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存在的价值: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
企业法律存在的价值: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一起是云南祥鹏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于2018年5月5日在郑州忙完工作事宜后,购买了6日凌晨1点的机票,打算回家参加亲戚的婚礼。5日晚11时50分左右搭上了一辆顺风车,但没想到这成为了她最后一次旅程。相信很多朋友都在2018年5月和8月因连续两起滴滴顺风车司机强奸杀人事件的新闻而震惊不已。一般而言一家企业如果是遵纪守法的企业,它是可以正常经营下去的。但是如果这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民生业务的时候,那就另当别论了。这就需要企业不仅仅遵纪守法,还要以更高的社会道德为准绳,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经营的目标,这样的企业才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才能长久经营下去,才能基业长青。复旦MBA在商业案例分析考核的时候也会涉及到企业价值观的讨论,今天我就通过举三个例子来深度剖析一下企业在利益、成本面前该如何做选择的问题。1、滴滴顺风车杀人事件。
对企业而言,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哪个更重要?——来自MBA模拟面试官的思考(清华、北大、复旦、交大MBA/EMBA)最近两年,我在讲商业案例分析的时候,都会涉及到企业法律和道德层面问题需要深度剖析。因为有些企业是以法律为企业经营的底线,但是对于高于法律标准的道德底线,企业是否应该遵守呢?各家众说纷纭,而在复旦EMBA申报材料里就有一道相关论述题需要考生认真思考并回答,具体题目是:
您如何看待商业规则和道德准则? 请与我们分享您曾经遭遇的商业道德挑战或困惑,您是如何解决的?(字数勿超过1200字)
很明显,商业规则(由法律规定)与道德准则之间,企业以哪个为准绳,决定了企业的未来的“性格”和“品质”。我们说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评价。而对于培养企业CEO和企业家的顶级商学院而言,这个问题是在选拔商界领袖的时候无可回避的核心话题。
那这题该怎么答呢?
一般而言一家企业如果是遵纪守法的企业,它是可以正常经营下去的。但是如果这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民生业务的时候,那就另当别论了。这就需要企业不仅仅遵纪守法,还要以更高的社会道德为准绳,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经营的目标,这样的企业才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才能长久经营下去,才能基业长青。
复旦MBA在商业案例分析考核的时候也会涉及到企业价值观的讨论,今天我就通过举三个例子来深度剖析一下企业在利益、成本面前该如何做选择的问题。
1、滴滴顺风车杀人事件。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2018年5月和8月因连续两起滴滴顺风车司机强奸杀人事件的新闻而震惊不已。
一起是云南祥鹏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于2018年5月5日在郑州忙完工作事宜后,购买了6日凌晨1点的机票,打算回家参加亲戚的婚礼。5日晚11时50分左右搭上了一辆顺风车,但没想到这成为了她最后一次旅程。
另外一起是2018年8月24日,浙江省乐清市一名20岁女孩赵培辰乘坐滴滴顺风车后失联。8月25日上午,滴滴司机犯罪嫌疑人钟元在乐清一处山上落网。到案后,其交代了对赵培辰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
在这个案例中,滴滴公司本应在连续两起重大刑事案件中积极做出整改回应,以消除众怒。但是滴滴的公共部门却错误的表达了:“这样的刑事案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与国有出租车公司相比,这样的案件发生率其实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而却没有针对公众质疑的司机身份认证缺失、司机既往是否有刑事记录的背景调查、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不足、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及家属第一时间报警但公司应急反应迟滞导致没有及时制止侵害发生等一系列问题做出积极回应和整改。
两次事件之后不久,一篇“滴滴事件”深度剖析文章在网上扩散,文中揭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如果滴滴要全面上马安全防控网络和服务监控机制,整改费用至少几千万,而2018年正是滴滴准备国内IPO关键时期,对于成本的管控非常严格,所以滴滴并不愿意花这笔钱。而从法律角度而言,司机杀人,刑责主要在司机,公司并没有违法,只是管理失职,所以公司以“刑事案件发生率”在合理可控范围内作为对外的解释,试图蒙混过关,并以单个案例的主动赔偿希望得到公众的谅解,而事实呢却事与愿违,过于自信自己没有触犯法律的底线就以为是一道“安全符”,殊不知社会道德和公众利益的底线才是滴滴的“生死线”。
滴滴所犯的错误在于:
其所从事的行业是交通运输服务行业,这个行业属于民生行业。所以不能仅仅以没有违反法律作为企业经营的标准,在公共安全和经营成本之间,作为一家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企业,必须以公共安全为第一位,以客户生命安全为第一位,无论成本有多高,都要投入,无论将公共危害案件发生率降到多低都不为过,在这一点上,在企业利益最大化和社会价值最大化产生冲突的时候,企业必须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第一位,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自己的“道德准则”,按照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标准要求自己。
所以滴滴说:目前企业的“刑事案件发生率”在合理范围之内,潜台词就是“我们无须投入成本提高安全防范措施”。这样的表态就是将社会公众利益置于企业利益之下。很快!中央五部委就进驻滴滴进行监督其安全措施的整改,直到满足国家监管标准才允许上线“顺风车”业务,同时滴滴IPO申请也被无限期搁置了。
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企业在“私利”与“公利”面前,选错了边,站错了道,自以为政府和公众会被其“强词夺理”所蒙蔽,而最后惨痛的代价给其上了一堂沉重的“道德”课!
2、“蚂蚁金服”IPO前夜下马事件!
马爸爸的这件事其实早已人尽皆知,但背后“网贷罪恶的本质”却可能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其实网贷本来是国家刺激内需,促进消费的一种重要金融手段。在欧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民都没有储蓄的习惯,他们习惯于“借钱”超前消费,这样一种强劲的消费需求,可以促使国内供需循环加快,GDP自然就会高。我国在2014年之后开始全面推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其本意是希望学习欧美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拉动GDP增长。但是一方面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另一方面我国国民对于金融产品的认知不成熟(看不懂套路,易上当),经济发展及国内就业形势存在波动,这就导致了很多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网贷公司)钻了政策的漏洞,设置各种不合理的条款,各种隐瞒、欺诈、打擦边球,设置一个又一个“网贷陷阱”,让一个一个大学生、年轻人往火坑里面跳,攫取了巨额的利润。而这批企业中的“佼佼者”甚至还很多去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年报中的利润动辄上百亿,这些带血的,靠剥削欺诈而来的巨额“利润”真的是令人触目惊心!
这些企业打着“小额贷款”救助有资金需求的个人“善意”的幌子,钻着国家监管的漏洞,披着“合法”利率的外衣,在一次次“暴力催债”的行径中却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把那些用无数个“圈套”套进来的,甚至无收入来源的大学生们、青年们逼成了他们口中的“欠债者”“失信人”。
试问一句?你们难道不知道他们很多人根本还不起债吗?而你们还借给他们高达30%、50%甚至100%、200%利率的贷款,一层层转贷,套路贷,砍头息,大学生连收入都没有,他们怎么可以这样祸害这些学生?还逼她们发裸照,威胁她们的父母卖房、拿养老钱替子女们还这非常非常不公平的“债”,这些企业,这些网贷从业人员,在赚取巨额利益的同时,良心何安?
他们每次在逼死一个年轻生命的的时候,当记者来采访他们企业的时候,就一句话“我们是合法经营放贷“,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让人气的咬牙切齿!
最终,在社会的舆论下,国家开始全面整治,直接一窝端,不给一丝生存空间,收归国营,还世界一个清净。
在蚂蚁金服事件之后不久,国家金融局相关领导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表示:蚂蚁金服,面上是普惠金融,实际上是“普”而“不惠”!
我觉得讲的是一针见血!
贷款业务,涉及民生,涉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很多大学生,在父母的培养下,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正准备毕业后服务国家,孝顺父母的时候,却被这些可恶的套路贷祸害的无法安心上学,只能被迫去打工还这无穷无尽的债,最后甚至很多人辍学,自杀。试想,如果他们是这些网贷公司老板、逼债电话人的子女、亲朋,他们被逼到这样走投无路,这些经营者真的就敢说自己没有违反法律底线,只怪这些年轻人没有自制力,而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他们的良心真的安吗?
要知道,做这种民生业务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社会责任心!你在贷款给这些年轻人之前,首先要确认他们能还得起这个钱,再贷给他们。不能故意贷给这些没有收入的人群,指望他们的爸爸妈妈把唯一的住房卖了,把养老的钱拿出来替他们的子女还债,这是不道德的,因为一开始就不应该贷给他们。更何况这些无良贷款企业还故意设置圈套让这些学生借款后永远还不起,高额的利息成为一座大山压着他们一辈子,这不就和上世纪中叶,很多西方国家的大地主们故意借钱给贫穷人,然后让其一辈子还不起钱,最后卖身为奴不是一样的吗?
这些企业,迟早会在现代文明中被捏碎,被道德的口水淹没窒息而死!
3、MBA教育培训行业
最后,再来说说我们这个行业吧。我们这个行业其实也存在很多套路,我之前在机构做面试官的时候就见识过很多机构给学生设置的套路,目的就是为了牢牢拴住这些学生,让这些学生吃了哑巴亏也不敢伸张,自认倒霉,虽然不违法,但是从商业道德上却为人不齿,生意也越做越窄,我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故意压低考生的期望值,让考生降维报考,再附以100%退费的噱头,换来考生的感激涕零;
很多机构,自身没有配备清北复交级别金牌MBA模拟面试官,没有能力辅导学生报考清北复交、中欧MBA,那么他们的策略就是只要有学生来咨询,基本上以打击为主,直接告知其考清北复交概率很小,建议报考二档甚至三档院校,如果学生本来就不自信,那就顺水推舟,推出二三档学校供其选择。如果碰上有欲望考清北复交的同学,一阵打击,使其自信心崩塌,最后顺从降档报考。同时鼓励其报考VIP套餐,辅以如果考不过,高比例退费的承诺,其实呢?因为很多二三档院校MBA本身给出的面试优秀率已经达到80%甚至90%,而很多被他们劝说降档的考生,自身实力本来可以申报清北复交的,那么去挑战二三档院校,自然100%优秀率,基本上交个资料就优秀,根本不需要面试辅导,这交的辅导费就丢水里了。
而这些机构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牺牲很多考生本来可以上更好院校的命运转折机会,蒙骗他们考了差的学校MBA,最后不仅收了学生的钱,学生拿到优秀成绩后还蒙在鼓里对他们感激涕零,回过头来,他们还会找这些他们推荐的学校拿一笔好处费。哎!两头吃,其实吃相真的很难看!
(2)故意设置一些低价套餐,先诱惑学生进来,然后再辅以各种技巧策略让“考生”不爽,然后诱惑学生加费升级更高级别套餐,否则面试优秀率不保,让考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个策略其实只要这家机构将课程设置成诸多价格档的不同套餐,就大多数会用这个策略。因为很简单,考生一般对价格是敏感,所以通过不同价位档次的展现,多则4-6万的VIP课程,相信很多同学都会一眼相中8000-1.2万左右的最低普通档套餐。殊不知,这样的选择才是中了圈套的第一步,一旦选了这个课程,后面还会有诸多“不爽”等着你,例如:
1)说好的背景资料帮忙看一下,实则递交上去后2-4周都没有反馈,最后你发怒了,给你批改一下,也就是改了几个错别字或者给你排了一下版,调整一两句语句,意思一下,几乎没改动。
如果你再不满意,那么对方就会告诉你:对不起,你这个套餐只享受这个待遇,如果想要背景资料精修,要么加2000-3000元单独资料精修,要么加2-3万升级到VIP套餐,帮你安排。
这时候你就开始郁闷了。
2)人家一共给你安排了2次一对一个人面试模拟,比更高级别套餐同学少了至少2次模拟,每次模拟时间只安排30分钟,人家VIP的同学一次模拟时间至少1-2小时。而顶级VIP的老师,你也没有资格选,只能是给你安排什么老师,就用什么老师,你没有选择权。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一共1-2次模拟,每次30分钟,讲不透,老师水平不行,讲的很简单,没有指出你的主要问题,还夸你表现的还不错,可以上场了,实际上你心里虚的不行。不满意,也没有办法。回来后遇到VIP同学,他们说他们一次面试模拟1-2小时,配的是资深面试老师(超过4年以上模拟经验),这时候才发现你的模拟老师才1-2年上课经验,立刻发现这服务质量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这时候你会找到机构想要换老师,对方会告诉你:对不起,那是VIP同学才享有的权利,你如果想要指定名师给你上课,需要再加2万升级到VIP,否则没有资格选择。
这时候,你就开始气愤了。
3)顶级面试老师会给VIP学员上一些核心面试理论大课,但是你报的普通面试套餐,根本没有资格上;
机构会故意把普通套餐和VIP套餐的同学放在一起上一些公共基础理论课,然后再安排这些VIP学员来上一些顶级面试官的核心理论课,例如我以前在机构上的《个面时政热点课》就属于VIP课程,普通班学员没有资格来上,但是这些VIP学员上完课回去和普通套餐同学在一起碰面后会说起这些顶级课程怎么怎么好,老师讲的怎么怎么有意思,那些普通套餐的同学就会去询问班主任是否也可以去听这些顶级老师的课,但却被告知:你没有权限,除非你升级到VIP!
你有没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气愤吧!
4)如果你想旁听一些VIP老师的组面模拟课或者加一些VIP老师的微信,对不起,这是不允许的,除非你是VIP学员。
很多普通套餐的同学想来旁听一下顶级VIP老师讲的组面案例分析课,仅仅是旁听,都不被允许,因为他们就是希望你觉得学不够,心慌慌,然后你就会找他们表达不满,这时候他们就会两手一摊告诉你:规矩就是规矩,什么样的价位档次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你交的这个档次的钱,你就只能享受这个档次的服务!你如果不满意,可以加课,一次个面3000元,一次组面4000元,加不加?不加那就直接去考,考的好不好与我们无关。反正我们对外都会宣称我们的C线率是90%。只要外面的人信就行!
加老师微信,想都别想,一旦被发现老师给你私下补课,那就是重大违规,老师要被严厉处罚的!
......
套路还有很多很多,其目的就一个——赚钱!榨取每个进来的学员所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指望你会开心,也没有指望你以后会不会推荐学员,只要我赚到你身上能赚到的每一分钱,就足矣!
说到这,我想已经足以说明问题。我想说的是:教育也是关乎民生的,不应该以企业个人利益为大,而应该以考生利益为大,以社会利益为大。
从大的看,一个考生,本来可以考上清北复交,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而自身也可以实现命运的重大转折,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而就是因为一个商业套路,一个私利追求,可能会毁了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断了他们事业腾飞的机会,国家也少了一个栋梁之才!
从小的看,无论这些学生在这些机构的套路下拿到什么样的成绩,在整个服务体验过程中也会埋下怨恨的种子,哪怕他们最后拿到了面试优秀,他们也不会说这些机构一句好话,他们会拦住其他可能入坑的人,避免重蹈自己的不愉快的遭遇。久而久之,公司品牌尽毁,资源枯竭,最终走向没落与死亡!
自媒体时代,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让顾客发声,舆论不再仅仅掌握在少数机构手上,越来越多的人会为自己发声,最终良币驱逐劣币,还一片朗朗乾坤。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MBA面试精英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