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茶氧化致癌(隔夜茶致癌)
隔夜茶氧化致癌(隔夜茶致癌)冲泡后放置12小时;刚冲泡;12小时后,当天21:00,相同工作人员,采用同样手法再冲泡3杯茶水,同样放置于室内常温环境;24小时后,次日9:00,依然是前天的工作人员,采用同样手法冲泡3杯茶水。至此,共得到三组,9杯茶水,分别是:
网上说了,隔夜茶不能喝,致癌;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了,吃苹果千万不能咬到果核,有剧毒;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张三的媳妇儿有了外遇,给张三做了猪肉炖黄豆,又泡了杯浓浓的菊花茶,导致张三一命呜呼,凶犯至今仍然逍遥法外……
你是不是经常在网上看到各种一本正经,又骇人听闻的“新闻”,给你讲述各种生活小常识(保命生存手册),仿佛你现在吃着苹果时一不小心,就会一口咬在果核上,立即暴毙……
CCTV2财经频道有一档栏目,叫《是真的吗》,主持人是,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的生化专业博士黄西,栏目中就专门做过实验,验证隔夜茶能不能喝:
实验第一阶段:当天9:00,挑选龙井,普洱,菊花三种市面上最常见的茶叶,请专业茶艺师,冲泡三杯上述三种品种茶叶的茶水,放置于常规室内常温环境;
12小时后,当天21:00,相同工作人员,采用同样手法再冲泡3杯茶水,同样放置于室内常温环境;
24小时后,次日9:00,依然是前天的工作人员,采用同样手法冲泡3杯茶水。
至此,共得到三组,9杯茶水,分别是:
刚冲泡;
冲泡后放置12小时;
冲泡后放置24小时,三组茶水样本。
第二阶段:栏目组邀请了国家级的高级品茶师,楼国柱大师,进行品鉴。
你肯定在想,就算不致癌,口感肯定也不会好了吧?但是品茶师专业品鉴后得出结论,三组样本在香气,口感等方面,没有任何区别。尤其是普洱茶,普洱的陈香,醇厚,变得更加的突出。
那么三组样本的致癌成分,亚硝酸盐,含量是否有变化呢?
第三阶段:栏目组将三组样本,都送到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进行亚硝酸亚盐数据检测。
检测结果,龙井茶样本,现冲泡茶的亚硝酸盐含量为小于0.2mg/L;12小时后的样本,上升了0.05mg/L,为小于0.25mg/L;24小时后,上升0.06mg/L,达到小于0.26mg/L。
这会儿你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小于0.26mg/L的亚硝酸盐含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水准,是否对人体有害呢?
我们以国家饮用水标准中,亚硝酸盐含量作为标准进行对比。
国家饮用水亚硝酸盐的国家标准是是不高于1mg/L,也就是说,龙井茶的亚硝酸亚含量,即使过去了24小时,依然远远低于国家规定。
那么其他两款茶叶的亚硝酸盐含量呢,会不会亚硝酸盐含量超标?
结果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外,普洱茶,菊花茶24小时后的亚硝酸盐含量没有任何变化,并且都不高于0.2mg/L。
实验进行到了这里,就可以确定,关于隔夜茶不能喝,会致癌的传闻是假的。
这会儿肯定还有读者想,苹果籽的传言是真的吧?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里可是演了,名叫艾莉亚的印度女孩,在派对上被自己的几位男同学轮奸,歹徒却逍遥法外。
将艾丽娅视为己出的继母德薇卡,为了给艾莉亚报仇,自己从苹果籽中,提取氰化物,最终让歹徒终身瘫痪,替艾莉亚报仇。
这个可以很认真地告诉你,苹果籽中的确含有有毒的苦杏仁苷,一种氰化物!是不是吓得嘴里的苹果都不香了,赶紧看看有没有咬到果核。
但是呢,1g苹果籽中苦杏仁苷含量约为1-4mg。苦杏仁苷的对成年人的中毒剂量为3.5mg/kg,按这个剂量计算,一个体重70kg的成年人,最低要达到245mg苦杏仁苷才会中毒。
按最高含量4mg/g换算,换算成苹果籽,就是61.25g苹果籽。哇塞,好可怕,1两多苹果籽都可以要人命了,赶紧把我冰箱里苹果扔了吧。
别着急,看清楚了,不是61g苹果,而是61g苹果籽,61g苹果籽,需要多少苹果呢?是大约50个苹果。想想你冰箱里有那么多苹果吗?就算有,也要把50颗苹果一次性吃完,才会达到让你中毒的剂量。我相信,苹果籽还没有来得及让你中毒,苹果先把你撑死了……
所以说,一切抛开剂量谈毒性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像猪肉和豆类同食有害,猪肉和菊花同食有毒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如果你担心这些,回想一下,就算你没吃过香喷喷的黄豆猪蹄汤,你难道没在吃饭时候喝过菊花茶吗?如果真的猪肉遇见豆类有害,猪肉和菊花同食有毒,不知道每天要死多少人……
看图,问香不香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都是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被人们筛选出来的,如果真的那么容易毒死人,根本就不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餐桌上。
比如,毒性比较大的银杏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中毒,尤其是对儿童。所以你看超市菜市场,什么时候银杏果像萝卜白菜一样被大规模售卖的,甚至因为种植少,以至于曾经几近濒临灭绝,后来靠抢救性保护,物种才得以延续;
河豚更是如此,虽然有各种关于其美味的佳话,更有西施乳的美名。但是你回想一下,身边北方的朋友喜欢在家整条红烧大鲤鱼;四川的朋友喜欢在家来份花鲢水煮鱼;江南水乡的朋友会在家来一尾清蒸鲈鱼;甚至作为河豚的邻居,容易变质吃坏肚子,被中医誉为大凉之物的螃蟹,都能经常团上餐桌,但你什么时间,在哪见过一家老小,自己在家开开心心的烧条河豚吃的?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一些营销号,为了博眼球,吸引大家的关注,经常编造各种各样博人眼球的“惊爆”新闻,语不惊人死不休。老百姓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被大肆炒作,经常制造各种各样的谣言,贩卖焦虑,刺激人们的紧张神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老百姓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这是社会进本的一大象征。但是健康生活的很重要因素,不光要吃好,喝好,精神上的充实,轻松愉悦,也是重要的因素。
108岁高龄的文沙怀老人,在网上那段广为流传的“长寿秘籍”:“吃多肥肉多喝酒,多与异性交朋友”的段子。其实不是说肥肉和酒如何健康,两性关系如果重要,主要想表达,保持一颗轻松愉悦的年轻心态,才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所以说,各位家人们,不必沉迷于各种健康饮食传闻,整日忧心忡忡。科学膳食,适量运动,保持一种心态平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是健康快乐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