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夺门之变为什么会成功(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复位)
朱祁镇夺门之变为什么会成功(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复位)在朱祁钰死后,朱祁镇不仅赠恶谥“戾”,还对朱祁钰还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指摘他“不孝、不弟、不仁、不义,臭名昭著,神人共愤”将他尸身葬于西山。朱祁钰也为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陵(明十三陵)的皇帝。很快出自切身利益的考虑,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在获得孙太后的首肯之下,一场夺门之变发生。明英宗,也在错失皇位8年之后再次荣登大宝,改元天顺。对于朱祁钰所倚重的于谦、王文等人则尽皆下狱。为了明正典刑,获得“夺门之变”的理由,于谦等人也被斩首、弃市,家眷流徒。随后,朱祁镇废朱祁钰为郕王,幽禁永安宫。但仅仅不足月,朱祁钰便溘然辞世。关于朱祁钰的死因,在明朝也颇为禁忌。但在淡迁《囯榷》等典籍之中则有:“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记载,凶手也直指朱祁镇。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钰病重。此时没有册立皇嗣、承位人的弊病,也让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其实朱祁钰也并非没有皇嗣,只不过在景泰四年,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6岁夭折,此后的几年间他又再无所出,本来他正值壮年册立储君之事也不用太急,但这样一场大病却将册立谁为继承人推到了风口。看似安稳的朝局,实则各方角力不断,暗流涌动。
有流言称王文等意欲上表劝说册立襄王朱瞻墡(仁宗朱高炽的儿子)的长子为皇储,如果此举被采纳,对于当时作为太上皇,幽居南宫的朱祁镇以及废太子朱见深而言,则因为着承统之权的丧失,从此朱祁镇一脉再无承祚的可能;而对于石亨等武将而言则意味着文官集团的彻底独大。
很快出自切身利益的考虑,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在获得孙太后的首肯之下,一场夺门之变发生。明英宗,也在错失皇位8年之后再次荣登大宝,改元天顺。对于朱祁钰所倚重的于谦、王文等人则尽皆下狱。为了明正典刑,获得“夺门之变”的理由,于谦等人也被斩首、弃市,家眷流徒。
随后,朱祁镇废朱祁钰为郕王,幽禁永安宫。但仅仅不足月,朱祁钰便溘然辞世。关于朱祁钰的死因,在明朝也颇为禁忌。但在淡迁《囯榷》等典籍之中则有:“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记载,凶手也直指朱祁镇。
在朱祁钰死后,朱祁镇不仅赠恶谥“戾”,还对朱祁钰还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指摘他“不孝、不弟、不仁、不义,臭名昭著,神人共愤”将他尸身葬于西山。朱祁钰也为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陵(明十三陵)的皇帝。
这种愤怒也不仅仅体现在朱祁钰本人身上,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政治一体下,连带朱祁钰的五个美貌娇妻,也都没有太好的结果。
朱祁钰共有五位后妃,为汪皇后、杭皇后、唐贵妃、李贤妃、李惜儿。
其中汪皇后,乃是朱祁钰的结发妻子,她为朱祁钰诞下两位公主。史载这位汪皇后刚毅偏执,心怀仁德,因此在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朱祁钰登基之后,作为皇后的她对于朱祁镇的皇后钱氏——这位前朝皇后也是照顾有加,但正是这种偏执与仁德,也让她惹上了麻烦。景泰三年,在尝到了一人之下的称孤道寡滋味之后,朱祁钰不惜使出亘古未闻的帝王躬身贿赂大臣的方法,来实现废朱见深,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这也遭到了汪皇后的反对,最终汪皇后因为触怒朱祁钰被废,诞下朱见济的杭妃则成为继后。
不过祸福相依,这正是因为汪皇后的仁德以及在改立太子之事上的坚持,朱祁镇对汪氏也算可以,在复位后准许汪氏迁回郕王府,为郕王妃。虽然汪氏曾因为一块玉玲珑而触怒朱祁镇,并被罚没财物,但在朱祁钰死后,也正是因为念及有所出以及前朝之功,她也没有被殉葬。
说到这里,有读者可能会说朱祁镇不是废除了殉葬制吗?怎么郕王朱祁钰死后,还允许殉葬呢?一点就是当时朱祁镇还未废除殉葬制,废除殉葬制是英宗弥留之际的遗诏;二点就是,所谓的废除殉葬制,究其目的也只是朱祁镇为了自己心爱的、无所出的钱皇后的“不得已而为之”,并非是我们很多人认为的那般“历尽艰险,尝尽人情冷暖”的良心发现之举。
至于杭皇后等众人,则可以用悲惨称之。杭皇后作为继后,颇受朱祁钰宠爱,但是在景泰七年,年纪轻轻便崩逝,朱祁钰赠谥“肃孝皇后”。但即便是早已亡故,英宗也未停止对她的迫害,在废除谥号的同时,还将她的陵墓捣毁,对于她继后、景泰帝正妃的地位也拒不承认。
而唐贵妃,则更为凄惨,原本入宫既得宠,似有灿烂前程却因这样的一场变故而戛然而止,还搭上了性命,都被朱祁镇殉葬。李贤妃,则因为缺少记载,结局并不清晰,但当是与唐贵妃一般都被殉葬了。
至于李惜儿,在《明实录》中记载,她出身自教坊司优伶。教坊司是明朝掌管教习音乐的结构,其内多为犯官子女,因此地位低下,这也成了明英宗朱祁镇指摘朱祁钰“好色成性”的“铁证”。
事实上,她当出身军户,否则景泰帝当不会明目张胆的将她纳入后宫。在明英宗复位之时,李惜儿已经身怀六甲,并在景泰帝被幽禁时产子。为了掩盖事实,明英宗将她逐出宫外,后又诬造户籍,将所产之子归于建庶人名下,天顺六年吴太后下葬时,李惜儿被殉葬。可见,朱祁钰这5个美貌娇妻,除却了汪皇后外,几无好结局。这也是政治斗争之下的必然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