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雪夜袭蔡州(李愬雪夜袭蔡州)
李愬雪夜袭蔡州(李愬雪夜袭蔡州)次年正月,李愬率领唐军到达前线,他看到不少将士都因前几次的战败而颓废不堪士气不振,便亲自慰劳士兵,照顾重病伤员,哪些士兵家里有大事了,李愬就送钱粮给他们让他们回去料理。就这样,李愬整天都和士兵们打成一片,没有一点将军的架势,这大大提高了李愬在军中的声望。更值得欣喜的是,这事儿吴元济知道了,他感觉李愬就是个靠老爸才发达的官二代,没啥名气,肯定也没啥本事。就在叛军放松警惕的时候,李愬抓紧时间训练士兵,暗中积极备战。为了继续把吴元济的脑子给忽悠残,李愬于五月出兵,故意战败,吴元济果然中招,从此心中更认为李愬才是个二货。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宪宗正为此事愁得脑袋大的时候,李愬毛遂自荐,对皇上说说自己肯定能灭了吴元济那叛贼,正好宰相李逢吉觉得李愬是个人才,也力挺他。就这样,干了20多年无聊工作的李愬终于要大显身手了,他被唐宪宗任命为唐(今河南泌阳)、随(今湖北随州)、邓(今河南邓县)三州节度使(三
作为唐朝中兴名将李晟(武艺高强,谋略过人,绰号“万人敌”,曾击败吐蕃收复长安)的儿子,李愬基因好极了,他继承了老爸的谋略、武艺和勇气。不过他做了20多年的文职工作,军事才能一直没被发现,要是一直这样下去,这人就被彻底埋没了,看来只有才能没有机遇是不行的。
李晟
李愬,字元直(字和徐庶一样),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陇右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他小时候是个很懂事很认真的男孩儿,其生母早逝,是李晟的另一个老婆、晋国夫人王氏把他抚养长大的,他对后妈感情很深。古人的规矩多,王氏去世时,李晟因为李愬不是王氏亲生的,就让孩子穿着规格最低的“缌麻丧服”给王氏服丧,可李愬又哭又叫死活不愿意,他觉得王氏除了没生自己外,其他的恩情都和亲妈没区别。李晟被孩子感动了,就让孩子穿着为生母服丧的规格比较高的“齐衰丧服”为王氏丧服,李愬这才满意。
李愬
长大后的李愬和他爸李晟一样,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史书上称他“有筹略,善骑射”他年纪轻轻就当了官儿,并非因为他的本事,而是因为他爸的赫赫战功,皇帝对他特殊照顾。李愬当的这些官职和军事没半毛钱关系,相比那些可以叱咤风云的工作岗位,他早年的工作似乎都很无聊;比如少府监,管手工业制造的;左庶子,抄抄写写的;宫苑闲厩使,给皇上养宠物的比如马狗鹰。薪水不低,待遇蛮好,就是有点屈才。
李愬所处的时代,唐朝早就不太行了,它的局势混乱不堪——其实自安史之乱后就一直没好过,再无辉煌的大唐被四处战火摧残得伤痕累累,各路造反头子疯狂折腾,这就是把李唐皇帝活活愁死的“藩镇割据”。唐宪宗李纯时,天生一个超级大鼻子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史书上说他“鼻长六寸”)拥兵自重,在河南横行无忌,盛气凌人,唐宪宗屡次派将征讨,可几乎都是高高兴兴打过去,稀里哗啦败回来。
安史之乱
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宪宗正为此事愁得脑袋大的时候,李愬毛遂自荐,对皇上说说自己肯定能灭了吴元济那叛贼,正好宰相李逢吉觉得李愬是个人才,也力挺他。就这样,干了20多年无聊工作的李愬终于要大显身手了,他被唐宪宗任命为唐(今河南泌阳)、随(今湖北随州)、邓(今河南邓县)三州节度使(三个地盘的军区司令),率军讨伐吴元济。
次年正月,李愬率领唐军到达前线,他看到不少将士都因前几次的战败而颓废不堪士气不振,便亲自慰劳士兵,照顾重病伤员,哪些士兵家里有大事了,李愬就送钱粮给他们让他们回去料理。就这样,李愬整天都和士兵们打成一片,没有一点将军的架势,这大大提高了李愬在军中的声望。更值得欣喜的是,这事儿吴元济知道了,他感觉李愬就是个靠老爸才发达的官二代,没啥名气,肯定也没啥本事。就在叛军放松警惕的时候,李愬抓紧时间训练士兵,暗中积极备战。为了继续把吴元济的脑子给忽悠残,李愬于五月出兵,故意战败,吴元济果然中招,从此心中更认为李愬才是个二货。
争取人心,是李愬的一大高超战术,他明白,要能收服一些敌军将领为自己所用,成功的几率就相当大。唐军生擒了淮西叛军的猛将丁士良,很多唐军将士都吃过他的苦头,纷纷表示要把他开膛挖心以解仇恨。而李愬亲自给他松绑,劝他归顺了自己。从此,好事如多米诺骨牌似的纷纷倒向唐军。丁士良替李愬捉了敌将陈光洽,又通过陈光洽说降了敌将吴秀琳,吴秀琳呢,又给李愬出主意,活捉了敌将李佑,李佑呢,又给李愬献计,说吴元济的主力都在郾城方向呢,他的总部蔡州(今河南汝南)是空虚的,趁此时机奇袭蔡州最好了!同时,李愬还厚待那些叛军间谍,结果把那些间谍感动得不行,李愬问啥,他们就说啥。
直到现在,吴元济依旧认为李愬是个二货。吴元济和李愬,到底谁才是真二呢?
李愬雪夜入蔡州
在扫除了蔡州周边的一些敌军据点后,李愬于十月冒狂风大雪率军夜行,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军到蔡州城下。为防止泄密,此次行动的目的,李愬连自己的将士们都没告诉,只说往东走,直到靠近蔡州时李愬才向全军宣布此行的真实目标。自己人都蒙在鼓里,敌人就更糊涂了。
如此风雪之夜,蔡州守军都在睡梦之中。李愬军的士兵悄悄地爬上城墙,杀死了睡觉的守城士兵,然后打开城门,放大部队进来。这时吴元济也在睡觉,当他的部下告诉他官军来了时,吴元济还笑着说:“什么官军啊,不过是俘虏闹事罢了。”结果,这个叛军头子就稀里糊涂地被李愬生擒了。淮西其他地方的叛军看蔡州已破,也都不战而降,征讨淮西之战胜利结束。唐宪宗龙颜大悦,封李愬为凉国公。
李愬雪夜入蔡州
此后李愬作为武宁节度使又指挥唐军平定了另一个叛乱头子李师道(此人相当嚣张,曾派遣刺客暗杀了宰相武元衡),历经11战,生擒敌将50多个,歼敌一万多人。唐朝藩镇割据的乱子终于暂时平息(可惜唐宪宗死后没多久又乱了),国家恢复到正轨,史书上称为“元和中兴”。李愬功高盖世,成为大唐的宰相。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当幽州和镇州(河北境内)又发生叛乱时,李愬准备再次亲自率军征讨,就在准备出师的时候,他不幸染上重病去世,年仅49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尉”,给他的谥号是“武”。
李愬前后统兵作战时间不过九年,但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超经典的奇袭战例,关于“李愬雪夜袭蔡州”有不少绝妙诗句,诸如王建的“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大文豪韩愈还写过一个赞扬平定淮西的经典碑文,不过碑文中并没有吹捧李愬。对于这事,李愬和李愬的太太(唐德宗的外孙女)感觉不太爽,这块石碑刚被立下不久,就被李愬的部将石孝忠给砸了。由于李愬是功臣又是皇亲,唐宪宗下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这才摆平了此事。
唐宪宗
甭管李愬两口子及其手下这事干得如何,但李愬的军事才能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在宋人编撰的《十七史百将传》中,便有李愬的大名。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