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三种计算方法,会计计划成本法
成本会计三种计算方法,会计计划成本法也就是外购原材料时,先用实际成本入账,然后再通过计划成本转出。“材料采购”的借方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则登记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对于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首先,我们先解两个计划成本法“专属”的会计科目。在实际成本法中无需设置“材料采购”这一会计科目。(Henry老师提醒大家这一点是很容易出现判断题的。)
大家好,我是Henry老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存货”的一个重要考点——计划成本法。
在学习计划成本法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相关背景。
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有一个高频考点:存货。在存货的“原材料”考点环节中就涉及到“计划成本法”。
对于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首先,我们先解两个计划成本法“专属”的会计科目。
专属会计科目一:材料采购
在实际成本法中无需设置“材料采购”这一会计科目。(Henry老师提醒大家这一点是很容易出现判断题的。)
“材料采购”的借方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则登记原材料的计划成本。
也就是外购原材料时,先用实际成本入账,然后再通过计划成本转出。
专属会计科目二: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是计划成本法的专属会计科目之一。
材料成本差异的T型账如下:
然后,Henry老师将会用T型账和会计分录帮助大家了解一下计划成本法的整体流程。
注意这里是的“材料采购”是按照实际成本入账。
即: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第二步:原材料验收入库。注意:这里原材料是按照“计划成本”入账的,忘记的话可以查看文章开头提及的这句话:“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因为“原材料”是按照计划成本入账的,“材料采购”是按照实际成本入账的。两者之间存在差额。它们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打个比方,原材料按照计划成本入账是100元,材料采购按照实际成本入账是90元,这时是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就产生节约差异10元(本来计划需要花费100元购买材料的,实际上只需花费90元就可以购买到,相当于节省了10元。)
这时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100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90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10
反之,如果原材料按照计划成本入账是90元,材料采购按照实际成本入账是100元,这时是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就产生超支差异10元(本来计划需要花费90元购买材料的,实际上需花费100元就可以购买到,相当于超出了10元。)
这时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90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10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100
第三步:生产领用。记住是按照计划成本生产领用。
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第四步:期末结转差异。
这里需要记忆理解文章前面提及的“材料成本差异”的T型账,这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结转超支差: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超支差)
结转节约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节约差)
贷:生产成本
好好理解消化以上的知识点,拿下计划成本法相关分数就不会特别难了。
今天就聊到这里。关注Henry老师,备考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