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于曹操的重要历史事件:曹操的唯才是举

关于曹操的重要历史事件:曹操的唯才是举孝廉这个东西,渐渐进化成虚伪和欺骗,甚至进化成结党营私、政治献金之类的近代先进事物,“举”这个动作,天生就有着民主的精神。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何在?倒不是因为察举制的初衷不对,而是因为举孝廉这个东西原本就是空中楼阁,孝顺和清廉之类的道德批语,没有量化标准,不能定量分析。而才能确实能够检验出来的——这才有后来的考试制度。而在太平盛世的时候,统治阶级却重视建立高大上的价值观,比如说汉代的举孝廉,基本不考察人才的政治才能,只关心他为人是否正直善良,在乡党间的名气和口碑,显然这是不合理的,但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的创立和发展阶段,的确需要不拘一格地使用技术人才,技术官僚和智囊团是政治的主体;但在国家承平日久、天下太平的时候,就需要口碑好、立身正的好官、清官来树立道德偶像,开创清明的政治体系和道德环境。察举制的弊端,不一一说明了,到了汉末三国和魏晋,这种选拔人才制度已经成了士族、朋党、名士们

曹操在历史上有个“魏武三诏令”,主旨大意就是“唯才是举”。

笔者从前也有这种幻觉,觉得评价政治人物的时候,不能盯着他个人品德不放。譬如说李世民不孝不悌,张居正贪腐专权,刘邦小人心性,朱元璋刻薄寡恩。单论为人来说,都算不上是个君子。但这些糟糕的私德却无损他们在历史上的伟大形象。而海刚峰壁立千仞,却啥事都没做出来,落得一通被吐槽。

原因有二,一是能力,二是功绩。为什么近现代许多人纷纷给隋炀帝翻案?因为隋炀帝的确有能力,有功绩,本质上来说,他和李世民的私德水平差不多。只不过李世民善始克终,而隋炀帝终究败亡而已。他俩的历史地位高低,论的不是个人品德,而是最终成败得失。这也是今人吹捧袁世凯、吴三桂,贬低史可法、谭嗣同的原因。前者有能力,后者没能力。

关于曹操的重要历史事件:曹操的唯才是举(1)

所以说,自古中国乱世用人才,就从来不拘个人道德修养,而只问这个人有没有用。

而在太平盛世的时候,统治阶级却重视建立高大上的价值观,比如说汉代的举孝廉,基本不考察人才的政治才能,只关心他为人是否正直善良,在乡党间的名气和口碑,显然这是不合理的,但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的创立和发展阶段,的确需要不拘一格地使用技术人才,技术官僚和智囊团是政治的主体;但在国家承平日久、天下太平的时候,就需要口碑好、立身正的好官、清官来树立道德偶像,开创清明的政治体系和道德环境。

察举制的弊端,不一一说明了,到了汉末三国和魏晋,这种选拔人才制度已经成了士族、朋党、名士们阶层固化、永葆利益的工具。

灵献之世,阉宦用事,群奸秉权危害忠良。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于下则秀孝不得贤矣。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行,父别居。寒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却如鸡。”又云:“古人欲达勤诵经,今世图官免治生。”盖疾之甚也。于时悬爵而卖之,犹列肆也;争津者买之,犹市人也。有苴者无分而径进,空拳者望途而収迹。其货多者其官贵,其财少者其职卑。故东园积卖官之钱,崔烈有铜臭之嗤。上为下效,君行臣甚。——《抱朴子外篇·卷二审举第十五》

关于曹操的重要历史事件:曹操的唯才是举(2)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何在?倒不是因为察举制的初衷不对,而是因为举孝廉这个东西原本就是空中楼阁,孝顺和清廉之类的道德批语,没有量化标准,不能定量分析。而才能确实能够检验出来的——这才有后来的考试制度。

孝廉这个东西,渐渐进化成虚伪和欺骗,甚至进化成结党营私、政治献金之类的近代先进事物,“举”这个动作,天生就有着民主的精神。

但即便到了这样的道德末世,国家、士族、贵族阶级依旧不会随便放下“孝悌忠信”的贞节牌坊。就好比现在,还是存在着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各种不平等。但没有人会挂在嘴上说,因为这是政治不正确。白人世界里种族歧视私底下不算个事,但当年快船老板斯特林公开说了出来,这才奥斯卡颁奖典礼公开拿亚洲孩子开玩笑,这就是严重的政治错误。

所以汉末三国,无论多么道德败坏,也很少有人敢直接站出来说:“我就是个坏蛋怎么了?我有能力?”。公孙瓒河北义士,袁盟主信义著四方,皇甫嵩名满天下,刘表还是江东八俊。一个个都是当世圣贤的架势,不管背后有没有男盗女娼,起码面子上光彩照人。

然而到了曹操这儿,一切就终结了,他是彻底撕下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面具,直言不讳地宣扬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当初孔融号称名士,高朋满座,讥讽朝政,曹操杀他前,与孔融手书曰:“孤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达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杀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意思很简单,老子不是什么道德楷模,官吏表率,也不会以德服人,但是老子能干正事,能致力军事,上战场报效国家,杀你们几个只会喝酒吹牛逼浪得虚名的废物,绰绰有余。

关于曹操的重要历史事件:曹操的唯才是举(3)

到了曹操这儿,“私德”这块贞洁牌坊算彻底杂碎了,当然这是时代道德的解构事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春秋战国秦汉,再怎么尔虞我诈,整个社会还是看重道德君子的,史记中无数例子讲了秦汉时期的中国人是如何讲信用守承诺,有恩必报,以德报怨,忠臣孝子、烈女义士一直是时代的主流方向,家长教育小孩,一般不会教孩子:“读书、升官、发财、做生意、买房子、玩女人、耍权术。”这些东西。士人家庭,道德节操还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曹操出身虽然富贵,但却不是士人家庭,他父亲嵩为宦官曹腾养子,官至太尉。(陈琳为袁绍作檄云:“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黑得太狠)。或许曹操自小就三观不正也未可知。

关于曹操的重要历史事件:曹操的唯才是举(4)

但被他所杀的孔融,也是一位破坏社会价值观的大师,曹操杀他的罪状,正是“不孝”——孔融有一段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论述:一是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二是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

所以说,曹操和孔融,谁也别说谁,都是把道德和节操弃如敝履的时代叛逆者。这些思想,直接开魏晋风流之先河,所谓魏晋风流,就是不管传统道德,不顾世俗眼光,不念国家人民,为所欲为的自由主义。

关于曹操的重要历史事件:曹操的唯才是举(5)

而曹操为了彻底表明他的价值观,发布了著名的 魏武三诏令——

建安十五年下令:“天下未定,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齐桓其何以霸?今天下得无盗嫂受金,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惟才是举,吾得用之。”(说的明明白白,只要有才能,贪污好色都不是污点,偷嫂子都没问题

十九年令:“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无行浪子,食言之辈都没关系,只要你能干事

二十二年令:“韩信、陈平,成就王业。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瑰,秦不敢东乡,在楚,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高才异质,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名声节操都是虚的,你真是有用之才,杀老婆都能当上部委,妈死了不守孝都能进中央

这三段诏令,现在看来都堪称惊世骇俗,曹操直接开创了一个弱肉强食、不讲道理的黑暗森林时代。从此人人都可以扯下遮羞布,干什么事,怎么干,都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不管白老鼠黑老鼠,偷到粮食就是好老鼠。

关于曹操的重要历史事件:曹操的唯才是举(6)


关于曹操的重要历史事件:曹操的唯才是举(7)

从此之后,土地兼并,诸侯割据,地方反叛,攻杀屠城,称王称帝所有一切行为都不需要找理由,不用再为了名正言顺的事情而担忧,能力和结果才是王道。曹操这么干,短期内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但他却没有做成周文王,司马家有样学样,照着他欺负刘家孤儿寡妇的手段窃了大魏国。司马家报应也来得快,一个蠢女人贾南风就搅得西晋血流成河,王孙涂炭,南渡的那几位也被刘裕杀得人头乱滚,中原陷于兵戈和胡尘。——这就是三观尽毁的后遗症。

关于曹操的重要历史事件:曹操的唯才是举(8)

夺取权力的时候,私德或许并不重要,但是在夺取之后,早晚要树立贞节牌坊,用高大上的政治理论安天下,这一点,刘邦、李世民都做得很好,这个牌坊,叫做“公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