为中心,设立政府单位。

412 年后,梁太祖朱温也持相同意见,认为邓州是个好地方。下令把邓州升格为省级行政机构, 管理着南阳、向城、临湍、内乡、菊潭、淅川、顺阳和新野等 8 个县。 953 年,邓州依旧风光无限,控制着南阳盆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达 225 年。

公元 1141 年十一月,南宋怂了,向金国称臣,并把邓州送给金国示好。二十年后,宋军突然雄起,把金人一顿揍,出了口恶气,顺便把邓州又夺了回来。二年后,金人卷土重来,两个国家又一顿折腾,苦了邓州百姓,安生不得……最终邓州又归了金国。

元朝前十年,邓州归于襄阳,其后又归于南阳。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民国十六年,邓县直属河南省政府。22年后,邓县归属于南阳区。1988 年国务院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由南阳代管。2011 年,邓州被省政府设定为直辖市试点。

邓州市消息(邓州那些事儿)(2)

邓州市消息(邓州那些事儿)(3)

差点成为皇都

公元 533 年,孝武帝元修为了躲开看他不顺眼的大丞相高欢,离忠心的荆州省长贺拔胜近点,准备迁都到邓州,耿直的中央秘书柳庆劝皇帝,荆州位置不重要,咱们人手少,且外有羌族敌寇伺机入侵,大丞相高欢也对你虎视眈眈,还是先以稳定为妙。于是孝武帝迁都到长安,但最终也没躲过宿命的追杀,一年后被丞相宇文泰刺杀。邓州第一次成为皇都的计划就这样流产了。

624 年秋,两个突厥部落的首领颉利和突利,联合侵入了陕西以北地区。有大臣认为突厥经常南下抢掠,是因为妇女儿童、金银财物都在长安,刚完成统一的唐朝国力还很弱,要打败强大的突厥势力不现实,建议唐高祖李渊烧掉长安,突厥自然会停止入侵。高祖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觉得有道理,真的派人翻过秦岭,到襄樊、邓州一带找建都的地方。秦王李世民看不下去,一番苦劝,迁都之事方才作罢。

896 年,言官朱朴提议迁都。他认为国家正处艰难时刻,保本起见,最好是搬到襄樊邓州一带。毕竟是中原,离那些野蛮人比较远,入侵的风险较小。而且中原人心地善良,容易相处,实在是建都的绝佳之地啊。唐昭宗李晔也心动了,可想到还要靠军区司令赵匡凝保护,而且那个讨厌的朱温一直紧盯着自己,事情难办啊,也只能想想了。

1126 年正月,金国带兵入侵,北宋宰相白时中、李邦彦两个奸臣谋划让宋钦宗赵桓带着自己到襄樊邓州逃命,遭到李纲竭力阻止;十一月,金兵再次进攻,张叔夜被宋钦宗召入宫中谈话。张叔夜认为敌人气势正盛,皇帝最好像唐明皇避安禄山之乱那样,暂时到邓州避避风头,以后再考虑占据长安。皇帝对其提议给予了高度赞赏,并给张叔夜又添了个官职……第二年,北宋灭亡。

1127 年,金兵打到了商丘,吓得宋高宗赵构赶忙找人商量搬家的事宜。这次李纲建议迁都襄邓,说皇帝曾经开车经过的那些地方,关中最好、襄邓第二、建康差了点。就算没选关中也不打紧,搬到襄邓也不错。还显示老板你不忘中原地区,心系全国百姓。秦桧的老师汪伯彦,和投降派的黄潜善唆使赵构朝东南跑,离那些北方的蛮夷远越远越好,保命要紧。李纲力争搬家到襄邓去,建个邓州城才好。刘钰也赞同李纲的建议,中原地区有长江天险保护,安全系数够高。其他人都点头称是。最终,赵构还是听了奸臣汪伯彦和黄潜善的教唆,跑淮河一带去了。

1233 年,此时已是金国的天下,但天道循环,这次轮到了金国。被蒙古军包围了都城开封,金哀宗完颜守绪带领手下北渡黄河,逃到河南商丘。元帅猪儿觉得商丘就挺好,索性就搬到这儿吧。丞相赛不等人想再往南跑点,邓州是个不错的去处。争来争去的,搬家的事没谈成。次年六月商丘形势恶化,金哀宗逃到驻马店汝南县。金国主将石盏女鲁嫌人多粮少,要皇帝把军队遣散出去。金哀宗一万个不情愿,但又怕得罪了石盏女鲁欢,只留下了几百士兵。计划这次搬到邓州去,还没走出驻马店,就被宋、元联军包围了,次年正月十一日,金哀宗上吊自尽,金朝完。

邓州市消息(邓州那些事儿)(4)

邓州市消息(邓州那些事儿)(5)

那些名人们

1045 年十一月十四日,范仲淹提着公文包坐上了来邓的班车。官场的挫折打击让范仲淹身心俱疲,在邓州任职期间他也在自我调养生息。处理完政事后,范仲淹喜欢四处走走,游览一下风景名胜,跟朋友喝酒吟诗。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不比那些激进的青年,放下了胸中抱负也乐得自在。

第二年,范仲淹自掏腰包,把前任县长谢绛留下的「百花洲」重新翻修,又重建了「览秀亭」,并在东南角的旧城墙上建了春风阁。再就是范仲淹留下另一处重要遗产——花洲书院,现在也成了邓州一处独具人文情怀的所在。

范仲淹在上班之余帮朋友滕子京写了一篇散文《岳阳楼记》。他绝没想到,在邓州创作了 70 多篇诗文,900 年后,只有给朋友写的那篇随笔里的一句话让他火了,不知范仲淹在天之灵作何感想。

邓州市消息(邓州那些事儿)(6)

东汉末年的某天夜里,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上空一颗流星划过,随后一个男孩儿呱呱坠地,谁也不知道这个襁褓中的婴儿,未来竟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医学方面的研究也将对中国医学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张仲景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军阀豪强分割势力范围、农民起义的烽火此起彼伏。频繁的战乱,让百姓流离失所,伤病死亡不计其数。目睹了瘟疫肆虐,人们饱受疾病的折磨,张仲景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他选择了救死扶伤的从医道路。

他仔细研究古代医书,受《素问》启发,加之自己的实践经历,对其中的医学理论进行了拓展。搜集了大量医学资料,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即便是民间的方剂,经验证有效后也都加以整理研究,最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确立了中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

邓州市消息(邓州那些事儿)(7)

由于家境窘迫,母亲准备在姚雪垠出生时将他溺死,幸亏曾祖母阻拦,才捡了条命。后来土匪攻破寨子,姚雪垠一家逃到了邓州县城内,在县城里完成了小学教育。14 岁外地上学的姚雪垠回乡途中被土匪绑了票,亏得土匪寨子里的一个小头目看这小子机灵,认他作了义子,在匪窝里生活了 100 天。倒也没白住,这段经历后来被姚雪垠写进了小说《长夜》里。姚雪垠花了 30 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李自成》成为他的经典作品。

历史的长河何其纷繁复杂,任何一个时间节点穷尽一生都未必研究透彻。本文在百科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编写,为作者研究邓州历史人文所作,只求通俗易懂,行文难免错误疏漏,不必较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