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以色列为何选择中东(一个民族的重生中东冲突)

以色列为何选择中东(一个民族的重生中东冲突)自《创世纪》也就是犹太民族先知亚伯拉罕复杂的家族史开始,犹太民族先后记录了《出埃及记》《托拉》《约书亚记》等。2000年前亚伯拉罕听从神地指引出哈兰而后又入埃及。公元前1500年,先知摩西带领古犹太人摆脱被埃及法老奴隶的命运重回应许之地,建立以色列王国。公元前10世纪,犹太国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立第一圣殿,自此耶路撒冷和圣殿山成了犹太人的圣地。王国后分解出犹大王国,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征服并驱逐,所罗门圣殿也就是犹太人的『第一圣殿』被夷为平地,犹太王国不复存在,开始流散巴比伦。梵蒂冈西斯廷大教堂壁画抛开中东其他地缘政治国家不谈,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之间现在看来完全没有调和余地的,巴勒斯坦人誓死抵制和灭亡以色列,任何和平的进程都被巴勒斯坦人拒绝。为什么?站在以色列的角度,他们想要的只是回归上帝赐予其民族的先主之地、回归自己的2000年前的故土,希望和自己的邻里和睦相处,不会觉得说自己是入侵

以色列为何选择中东(一个民族的重生中东冲突)(1)

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

今日推荐的书是丹尼尔·戈迪斯的著作《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

作为一个以色列犹太人,作者对以色列以及以色列犹太人而非阿拉伯人的主观上的偏向,在阅读本书时可以隐约地感觉到,虽然作者已经尽量的控制,但是不管是语气、用词还是一些事实的描述上却还是能比较清晰的传达出一些情感。作为犹太民族的一份子,或者说任何民族时,在回顾和叙述自己民族的历史时,可能都很难保持绝对的客观,好了题外话不多说进入我们的正题。

以色列为何选择中东(一个民族的重生中东冲突)(2)

中东地图

抛开中东其他地缘政治国家不谈,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之间现在看来完全没有调和余地的,巴勒斯坦人誓死抵制和灭亡以色列,任何和平的进程都被巴勒斯坦人拒绝。为什么?站在以色列的角度,他们想要的只是回归上帝赐予其民族的先主之地、回归自己的2000年前的故土,希望和自己的邻里和睦相处,不会觉得说自己是入侵者、占领者或者说异族人;而在单独站在巴勒斯坦民族的角度,他们抵制和灭亡的只是对自己生活了2000年的家园的外来入侵者,只是对自己家园的保卫。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在中华大地生活了2000多年的汉族,突然有一天公元前迁离或被迫离开中华大地的某一个民族突然在这里建国并声称自己只是回归故土,作为汉族的我们会做何感想?会做出什么决策和行动?当然,这个比喻不是那么恰当,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巴以问题也就会简洁明了许多。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和我有一样的疑惑:经历近2000年无国家存续和庇护以及远离故土的流散生活,犹太民族因何还能存在和延续?而没有被其他民族同化或者自行泯灭?回答这个答案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下犹太人的历史:

以色列为何选择中东(一个民族的重生中东冲突)(3)

梵蒂冈西斯廷大教堂壁画

自《创世纪》也就是犹太民族先知亚伯拉罕复杂的家族史开始,犹太民族先后记录了《出埃及记》《托拉》《约书亚记》等。2000年前亚伯拉罕听从神地指引出哈兰而后又入埃及。公元前1500年,先知摩西带领古犹太人摆脱被埃及法老奴隶的命运重回应许之地,建立以色列王国。公元前10世纪,犹太国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立第一圣殿,自此耶路撒冷和圣殿山成了犹太人的圣地。王国后分解出犹大王国,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征服并驱逐,所罗门圣殿也就是犹太人的『第一圣殿』被夷为平地,犹太王国不复存在,开始流散巴比伦。

半个世纪后,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战胜巴比伦,应许犹太人重回故土重建圣殿也就是『第二圣殿』。波斯帝国衰落后,希腊人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这里,为了反对希腊人对犹太宗教自由的限制,公元前164年,推翻了希腊人的统治,重建独立的犹太国,存续一个世纪。而后成为罗马帝国的附庸国,逐渐被直接统治而丧失主权,反叛后于公元70年,被罗马人兵临耶路撒冷城下并攻破,烧毁了其『第二圣殿』,驱逐犹太人,犹太人开始了持续两千年的流散历史。

以色列为何选择中东(一个民族的重生中东冲突)(4)

大希律王扩建的第二圣殿的模型

第二圣殿被毁60年后的公元130年,罗马皇帝重建耶路撒冷,为了割断这座城市同犹太人的联系,改名并将这一地区改称“叙利亚·巴勒斯坦那”。公元135年,罗马彻底消灭了犹太人的起义和反抗势力。接下来近2000年,犹太人一直生活在其他民族的统治下,有时受到礼遇,有时备受欺凌。

而让犹太人延续至今的,答案归根结底只有两个字【宗教】,流散在外的犹太民族因为宗教的信仰,因为对犹太传统中的宗教仪式等的延续,持续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思维以及族内文化等,使得犹太人的民族记忆得以保存。并且,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一代代犹太人记住锡安(耶路撒冷)之梦。作为无神论者的我,着实被宗教力量的强大所震撼。

犹太人想要回归的故土中包括“耶路撒冷”,对于它在世界宗教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我列举几个简单的事实读者朋友们也就更加清晰了。第一,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犹太人的先祖之地和圣地,在那里他们建立了第一第二圣殿,是他们魂牵梦绕想要回去的地方;第二:耶路撒冷是耶稣被钉圣殿山十字架的地方,同时也是耶稣埋葬和复活的地方,其中的圣墓大教堂也是基督教的第一圣地;第三: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飞升的地方,犹太人在第二圣殿遗址上建立了圆顶清真寺,也是他们的第三大圣地。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魏蜀吴三国,三足鼎立而又纷争不断,但因为涉及宗教以及不同的民族,其复杂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色列为何选择中东(一个民族的重生中东冲突)(5)

耶路撒冷

在犹太人建国前,西欧、中欧、东欧、阿拉伯世界、俄罗斯等反犹主义一直存在。哪怕你在政界、金融界、军界等有权、有钱、有地位,同样也是被针对的对象。当时有个著名的作家针对反犹主义写过一段话:对活人来说,犹太人是死人;对当地人来说,犹太人是外来者;对穷人来说,犹太人是剥削者和百万富翁;对爱国者来说,犹太人是没有祖国的人;对社会各阶级的人来说,犹太人是令人憎恶的竞争对手。反犹主义浪潮的可怖可见一斑,尤其是一战前15年间,约130w犹太人离开俄国,大部分迁往美国以及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纳粹屠杀了波兰90%的犹太人(约世界犹太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此举改变了国际社会的共识,认识到犹太人(非美国犹太人,因为美国犹太社团领导人则认为犹太人在先祖之地外已经找到了美国这个理想家园)需要一处属于自己的地方。当时全世界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因为各帝国的解体,共诞生了约100个新的国家。

1880年~1937年间,犹太人因为反犹主义以及宗教等因素,已经开始陆续移民巴勒斯坦,包含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东方犹太人(阿拉伯国家)、欧洲犹太人、前苏联地区犹太人(无宗教信仰)、非洲犹太人等,巴勒斯坦地区已经陆续建立了160个犹太定居点村庄,其中的三分之一是犹太人流散地美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资助。在1897年,犹太复国主义会议第一次召开,其中就包含从其手中购买巴勒斯坦地区土地的方案(1856~1881年间,购买土地是合法的,后犹太人和基督徒被禁止,但因为奥斯曼帝国政策的模糊和官僚的腐败等让犹太人仍然有机会合法购买土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7年协约国同盟的英国从同盟国奥斯曼帝国手中赢得了巴勒斯坦地区。1947年英国将巴勒斯坦和建立犹太国的事宜交给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成立才两年的联合国投票通过巴以分治决议。1948年5月在群敌环绕下以及严重缺乏捍卫主权的军事力量下,以色列宣布独立,2000年后又一个犹太国建立了。

而后几十年间,以色列在各方的周旋下,不断发展壮大成经济、文化和军事强国。因为文化、宗教、土地以及民族等如上因素,在中东地区共爆发了五次战争,具体时间线如下:

第一次被动战争:1948~1949年以色列建国后第一次爆发,四面楚歌,亦称以色列“独立战争”;

第二次主动战争:1956~1957年,主要围绕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是与埃及的战役,攻占西奈半岛后并最终退还,因为美国承诺以色列蒂朗海峡的通行权和捍卫权利的自由。以色列称“西奈战役”、“苏伊士运河战役”。

第三次被动战争:1967年,埃及封锁蒂朗海峡,第二次中东战争美国的承诺也并未兑现,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同时面对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此时,美国犹太人突然大力支持以色列,不管是财力、物力还是政治资本上都是。以色列六日战争后,再次控制西奈半岛,更多的土地也代表包含了更多的阿拉伯人,不稳定因素也变得更多。

第四次被动战争:1973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埃及联合叙利亚,一方想复仇六日战争同时夺回西奈半岛,一方想彻底消灭以色列。黎巴嫩和伊拉克同时参战,军力对比1:6,以色列险之又险的赢得战争,在而后的1978年与埃及建立和平外交并归还西奈半岛。

第五次主动战争:1982年,又称黎巴嫩战争,起因是以色列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出兵打击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武装并企图在黎巴嫩建立亲以色列政权。

以色列为何选择中东(一个民族的重生中东冲突)(6)

时至今日,建国70多年后,与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的中东国家中只有埃及和约旦,而与巴勒斯坦人的仇恨最深。在中东,以色列仍然是各中东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谁对谁错?如何才能实现中东的和平进程?也许只能向上帝耶和华祈祷。

PS:何为犹太人?只要祖父母中有一人为犹太人的,就被视为犹太人;传统:母亲是犹太人或者完成改宗程序的人定义为犹太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