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记忆中哪一个春节过得最好(你记忆中的春节)
在你的记忆中哪一个春节过得最好(你记忆中的春节)到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弄上几个小菜,拿上一瓶酒,老人讲讲以前,说说现在。说着喝着。这就是守岁。过去没有自来水,我们这儿还存个习俗,就是三十下午早早地都要去挑水,把家里的水缸装滿水。说什么挑水晚了“小鬼"就要往井里撒尿了。所以早早地就要抢着挑水。过了小年(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开始准备过年的食物。首先是要蒸馍,我们这有个习俗是正月十五之前不能蒸馍。所以家家户户都要蒸很多的馍馍,有包孑,有枣馍,还有枣花。反正是基本上要吃半个多月。有一个顺囗溜是二十八,贴花花。到了二十八家家都要贴门画。都要打扫卫生。到大年三十的下午,都要上坟请爷爷奶奶,爸妈等己故的长辈回家年。
#春节有哪些奇特习俗#一年一度春节到,旧的习俗聊一聊
春节,在中国人的认知中,是这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
而老辈人对于过春节是有很多的讲究的。对于过去过节的习俗,像我们这代人略知一二,但也很不全面。
因为过去穷,经常是缺吃少穿的,在我们小的时侯每逢过年的时候,小孩子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就象童瑶一样的话叫做:腊八祭灶,年下(过年)来到。闺女要花儿,小子(男孩)要炮(爆竹),老头要衣裳,老婆(老太太)拍着屁股打急慌(着急)。
过了小年(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开始准备过年的食物。首先是要蒸馍,我们这有个习俗是正月十五之前不能蒸馍。所以家家户户都要蒸很多的馍馍,有包孑,有枣馍,还有枣花。反正是基本上要吃半个多月。
有一个顺囗溜是二十八,贴花花。到了二十八家家都要贴门画。都要打扫卫生。
到大年三十的下午,都要上坟请爷爷奶奶,爸妈等己故的长辈回家年。
过去没有自来水,我们这儿还存个习俗,就是三十下午早早地都要去挑水,把家里的水缸装滿水。说什么挑水晚了“小鬼"就要往井里撒尿了。所以早早地就要抢着挑水。
到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弄上几个小菜,拿上一瓶酒,老人讲讲以前,说说现在。说着喝着。这就是守岁。
、
到初一的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早饭都是煮饺子。
饭做好之后,首先要给逝去的长辈们端上一碗饺子,(放在长辈的像片或牌位前)然后就开始放鞭炮,然后开始吃饭。
早饭后,就是去给长辈们拜年,长辈都要给小孩子们发一些压岁钱。这一天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新衣服穿。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初二这一天,就是走亲戚。新婚的夫妻都要带上很多礼物去娘家拜年。丈母娘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酒菜招待女儿女婿。最后返回时闺女还要偷娘家一个什么东西。一般都是偷偷的拿上一个馍馍(为啥要偷,这个不懂)。
初三这一天走亲戚的就很少了,只有谁家有老人去世后的前三年,才能在初三这天去烧纸钱。
初四以后就是年龄大一些的去娘家看望老人。
我们这里初七这一天不能使用剪刀,说是初七这天是老鼠嫁女儿的一天,如果这一天使用剪刀,老鼠会把你所放置的衣服、棉被等等给你咬破。所以在初六下午老人们就会把剪刀藏起来,以防止初七这一天有人去使用。
等过了初十以后,新婚的闺女就要回娘家去。结婚第一年,闺女要在娘家过正月十五,就是要在娘家看灯。到正月十六再回婆家。
从正月十四到十六,这三天是元宵节,年前蒸的枣花儿馍都要放到这几天才能吃。
这几天家家户户晚上都要挂灯笼,还有走马灯,小孩子人手一个小灯笼,过去的灯笼都是纸糊的,搞不好灯笼就会失火。
再有就是放烟花,有月明、起火(据说火剪就是根据这个发明的)。
总之过去过春节有很多讲究的,现在都改革开放啦,从前许多的东西都给抛弃了。因为过去有很多的迷信色彩,也应该弃之。
我只能大概说这么多,你有什么要说的,请在评论区发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