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威震逍遥津是虎豹骑吗?张辽威震逍遥津
张辽威震逍遥津是虎豹骑吗?张辽威震逍遥津到了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人以强大的国力为支撑,开始运用骑兵长途奔袭的战略把匈奴框定到预定的范围内,随后战术上采取骑兵冲阵近身肉搏,抵消了游牧民族骑射的优势,从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三国时期,骑兵冲阵已经成为了主要的骑兵战术。这里就不得不说到“马镫”,有了马镫,真正的骑兵冲锋才能得以实现。中国最早的马镫考古发现于西晋时期,距离三国并不久远。个人认为三国时期应该就有马镫出现了(虽然没有考古证明),但这个问题可以推理。著名的关羽斩颜良在史书上记载是“关羽刺良于马下”。说明关羽当时使用的是骑兵武器——矛,如果没有马镫,估计很难达成将身穿重甲的敌军大将一刺落马的战果。出身雁门马邑的张辽应该也是一位骑战的高手,早年作为吕布手下第一大将,没有这点本领根本就混不下去。张辽的成名之战是跟随曹老板远征乌桓,在人困马乏士气低落的时候毅然发起骑兵冲锋,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当场干掉了敌方的最高统帅。人是经验动物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秋高气爽。33岁的孙权心中却躁动不已。
自赤壁大战以来这几年,孙权一直觉得不大顺利。原本荆州七郡应该尽收囊中,然后顺江西进,拿下西川刘璋,一统江南,再与曹操争雄天下。可七年过去了,荆州北面的南阳还被曹操占着,南边的六郡还要跟可恶的刘大耳朵划湘江平分,真是气愤难平!从南阳经汉水斜插关中的进军路线暂时指望不上了。
何况西面的老刘毕竟还是盟友,而且刘大耳朵抢先一步取了益州,现在风头正劲,和老曹正在汉中掐架。趁老曹东南方向兵力空虚,此时出兵两淮,进占合肥进而北上徐州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时机,退一步徐州拿不下来只要占领了淮河流域,对于江东的防御也是大大的有利。况且去年大战宛城,淮南十几万百姓不愿当曹操的屯田户渡江逃到江东,也增加了自己的实力,要知道,乱世人是最宝贵的。说干就干!孙权点起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合肥而来!
十万大军三国志记载,孙权当时率领十万人马进攻合肥。这就出现疑问了。七年前的赤壁大战,老孙家才给了周瑜三万兵马,孙权自己还掌握了两万后备军,一共就是五万部队,这也是当时江东能够拿出来的所有家底,六年后的的吴蜀夷陵大战,陆逊的部队也只有五万。这两场战争可都是关系到东吴的生死存亡。要知道当时东吴并不仅仅有北伐的战场,西面还要防备关羽,境内还有山越需要征剿。难道史书记载有误?这就要从汉末三国的军制说起。
孙权这十万人马并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全部是上战场的军人,而是包括了兵士和他们的眷属。打仗怎么还带眷属呢?这的确是三国时代的东吴特色。三国军制的最大特点就是“部曲”。无论是曹丞相还是孙将军,包括一直混来混去的刘大耳朵,他们的军队主要都由手下将领率领自己的部曲组成,各位将领都有自己的“基本部队”,有点类似如今的品牌加盟商。
三国时期称呼自己效忠对象一般都是叫“主公”,也包含了这层关系。主公不是诸侯王更不是皇帝,仅仅是主人,没有君臣名分,作为部下也可以随时“弃暗投明”,并没有强烈的大义约束。如果是谋士单人独骑走了损失还不大,武将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都是自己拉杆子有一票兄弟的,这就是部曲,也叫军户,世代从军。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叛变,曹丞相采取的是“扣人质”的方法,就是把军户的家属实行集中居住,集中看管,简单粗暴。江东的老孙家没有老曹的实力,他们需要跟大族、部将搞好关系,所以退而求其次,采取家属随军的形式,分散负责,比较人性化。个人认为家属随军行动也可以做一些后勤方面的工作,并非全是累赘。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三国志中孙权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应该是包括了随军家属在内的,真正能够直接参战的应该远不到这个数字。
一直认为张辽是三国中被严重低估的一位将领。主要是三国演义比较偏向刘备阵营,“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太深入人心。张辽原本应该姓聂,是汉武帝时代雁门豪商聂壹的后代,著名的马邑之围的主角。也许是最后马邑之谋没有成功,聂壹既得罪了匈奴,汉武帝也不待见他,弄得里外不是人,所以史书记载“避怨改姓张”。不过三百年后张辽在柳城一战阵斩乌桓单于蹋顿,也算是了却了先祖的一桩夙愿。
自东汉以来,北方的幽州、并州、凉州一带由于常年和游牧民族作战,涌现出一批擅长骑兵战斗的将领。到了三国时期,著名的骑将吕布、公孙瓒包括张辽都是那一带的人。从中国骑兵发展的历史来看,后汉三国是骑兵战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众所周知,北方游牧民族历来擅长骑射,按现代眼光来看其实就是轻骑兵,凭借战马的快速机动使用弓箭远距离射杀敌人。史书称呼游牧民族武装一般用“控弦”而不用“带甲”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人以强大的国力为支撑,开始运用骑兵长途奔袭的战略把匈奴框定到预定的范围内,随后战术上采取骑兵冲阵近身肉搏,抵消了游牧民族骑射的优势,从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三国时期,骑兵冲阵已经成为了主要的骑兵战术。这里就不得不说到“马镫”,有了马镫,真正的骑兵冲锋才能得以实现。中国最早的马镫考古发现于西晋时期,距离三国并不久远。个人认为三国时期应该就有马镫出现了(虽然没有考古证明),但这个问题可以推理。著名的关羽斩颜良在史书上记载是“关羽刺良于马下”。说明关羽当时使用的是骑兵武器——矛,如果没有马镫,估计很难达成将身穿重甲的敌军大将一刺落马的战果。出身雁门马邑的张辽应该也是一位骑战的高手,早年作为吕布手下第一大将,没有这点本领根本就混不下去。张辽的成名之战是跟随曹老板远征乌桓,在人困马乏士气低落的时候毅然发起骑兵冲锋,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当场干掉了敌方的最高统帅。人是经验动物,柳城之战也许就是后来在合肥痛击孙十万的灵感之源。
突骑陷阵说起来孙权也是骑兵将领,他们老孙家是北方人,老爸孙坚、兄长孙策都以骑战见长。亲自跨马冲锋是老孙家的传统。今天的人们印象中孙权是高冠博带,典型的君主形象。其实,孙权至少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名真正的武将。“亲射虎,看孙郎”就是很好的注解。正是由于骑兵战术的进化,使得统帅骑兵的将领不能够再“运筹帷幄之中”,必须亲自带兵出征,才能够更好地控制部队。只可惜,孙权占据的是当年并没有完全开发的江东地区,而且并不出产战马,北方产马区都是敌对势力的控制范围。孙权曾经对手下感慨,如果有五千骑,他的事业就大有可为。说明五千骑对于孙权来说是一个需要努力的目标。骑兵力量的孱弱,导致整个三国时代东吴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因为在北方广大平原地区,初露端倪的具装骑兵已经成为战场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张辽在合肥之战中正是使用了他最拿手的骑兵陷阵战术。史书记载张辽在七千守军中挑选了七百精锐趁江东兵马立足未稳之时发动了突袭,一举冲破了东吴防线,甚至杀到了孙权的面前,给了吴军极大的杀伤和震撼,这七百骑应该就是张辽的核心部曲。中国的史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及其精简,记录一场重大战役往往只有几十个字,因此很多前因后果,事件经过需要后世的读者根据各种书籍和运用常识自行脑补。在这场战役中,区区几百人的部队怎么就能在数万人的军阵中如此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这里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还是孙权的军制所致。前面说过了,孙权的部队是以部下将领部曲为主体的,孙权这个最高统帅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协调的作用。这并不是说孙权的手下可以不听号令,而是指挥层级就更多层,各部之间互相协调就比较困难,到达战场会有一个先后时间差。这继而引发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在那个时代要进行围城作战,进攻的一方除了行军、集结之外,全部到达制定位置后需要进行掘壕、立寨,布置攻城器械等等一些列的工作,而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前,整个军队是最脆弱的时候。张辽这样的骑兵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绝佳的战机。
可以想象,当孙权的大军逐渐抵达战场向指定位置集结的时候,张辽率领自己久经战阵的并州骑兵出击了,这些人马具甲的骑士挺着接近四米的长矛,以雷霆万钧的气势狂飙突进,卷地杀来。一举冲垮了孙权的警戒部队,直接杀到了孙权的指挥中心。史书记载孙权当时惊慌地退到一处高坡上,亲自手持长戟准备拼命,可见情况之紧急。回过神来的吴军把张辽的人马包围了起来,但由于骑兵机动的优势,张辽依然从容突围而去并且还带走了几乎所有的部下,要说吊打孙权也合情合理。这一阵实际战果并不大,但吴军从心理上就完全输掉了,后续围城战当然也就无功而返。史书上说孙权撤退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领导风范,坚持亲自断后,让部下先走,结果被张辽瞅准战机又突袭了一次,差点提前谢幕。其实结合上文来看,身先士卒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许就是必须在危险的时候让部曲先撤,这样今后才会有人继续为他卖命,多少有些无奈和讨好的因素。
说回张辽,作为曹操充分信任的一个战略方向的统帅,虽然部队不多,但把握战机果断出击的战术意识绝对是优秀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说曹操给了“贼至乃发”的锦囊,个人觉得是演义的成分多了一些,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哪里会依赖所谓锦囊妙计指挥战斗?曹操也不是后世的宋太宗,需要给前线将领发阵图。
人们之所以喜欢三国,除了三国志,三国演义这些家喻户晓的著作传播之外,三国时代本身正处在中国历史承上启下的转折阶段。秦汉四百多年的大一统行将崩溃,魏晋南北朝三百年的乱世即将开启。中华民族被强行注入新鲜血液,各种新的战争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骑兵装备、骑兵战术即将进入一个辉煌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孙十万”送人头也不是毫无意义。中国历史上甲骑具装重骑兵的巅峰马上就要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比西方重甲骑士早了近一千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玄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