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诗三首全文和注释: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

古诗三首全文和注释: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内容简介】此诗描写听邻家吹笙的情景,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出似真似幻的意境,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含蓄而又形象地表现了乐曲的美妙悦耳。【作者简介】郎士元,字君胄(zhòu),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进士 官至郢州(地属湖北)刺史。“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齐名。中唐诗歌(二)郎士元、韩翃、戎昱、柳中庸 四首1、郎士元 听邻家吹笙

高全成: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二)

郎士元、韩翃、戎昱、柳中庸 四首

古诗三首全文和注释: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1)

唐代诗歌

【文学常识简介·唐诗】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唐诗一方面继承汉魏以来的五、七言古体诗,并使之更为完善;一方面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星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地超越了前代。

中唐诗歌(二)

郎士元、韩翃、戎昱、柳中庸 四首

古诗三首全文和注释: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2)

1、郎士元 听邻家吹笙

【作者简介】郎士元,字君胄(zhòu),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进士 官至郢州(地属湖北)刺史。“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齐名。

【内容简介】此诗描写听邻家吹笙的情景,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出似真似幻的意境,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含蓄而又形象地表现了乐曲的美妙悦耳。

【原文】

凤吹声如隔彩霞(1),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2)。

【译文】

吹笙的声音如同隔着彩霞从天而来,不知墙外是谁家(的人在吹笙)。

重重大门紧锁,无法寻得吹笙人所在;推想那人吹笙的地方必有千树色彩鲜艳的碧桃花。

【注释及有关提示】(1)凤吹(chuì):笙箫等细乐的美称。《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 (“在洛水之滨听高人吹笙作凤鸣,在长河之畔遇隐士吟唱采薪歌。”) (2)疑:猜测,推想。碧桃:植物名,桃的变种,春季开花,花重瓣,白色,粉红至深红等。可供观赏和药用。

【诗句简析】

第一句:用夸张和想象的方法虚拟奏乐环境的美丽绝伦。写吹笙的声音如同“隔彩霞”奇妙有加:首先是,以彩霞的明丽绚烂烘托出笙乐的美妙悦耳;其次是,以“隔彩霞”引人自然推想出,乐曲是来自天上的,从而不言而喻地赞美了乐曲的超凡绝俗。

第二句:写诗人凭第一感觉的悬想后,又转回现实,自言自语:美妙的乐曲由谁家传来?

第三句:写诗人欲循声寻人,却因“重门深锁”,不能逾越一道墙的阻隔。不能如愿的“景”中融着些许怅惘的“情”。

第四句:寻访不得的微弱的怅惘火星,立即被具有强烈冲击力的笙乐浇灭,于是诗人呼应首句,继续推想奏乐环境,不过笔触由仙境转回到人间——就是人间,也是一个千树碧桃盛开的烂漫绚丽之地。诗人巧妙地用一个“疑”字创造出似真似幻境界,通过通感的手法以绚丽的视觉形象写出了美妙的听觉感受。

【艺术特色简介】

(一)联想丰富,想象奇特。听到墙外邻家吹笙的声音,先想象到是天上仙境传来的;现实中“无寻处”时,又想象到是由千树碧桃花处传来的。从天上到地上,联想驰骋万里;由彩霞到碧桃,想象美丽奇特。

(二)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把抽象的听觉感受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有力地烘托出了笙乐的奇妙明丽。

古诗三首全文和注释: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3)

2、韩翃 寒食

【作者简介】韩翃(hóng),字君平,河南南阳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中进士,“大历十才子”之一,官至中书舍人(中书省的属官。中书省,统领国家政事的官署)。唐·孟棨(qǐ)《本事诗》载:建中(780—783)初,德宗需起草诏令的人,令中书省推荐,中书省先后推荐两人,德宗皆不中意,于是亲自书写“赐韩翃”。时有两个韩翃:一个时任江淮刺史,一个时任宣武节度使李勉幕府从事。中书省不敢擅定,报奏皇上,德宗亲自抄写《寒食》诗,曰:“赐此韩翃”。

【题意简释】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两天或前一天。过寒食节时,前后三天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传说这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隐士介之推而形成的习俗。介之推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功成回国后,却与母亲隐居山西绵山。重耳回国后被拥立为国君(即晋文公),为逼介之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而介之推抱着树,宁可被烧死,也不出山做官。

【背景简介】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有意见认为此诗作于天宝中,其时杨氏擅宠,杨国忠、杨铦兄弟与被唐明皇册封的杨玉环的三个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号为五家,豪贵荣盛,没有谁能比,诗人借汉王氏五侯喻唐杨氏五豪。

【内容简介】此首七绝精妙地描写了京城寒食节生机勃勃的景象,并借汉代的往事委婉讽喻当今的现实。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1),寒食东风御柳斜(2)。

日暮汉宫传蜡烛(3),轻烟散入五侯家(4)。

【译文】

暮春的长安城,没有一处不是柳絮飞舞;寒食节的春风吹拂着皇都的柳枝摇曳生姿。

夜色降临,汉朝宫人忙着传送蜡烛;蜡烛的轻烟一路飘散,一直飘入五侯家。

【注释及有关提示】(1)春城:春天的城市。春,此指暮春。城,指唐朝都城长安。花,指柳絮。(2)东风:春风。《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春风化解了冰冻,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御柳:京城的柳树。

【阅读笔记·“御柳”简辨】

《辞源》“御”义第六项为“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事物”。“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可分为直接的、间接的两种:直接的如“御刀”“御膳”,间接的如“御街”“御沟”。显然,“御柳”是间接的,可以指御苑中的柳,也可以指“御街”上的柳,还可以指皇城中的柳。韩翃此诗中“御柳”应指皇城中的柳。首先,从首句与次句描写对象的分工看,首句写皇城的柳絮,次句写皇城的柳枝。其次,从首句与次句的内在关系看,首句的满城飞絮,是因次句的满城春风吹拂致千树柳枝“斜”的连锁动力所致。再次,从作者的观察点看,全景的移动观察,并没有止于“御街”或“御苑”。而且“御苑”是指皇宫内的还是皇宫外的?若指皇宫内的,而此时诗人还不是朝官,何以见得宫内柳枝“斜”的具体情态?若说是想象之语或说有帝王的意象,则太牵强了。

(3)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传给的蜡烛。(4)五侯:汉成帝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等人皆被汉成帝封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

【诗句简析】

首句:从柳絮飞舞的角度描写都城春天的美景。“春城”——全景扫描,“无处不”——双重否定,“飞”——精彩描摹:三力合一,既明夸了自然的盎然生机,也暗赞了社会的承平景象。

次句:从柳枝摇曳的角度描写都城春天的美景。一个“斜”字,平实而又生动地写出了柳枝在春风中轻摇曼舞、婀娜多姿的美丽景象。“柳”前着一“御”字,既点明了柳树的所在,又巧妙地赞颂了皇恩的浩荡。

第三句:写汉代往事,讽喻当今朝庭。唐代制度,“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诗人描写“传蜡烛”的场面,表面看是轻松一笔,实际是独具匠心。“传蜡烛”大致可分为三个地段:起点:皇宫内,中程:天街上,终点:五侯家。起点、终点的情景,世人难以得见,而截取中程的情景能让更多人看到或想见到皇家的威势、权臣的殊荣。

第四句:侧面描写权贵们专宠的情景。蜡烛从皇宫内开始传递的盛大场面、到“五侯家”的那种隆重的交接仪式,世人难以得见,于是,诗人就描写“轻烟”,为何不写“烛光”呢?因为“烛光”不是冲天的火光,在皇宫,世人难以见到,到“五侯家”世人也不得而见,只有在“中程”才能见到;而“轻烟”,不仅沿途能见到,“散入五侯家”后因其袅袅上升,还能见到。“终点”的情景,不能避而不写,而又难以正面写,所以诗人就巧妙自然地选择了“轻烟散入五侯家”的侧面描写。

【艺术特色简介】

写景传神,寓意含蓄。

古诗三首全文和注释: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4)

3、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

【作者简介】戎昱(约公元740年——约公元801年),荆州(今湖北江陵)人 。少年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中进士。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居长安,任侍御史(御史台的官员。御史台,专司弹劾之职的官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唐德宗贞元中卒。

【题意简释】因为搬家而来与湖上的亭子辞别。

【内容简介】这首七绝,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湖上亭边的景物,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对故居依依惜别的深情。

【原文】

好是春风湖上亭(1),柳条藤蔓系离情(2)。

黄莺久住浑相识(3),欲别频啼四五声(4)。

【译文】

(故居边的景物),我最喜爱的是春风中湖上的亭子;亭边柳条、藤蔓轻轻摇动,仿佛要拴住离情(以阻止我的离去)。

黄莺在这儿住久了,简直像认识我一样;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连续鸣叫四五声(以表达与我的离别深情)。

【注释及有关提示】(1)好(hào):喜爱。是:判断词“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 (2)藤蔓(wàn):藤和蔓。系(xì):缚,拴。(3)浑:全然,简直。相识:认识我。(4)频啼:连续鸣叫。

【诗句简析】

首句: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点明最喜爱春风中湖上的亭子。

次句:回答(描写)喜爱湖上亭的理由之一:亭边的柳条、藤蔓要拴住离情,不忍主人离去。

第三句:回答(描写)喜爱湖上亭的理由之二:亭边枝头的黄莺似乎认识主人。

第四句:承接第三句,进一步描写黄莺不忍主人离去而频频啼叫的动人情景。

【艺术特色简介】

(一)感情真挚深厚。诗人因为自己对故居的一草一木怀有真挚深厚的感情,所以就想象亭边的草木要拴住离情、枝头的黄莺以频频的鸣叫表达不忍离别的深情,从而以拟人的手法创造了童话般的境界。

(二)用词准确生动。动词“系”,既符合柳条、藤蔓自身柔、细、长的特点,又形象地写出了它们要拴住抽象的离情、要拉住主人不让其离去的动人情景。副词“浑”,用得亦真亦幻,令人真切感到与主人相处久了的鸟,对主人产生了深情,所以尾句的“欲别频啼四五声”也就以其合情合理而深深打动人心了。

古诗三首全文和注释: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5)

4、柳中庸 征人怨

【作者简介】柳中庸(?——约公元775年),名淡,字中庸,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叔,唐边塞诗人,大历(唐代宗年号)年间进士。

【题意简释】从诗中所提到的地名、景物、器物等方面看,这是一首边塞诗。唐朝的边塞诗,盛唐时就大致分为慷慨高昂的建功报国之调和凄婉低迴的怀远思乡之曲这两类。晚唐时国力渐弱,边塞诗更是多写征戍之苦。柳中庸的这首代征人抒怨的佳作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诗。

【内容简介】这首七绝通过概括征人征战的景况和描绘塞外恶劣的气候与苦寒的环境,含蓄而生动地抒发了征人之怨。

【原文】

岁岁金河复玉关(1),朝朝马策与刀环(2)。

三春白雪归青冢(3),万里黄河绕黑山(4)。

【译文】

年年从内蒙的金河到甘肃的玉关,来来回回,往复无尽;天天跃马挥戈,反反复复,征战不休。

时届暮春,塞外仍未着青色,所见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万里黄河九曲百转,它绕过座座黑山,奔腾向前。

【注释及有关提示】(1)金河:即大黑河,是黄河上游末端一条大支流,流经呼和浩特市近郊。复:再,往复无尽。玉关:甘肃的玉门关。(2)马策:马鞭子,代马,进而代骑马奔驰。刀环:刀柄上的铜环,代刀,进而代挥刀厮杀。(3)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指暮春。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传说塞外草白,唯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4)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然,黑山不能坐实,是由青冢联想到的,是相关联想。而黄河与黑山相去甚远,为何提到?诗人想到黄河是颇具匠心的:一是表现边塞的山川形势,以此暗喻征人生活之苦;二是用一个“绕”字暗喻征人绵绵无尽的怨情;三是语言形式上的“黄”,既与本句的“黑”相对,又与出句的“白”相对。

【诗句简析】

首句:点出边陲上两个相隔遥远的地名,生动地显示了征人年年不息、千里跋涉的艰辛。

次句:点出将士们随身所带的马鞭和战刀,生动地显示了征人天天不止、浴血拼杀的痛苦。

第三句:实写暮春雪落青冢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长年不见春色的寒冷气候。

第四句:虚写九曲黄河绕着座座山川奔流的情景,形象地映衬出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将士们连绵不尽的怨恨。

【艺术特色简介】

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首诗的谨严工整,历来为人称道。全诗不仅每联对仗,而且每句自对。首联“岁岁”对“朝朝”、“金河”对“马策”、“玉关”对“刀环”、虚词“复”对虚词“与”,对仗工整。上句的“金河”对“玉关”,不仅名词对名词,而且修饰语“金”与“玉”的对仗,从质地到色彩都极为妥切。下句的“马策”与“刀环”,不仅是器具方面的工整对仗,而且所含的层层推进的借代,最终是指代戍边将士的征战生活。

第二联的对仗也是如此。每句的自对更为谨严。第三、第四句中“白”“青”“黄”“黑”四种颜色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另外“归”与“绕”都略带拟人色彩,别具情韵。对仗这样精工的绝句,的确是鲜见的。

【阅读笔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题目是“征人怨”,而通篇无“怨”字,但是句句有怨情。首句“岁岁金河复玉关”,写戍边将士年复一年,东奔西跑,这是一怨长年跋涉不止。

次句“朝朝马策与刀环”,写戍边将士天天扬鞭驱马,挥刀拼杀,这是二怨长年征战不休。

第三句“三春白雪归青冢”,写时届暮春,塞外边陲仍然大雪飘落,这是三怨气候恶劣。

第四句“万里黄河绕黑山”,写戍边将士的生活地域,这是四怨生活环境的荒寒。

由此见出,征人的怨情不是空喊出来的,而是通过所描写的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的,产生了正如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所说的那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古诗三首全文和注释: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6)

作者简介

古诗三首全文和注释: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7)

高全成,男,高级教师。1952年8月生。从1975年至2012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37年,先后任教于淄博五中、原淄博三中、淄博一中等学校,曾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1987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光荣退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