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创新气象服务模式(专业气象服务如何从共识迈向共赢)

创新气象服务模式(专业气象服务如何从共识迈向共赢)然而,在探索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面对市场多样的服务需求,单凭气象科技企业一方的实力确实很难形成持续有效的供给,目前我国的现状也不可能照搬国外气象机构与企业完全分工的模式。气象部门本地化优势明显,公司亦有自身优势,在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果能开展更多更有深度的合作,服务覆盖度和服务供给水平一定能有更大的提升。  林忠: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越来越“智慧”,各行各业逐渐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在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过程中,大数据的价值不断体现,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垂直。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新兴技术已经迈过了萌芽、泡沫、低谷期,正在向各行业延伸落地应用。可以说,气象服务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正当其时。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李一鹏图为象辑科技联合创始人林忠(左)接受记者采访。李根 摄影记者:作为在气象服务市

“到2025年,气象服务市场规模将达约3000亿元。”

  2014年的《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描绘了未来商业气象服务的广阔前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如何提高产品供给水平,是气象服务主体全力攻坚的核心。

  各级气象部门有雄厚的业务基础,社会企业有灵活的机制、与市场对接的经验及针对性服务产品研发能力。2018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那么,市场的力量如何参与到专业气象服务发展当中,达到双赢的效果呢?就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象辑知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辑科技)联合创始人林忠。

嘉宾:象辑科技联合创始人林忠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李一鹏

创新气象服务模式(专业气象服务如何从共识迈向共赢)(1)

图为象辑科技联合创始人林忠(左)接受记者采访。李根 摄影

记者:作为在气象服务市场探索了3年多的企业,象辑科技是如何看待当下我国专业气象服务市场的?

  林忠: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越来越“智慧”,各行各业逐渐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在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过程中,大数据的价值不断体现,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垂直。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新兴技术已经迈过了萌芽、泡沫、低谷期,正在向各行业延伸落地应用。可以说,气象服务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正当其时。

然而,在探索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面对市场多样的服务需求,单凭气象科技企业一方的实力确实很难形成持续有效的供给,目前我国的现状也不可能照搬国外气象机构与企业完全分工的模式。气象部门本地化优势明显,公司亦有自身优势,在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果能开展更多更有深度的合作,服务覆盖度和服务供给水平一定能有更大的提升。

记者:逐鹿专业气象服务市场,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这些领域,象辑科技积淀了哪些优势?

  林忠:我们的理解,是数据和产品。

气象信息发挥作用,有赖于与各行业数据的融合,针对体量巨大、类型多样的数据快速在线分析。这其中,如果底层基础处理服务缺乏,各种来源采集的数据价值便大打折扣,因此,气象信息化的基础支撑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为了提升信息化水平,中国气象局分步骤出台气象信息化年度行动方案,并提出 “积极推进气象部门与外部合作,吸引多元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气象信息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象辑科技得到各个层面大力支持,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针对气象行业的数据种类和应用方式,结合气象业务生产应用特点,打造了Gavial云平台。这个平台是象辑科技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气象部门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我们将通过此平台,为众多气象业务和服务主体提供服务,更有效地连接需求和供给两端。

具体来说,平台包括数据存储、计算挖掘、服务输出三个层级,能集中存储各类气象数据,并在统一的环境中实现数据的分析计算,在云端部署各类业务流程,实现丰富的业务场景,从底层解决传统模式下数据孤岛、应用烟囱林立的局面。平台有丰富的数据和应用插件支持专业气象领域的开发,在平台上再注入本地气象的数据、行业数据、科技成果、人才智慧,融合的产品能促进合作对象深度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Gavial云平台数据检索能力达PB级以上,数十亿条数据记录的处理可在秒级内响应,每日可以运行20000多个任务,处理10TB以上的数据量。目前,平台管理着全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集群,通过智慧调度平台系统,可以为电站管理者提供资产、人员、船舶、车辆、运维、调度等多个风电场业务环节提供服务,其中也包含精细化的气象和海洋条件预报;在智能交通板块,平台内置降雪、凝冰、能见度等预报预警算法,为胶州湾跨海大桥提供公路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有力支持了大桥通行管理。平台还与大型通航服务公司联合建立通用航空气象服务系统,为救援应急等通用航空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记者:目前,象辑科技与气象部门是否探索开展了一定的合作?收到了怎样的成效?

  林忠:象辑科技与气象部门依托国家出台的方针政策,确实在一定领域展开了合作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2016年国务院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后,次年,象辑科技开始与各级气象部门探索局企联合气象服务研发。在国家政策和局企合作的新机制下,我们促成了气象专家科研成果充分转化,长期积淀的科技基础与产品研发相结合,共同促进了服务系统的升级和应用。

在探索取得一定成果和经验后,象辑科技进一步与各级气象部门开展战略合作,覆盖能源、交通、农业、零售、金融等专业气象服务领域。象辑科技输出Gavial云平台底层技术,与气象部门联合研发各类应用,共同丰富服务内容,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

象辑科技作为企业,还在很多领域发挥了气象服务纽带和桥梁作用。打好“蓝天保卫战”与气象服务息息相关。2017年初,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及相关地方政府联合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2 26”城市。象辑科技积极探索环境气象服务新机制,与相关城市气象、环保部门共同建立“气象部门 气象科技企业 环保部门”的合作模式,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气象部门在相关委办局的科技服务工作;环保部门也得到了Gavial云平台支撑的气象数据和精细化预报服务支持,双方合作深度和效益进一步升级。

同时,围绕《国家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2025》《道路交通安全“十三五”规划》、冬奥会服务保障等工作部署,象辑科技依托Gavial云平台,与合作对象在能源电力气象服务、公路交通气象服务、通用航空服务等进行布局。

记者:您提到,面向未来的专业气象服务,企业需要与气象部门深化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是怎样的呢?

  林忠:与气象部门合作不应仅限于承担气象部门信息化支撑,而是通过技术支持气象科研和科技创新,让用户都能享受技术红利,在现有存量市场的基础上,做大整个服务市场的蛋糕,实现共赢。

目前,象辑科技正在与一些地方气象部门开展协助互惠的机制探索。象辑科技为气象部门输出整套Gavial云平台和一套完整的气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给各级气象部门提供充足的“弹药”。同时,气象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平台生产加工科研业务产品,公司将这些产品按照市场需求转化为服务产品,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并联合建立产业研发基金,为研发团队提供支撑,形成“产研闭环”。双方还按照彼此需求,开展人员交流和定向研发合作。

实际上,企业与部门合作在气象系统内外都不罕见。如上海市气象局联合气象、航运、船舶、保险等领域企业,合资注册混合所有制企业,自主研发远洋气象导航决策支持系统;中国联通制定混改方案,引入包括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在内的多位战略投资者。

因此,企业与部门合作可以考虑两种方式,一种是与国有专业气象服务主体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形成全新的服务实体、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服务品牌。另一种是,气象服务主体可成立创新中心,建立气象事业单位与专业气象服务企业间的合作平台,建立气象服务主体与气象服务企业间的业务技术“纽带”,企业协助气象部门间接参与专业气象服务市场竞争。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我们均承诺与合作部门在现有效益基础上保持增长,最终目的就是挖掘企业在气象服务需求、先进技术应用、传递高价值气象信息等方面的潜力,共同构建专业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服务体系,扩大专业气象服务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与气象部门共同提升气象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水平。

  链接>>>

 象辑科技简介:象辑科技是成立于2014年的商业气象服务公司,业务核心是以Gavial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基础,通过融合预报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行业数据,为天气相关行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