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 “45块。”吴小开夫妇同时回答。 “好多钱一斤?”果商只为“李”狂 小镇一房难求 6月16日 天刚亮 六马镇果园村的吴小开与妻子便挑着塑料桶来到离家不远处的果园 开始采摘变黄成熟的蜂糖李。十几年前 他们种了13亩600多株蜂糖李。 3个多小时后 他们摘了3桶蜂糖李 送到离家约2公里远的水果交易市场。刚摆好李子 重庆的王老板就来到摊前。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1)

蜂糖李传奇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2)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3)

每年6月份 四面八方的水果商涌入镇宁自治县六马镇 让这个大山中的偏僻小镇热闹异常。水果商远道而来 只为抢购蜂糖李 令人难以想象的繁忙将持续一个月。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4)

六马镇▲

蜂糖李产业在这里崛起 是在2007年左右。短短十多年 这个贵州乡村生长的水果新品种像一匹黑马 迅速成为李子王国中的耀眼新贵。随着价格一路飙升 它成了六马镇村民的财富之树:2010年产值上千万元 2014年超过亿元 今年达到了5亿元。

果商只为“李”狂 小镇一房难求

6月16日 天刚亮 六马镇果园村的吴小开与妻子便挑着塑料桶来到离家不远处的果园 开始采摘变黄成熟的蜂糖李。十几年前 他们种了13亩600多株蜂糖李。

3个多小时后 他们摘了3桶蜂糖李 送到离家约2公里远的水果交易市场。刚摆好李子 重庆的王老板就来到摊前。

“好多钱一斤?”

 “45块。”吴小开夫妇同时回答。

 “25块卖不卖?”王老板问。

 “你看嘛 果子又大又黄 不卖。”吴小开说得很有底气。

经过一番杀价 最终 吴小开夫妇以每斤35元的价格卖给了王老板。经称量 3桶蜂糖李共126斤 总共卖了4410元。

王老板已经收了上千斤李子 每年蜂糖李成熟的季节 他都会来六马收购。他透露 收购的蜂糖李会连夜送到重庆的超市和精品水果店 到了那里每斤卖70—100元。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5)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6)

这个占地4亩的交易市场4年前建成投用,虽说周围没几户人家,置身其中却喧闹异常。到处摆满了一篮篮或一桶桶的蜂糖李,来自贵阳、重庆、成都等地的水果商们与果农们讨价还价。不时有一辆辆大小货车满载着蜂糖李驶出市场。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7)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8)

3公里外 在六马镇政府所在地还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水果市场。果农们沿街道两侧一字排开摆满蜂糖李 同样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果商。街道两侧 分布着10来家李子合作社的店铺 也是门庭若市。各家合作社除了帮果农找销路外 还要联系物流公司 把接到的网络订单、散客订单通过快递及时发货。

来自贵阳三桥的水果商贩杨维学穿梭其间 不停在摊前验看蜂糖李 与果农砍价。他已经在这里驻扎了一周 已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向北京、长沙、贵阳等地发货上万斤 价格在每市斤70—100元之间。杨维学说 “果大、味甜、口感好 省内外的消费者都喜欢。”此外 一些实力雄厚的水果商 则亲自到果农的李子园 以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估价 交了定金后买下果农的整片果子 自己雇人采摘后运走。

每天 大量蜂糖李从六马镇启程 最终通过空运、陆运等方式送到各省市的水果市场。六马镇政法委书记韦自平说 “六马李子太火了 催生了餐饮住宿业 紧张时一房难求!”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9)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10)

六马还有一种四月李 6月初便成熟 时间比蜂糖李要早两周。每年进入6月份 大量从省内外赶来的水果商便聚集六马 收购完四月李后收购蜂糖李 许多果商一住旅社就是一个月左右 因此给六马镇的餐饮、住宿业带来不小压力。

2017年 六马镇有旅社16家 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如今 在镇政府引导下 中心街道的群众新建6家农家旅社、餐饮店 使床位增加到460张 接待压力有所缓解。

前世今生

老树与新种嫁接蜂糖李的前世今生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11)

蜂糖李是从2010年开始火起来的。

那个时候 一到上市季节 便被从省内外奔赴这里的果商们抢购一空 当地人感叹“想吃都吃不到”。

打帮河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12)

六马一带流传 很久以前 在打帮河畔一个叫磨夜的地方 生长着一棵“李树王” 有一人合抱那么大。树上住了一窝蜜蜂 蜂巢里的蜜汁常年顺树而下倒灌在李树根部 久而久之 吸收了蜂蜜的“李树王”结出的李子竟然和蜂蜜一样甜。

传说终归是传说 但在夹道乡磨夜组 确有这样一棵老树 只是解放前就枯死了。

韦自平说 老树枯死后 它的树根周围又长出许多树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六马弄袍等村的村民走亲访友途经老树旁 纷纷将这些李树苗拔回家种植在房前屋后。李树挂果后 如油桐大小 这种李子一直被当地人称为“桐壳李”。

除了弄袍村 烂田(现果园村)等村村民的房前屋后 同样也有这种桐壳李。然而 随着树龄增长 从磨夜引种的桐壳李开始老化 挂果率越来越低 一些人家甚至将李树砍掉。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13)

2003年左右 六马人开始打起桐壳李的主意 用老母树的直生苗种植。但由于老母树能提供的直生苗有限 有人开始用嫁接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几年过去大获成功。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新品种结出的果子和桐壳李差不多大小 但一颗颗黄灿灿的 都有一个深深的可爱的“股沟” 一口咬下去 比桐壳李还甜 真的甜如蜂蜜!重要的是 这个新品种 从栽种到挂果 周期短 只要3年时间 而且 正好比当地刚刚种植成功的四月李晚成熟两到三周时间 可以形成错峰上市。

蜂糖李的批发价格多少(蜂糖李迅速走红)(14)

2006年 安顺市农科院组织镇宁自治县农业局、六马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当地高接观察鉴定。经过2006年至2009年的观察鉴定和2009至2014的区域试验 发现蜂糖李的农艺性状在同一年份的不同地块间 或在同一地块的不同年份间表现一致 其遗传性稳定。

桐壳李完成浴火重生并化蛹成蝶后 于2007年左右渐渐开始向周围村寨蔓延。到了2010年 这种李中新贵渐渐在省内外名声大振。

贵阳三桥的果商杨维学做了20年的水果生意 他可谓是第一个批发蜂糖李的人 见证了桐壳李到蜂糖李的蝶变。

2001年端午后的一天 他途经弄袍村时 第一次看到村民用马驮到六马街上出售的桐壳李。感觉口感与众不同后 杨维学以每市斤0.80元的价格现场收购了村民们的上千斤李子。运到贵阳三桥水果批发市场后 以每市斤3.50元的价格很快被抢购一空。从此 杨维学便与六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杨维学说 桐壳李老化后 产量本来就少 到了2008年左右 他发现桐壳李渐渐被现在的蜂糖李取代 而且 收购价越来越高。他说 2008年 每市斤的收购价为8元左右 2012年上涨到12元至15元每斤 至2016年后 便飙升到20元至35元每斤 今年收购价最高达到50元每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