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常用窗口命令大全(Centos常用的一些命令)
centos常用窗口命令大全(Centos常用的一些命令)mkdir mysql nginx:同时创建两个目录mkdir -p /usr/local/soft/tomcat:在/usr/local/soft目录下创建tomcat目录mkdir redis:创建一个redis的目录cd ..:返回上级cd /:进入根目录cd ~/cd:进入用户目录
前言此文档,只总结了本人在工作中(开发、普通运维)用到的一些常用命令,并不包括所有以及一些高级操作命令
文件夹、文件相关pwd:查看当前文件夹的路径ll -a:展示.开头的隐藏文件
ll -h:展示文件的大小以可读的方式(K、M、G)显示
cd 文件夹相对路径/角色路径:进入文件夹
cd ..:返回上级
cd /:进入根目录
cd ~/cd:进入用户目录
mkdir redis:创建一个redis的目录
mkdir mysql nginx: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mkdir -p /usr/local/soft/tomcat:在/usr/local/soft目录下创建tomcat目录
vi 1.txt 编辑, i 修改模式 输入文本, esc退出编辑,shift Q输入wq!回车 保存成功
cat 1.txt:直接输出文件内容,适合小文件
view 1.txt:全屏显示文件内容,适合大文件(shift g跳转到文件最后一行,?查找内容,ctrl b向上翻页,ctrl f向下翻页)
tail -f 1.txt:1.txt文件有修改会直接打印到控制台
tail -100f 1.txt:作用同上,多打印已有日志的100行
rm 文件名:删除文件
rm 文件夹名:不成功
rm -rf 文件夹名:删除文件夹
cp 源文件名 目标文件名:复制文件
cp 源文件夹名 目标文件夹名:不成功
cp -r 源文件夹名 目标文件夹名:复制文件夹
mv 源文件名、文件夹名 目标文件名、文件夹名:移动文件、文件夹
find / -name 1.txt 从根目录搜索文件、目录(支持*匹配)
groupadd 组名:添加用户组
groupdel 组名:删除用户组
groupmod -n 新组名 旧组名:修改用户组
useradd 用户名:增加用户,同时会增加用户目录
userdel 用户名:删除用户,不会删除用户目录(使用userdel -r 用户名 同时删除用户目录)
passwd 用户名:修改用户密码(仅root用户可执行)
usermod -a -G group user:将用户user加入到group用户组
chmod:授权chmod -R 777 directory:设置目录的所有人、所属用户组以及其他人的读、写和执行的权限(-R表示递归授权,即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以及文件夹都授权)
第一个数字表示文件所有者的权限,第二个数字表示文件所有者同属一个用户组的其他用户的权限,第三个数字表示其他用户组的权限。权限分为三种:读(r=4),写(w=2),执行(x=1)。结合起来还有可读可执行(rx=5=4 1),可读可写(rw=6=4 2)等。
所以,chmod 777设置用户的权限为:
1.文件所有者可读可写可执行 --7
2.与文件所有者同属一个用户组的其他用户可读可写可执行 --7
3.其他用户组可读可写可执行 --7
chown -R user: group directory:修改文件夹及此文件夹下所有的文件、文件夹的所有用户为user所属用户组为group(-R表示递归授权,即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以及文件夹都授权,user和group可以只选择一个)
tar -cvf test.tar file dir:创建一个包含了 file 、dir的tar包
tar -xvf test.tar:释放一个tar包
tar -xvf test.tar -C /tmp:将压缩包释放到 /tmp目录下 (-c是指定目录)
tar -czf test.tar.gz file dir:创建一个gzip格式的压缩包
tar -xzvf test.tar.gz:解压一个gzip格式的压缩包
tar -xzvf test.tar.gz -C /tmp:解压一个gzip格式的压缩包
unzip test.zip:解压一个zip格式压缩包
系统命令相关top:查看系统资源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