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54回的读书笔记(羲里娲乡话秦安)
西游记第54回的读书笔记(羲里娲乡话秦安)我注意到旁边大姐的包比较特别,而其它的都是工业化产品,包括我的。湛蓝色的绣着红花绿叶的布包,花是那样的热烈,满满的生活的气息,只有植根在这片土地才能拥有如此艳丽的色彩吧。那是在贫瘠土地里才能迸发出的热情和生命礼赞。这应该就是黄土地里的肃秀手艺吧。正是因为这里的贫瘠苍凉,才应有更多的色彩去填充,而这些都源于勤劳的人民本身信念。在城市也可能你认为她土,而在这里,最洋气最美的只有她。有人说,民族的是是世界的。假如民族的没有成为世界的,我也一样认为它是最美的、最璀璨的,如同民族的精神……
天水市下辖的秦安县是天水北部的一个小县城,位于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车程不过个把小时。天水自古都是个缺水的地方。越是没啥,越想啥,越是没水,越要有个气派的名字,好似很多凡人起的名字,伟大光正,又能怎样呢?比如我见过的没河的地方,起个名字大河,但大河在哪儿?小河沟也没看一个。有人说了,在人心里,哈哈,也对,在念想里有也好,这才有希望嘛。天水也不例外,这个“天河注水”的地方,美不美?传说天水这一年大旱,民不聊生,突一夜,雷电交加,地上裂一大缝,天河之水倾泻而下,注入大缝中,形成一湖曰“天水湖”。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汉武帝知道了这事,为此地赐名“天水郡”。名字虽好,这里依然贫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陕西关中讨饭的多出自于天水,当然,关中本土的讨饭的多出于滋水畔的蓝田。虽然今天的蓝田白鹿原如雷贯耳,大名鼎鼎,其实那些年月也是少雨多灾,靠天吃饭,相当贫穷。今天的脱贫攻坚,如火如荼,这些个地方都已迅速脱贫。
似乎扯远了。还是话说秦安吧。历史上秦安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天水旧时属秦地,说话和风俗习惯、饮食与陕西西府多相同相近,与秦有着天然联系,其市区有秦州区,还有这个秦安,也是确保“秦地平安”的要塞的意思吧。他们说在古代一般小县城最威严气派的地方就是衙门和寺院,不知有没有偏颇。秦安人杰地灵咱不好说,历史悠久、文明璀璨,到是没啥问题。黄土高原里的秦安,梁峁沟壑纵横交错,山多川少,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多个文化遗址。据说去年秦安也退出贫困县。到贫困地区旅行,我会觉得贡献最大,不知你是否认同?
秦安古称成纪,素有“羲里娲乡”之称。所以它的迎宾大道叫成纪大道,其实在整个天水,到处都是伏羲、女娲、成纪之类相关的地名和景点,秦州有,秦安有,甘谷也有,容我以后慢慢说给你听。反正吧,学界一致认同伏羲、女娲就是天水人。
有点破烂的班车出了天水市区,北行秦安,没有空调,开着所有车窗,迎着风向前冲,高原上晌午的阳光和紫外线格外的强,肆无忌惮的照射进来,汗还发没出来就已经干了,口渴的厉害。五六个南方光头壮汉,坐在我的前后左右,说说笑笑,没听出到底是湖北还是福建的,似乎做着和寺院有关的生意。当地的老乡们到是坐的安安静静,几个当地大姐坐成一竖,在市里采购的物品都鼓鼓囊囊的塞在各自的包里,或包着,或放在自己的脚下,伴着晃晃悠悠的班车上下颠簸左右摇晃着。
我注意到旁边大姐的包比较特别,而其它的都是工业化产品,包括我的。湛蓝色的绣着红花绿叶的布包,花是那样的热烈,满满的生活的气息,只有植根在这片土地才能拥有如此艳丽的色彩吧。那是在贫瘠土地里才能迸发出的热情和生命礼赞。这应该就是黄土地里的肃秀手艺吧。正是因为这里的贫瘠苍凉,才应有更多的色彩去填充,而这些都源于勤劳的人民本身信念。在城市也可能你认为她土,而在这里,最洋气最美的只有她。有人说,民族的是是世界的。假如民族的没有成为世界的,我也一样认为它是最美的、最璀璨的,如同民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