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四大奇案是哪些?清宫八大疑案之一太后下嫁
清宫四大奇案是哪些?清宫八大疑案之一太后下嫁如上所言,昭西陵几乎就是清皇室为这位太后着意修造的囚禁之所,至多也不过是个栖身的门房。鸟瞰陵区,这个联想似乎还是很恰当的,印证了“太后下嫁”之说。然而,追究设间一下,这是史实还是传说? 是因事建陵还是因陵生事——是太后确有下嫁之事才修建了如此这般的昭西陵,还是因昭西陵位置独特才引动流传起“太后下嫁”之说呢?“下嫁”这个词,多用于地位、身份、家境高的女子嫁到低一等或几等的男家去。后来,它几乎成了公主出阁的专用语,凡皇帝的女儿结婚都称下嫁。的确,普天之下,论地位、身份、家境,谁还能超过皇帝之家呢? 皇帝的女儿下嫁在历朝历代屡见不鲜,而皇帝的母亲皇太后,天下万民的“国母”怎么可能和“下嫁”这个词相联系呢?“再醮”特指妇女再嫁。太后公然下嫁再蘸,这在视改嫁为耻辱、把失贞当罪恶的中国封建社会,是难以想像的奇闻怪事,更是为那占统治地位的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时代精神与行为规范所绝对难以接受、难以容忍的
让我们找个切入点——
从清东陵的昭西陵谈起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的马兰峪,因其在北京东北一百二十五公里处而得名,是世界文化遗产,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这座清代皇陵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 共有帝、后、妃陵寝十四座,葬入一百五十七人。其中帝陵五座,为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还有九座后妃陵,其中四座皇后陵,五座妃嫔园寝;打个比方,皇后陵可视为独门独户,那妃嫔园寝就是集体宿舍。
清东陵各陵位置图
清王朝时期,此处皇家陵寝被视为“万年龙虎抱,每夜鬼来朝”的“风水宝地”,修砌了一圈长达二十公里的“风水墙”,把帝后妃嫔诸多陵寝——那大小不等、形式各异的两百多座单体建筑都围起来,唯独有一座皇后陵寝——昭西陵——建在陵墙之外。这在清东陵鸟瞰图上,一眼就能辨识出来,在整个陵区的总门户“大红门”左侧陵墙外不远之处,就是孤零零的昭西陵。虽然它也是设制完备、规模相当、一体自成,但与陵墙内依列有序的诸帝后陵寝相对照,昭西陵的位置的确显得很不协调,非常引人注目。
昭西陵是清世祖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孝庄文皇后的陵墓。“皇后”的称谓是依随顺治帝生父——清太宗崇德帝皇太极而称的,说明此人是皇太极的妻子;顺治帝应称“皇太后”,是母亲;康熙帝则应称“太皇太后”,是祖母、奶奶。下面要说明的是,除了在特定时期和事件上变动称谓外,一般依照顺治朝简称为“太后”或“孝庄”。此人是清东陵所有入葬者中辈份最高的一位。她的身份极其尊贵,对清王朝的贡献非常巨大,可以说劳逾半百,功助三朝。然而,清王朝却偏偏将其葬在了皇家陵园大门之外,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这便引出了清宫疑案之一——太后下嫁,或称太后再醮。
“孝庄文皇后”这个称谓中的“孝庄”为谥号,即帝后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的称号;后面还有十四个字很长很扬口的徽号,即“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文”是皇太极的谥号,有清一代,皇后之谥号皆随同皇帝之谥号,如皇太极庙谥号合为“太宗文皇帝。”于此可见,“孝庄文皇后”之称是昭西陵墓主人死后尊上的。皇太极在世时,其为妃;皇太极死后,其子福临继位为顺治帝,尊其为皇太后;顺治帝死后,其孙玄烨登基为康熙帝,晋其为太皇太后。从这称谓的阶段性变化中可以看出,所谓“太后下嫁”或“太后再醮”这件事,应当发生在顺治朝。
“下嫁”这个词,多用于地位、身份、家境高的女子嫁到低一等或几等的男家去。后来,它几乎成了公主出阁的专用语,凡皇帝的女儿结婚都称下嫁。的确,普天之下,论地位、身份、家境,谁还能超过皇帝之家呢? 皇帝的女儿下嫁在历朝历代屡见不鲜,而皇帝的母亲皇太后,天下万民的“国母”怎么可能和“下嫁”这个词相联系呢?“再醮”特指妇女再嫁。太后公然下嫁再蘸,这在视改嫁为耻辱、把失贞当罪恶的中国封建社会,是难以想像的奇闻怪事,更是为那占统治地位的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时代精神与行为规范所绝对难以接受、难以容忍的丑行劣迹。在今人看来,也实在是有点太不可思议、太不成体统了,可谓千古奇闻。尽管太后下嫁给先皇之弟、今上之叔,功勋卓著、地位显赫的摄政王,这种嫂蘸叔娶的几与乱伦无异的婚配发生在帝王之家,着实让皇子皇孙及天下臣民感到耻辱与羞愤。古来丧葬规制为帝后合葬,即使不能同穴,其陵墓也应当相邻相傍,如顺治朝,孝康章皇后与孝献端敬皇后的卒日与顺治帝“龙驭上宾”之日前后相间不久,两后随帝同葬孝陵地宫;孝惠章皇后卒于顺治帝死后五十六年,因封闭已久的孝陵地宫不可再行打开,便于孝陵东侧另建山陵入葬,就其方位定名为孝东陵。皇太极逝后四十三年,孝庄薨逝,依制应运送梓宫出关至盛京(今沈阳) 在皇太极的昭陵旁建陵入葬,但或因生前有下嫁再蘸之事,自绝于前夫,便不能葬昭陵而玷污先皇“万年吉地”。更或因后世天子皇胄对孝庄不守妇道、非礼非份之行端深恶痛绝,干脆将其埋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今其为子孙后代看守大门,日夜孤寂,风雨独捱,以示惩处。
如上所言,昭西陵几乎就是清皇室为这位太后着意修造的囚禁之所,至多也不过是个栖身的门房。鸟瞰陵区,这个联想似乎还是很恰当的,印证了“太后下嫁”之说。然而,追究设间一下,这是史实还是传说? 是因事建陵还是因陵生事——是太后确有下嫁之事才修建了如此这般的昭西陵,还是因昭西陵位置独特才引动流传起“太后下嫁”之说呢?
当然,关于太后下嫁之说的论据,不止昭西陵建在“风水墙”外这一条,但这却是持此说者很重要很有力的一个例证。太后下嫁之说流传甚广,三百多年来,正史无法回避,野史极力渲染,专家各持已见,闻者莫衷一是,真可谓迷雾难辨,疑团费解。
个人认为,要想驱开迷雾看清此案之轮廓,首先应对所谓的醮娶双方——孝庄太后与摄昨王多尔哀的生平事迹有个大体大致的了解,以观其人而度其事,以利于思辨论析。
先说——
堪称“国母”的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人,原名布木布泰。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贵族出身,其父寨桑,受封蒙古科尔沁部贝勒。皇太极执行了努尔哈赤的联合、笼络蒙古诸部的政策,歃血誓盟,联姻结亲。博尔济吉特氏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儿的后裔,是蒙古族最高贵的姓氏。“博尔济吉特”是突厥语,意为“蓝眼睛的人”。科尔沁部落以勇敢善战在蒙古族中享有盛誉。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太后,出生于这样的部落,因而她在日后显现出勇敢和智慧并非偶然。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
布木布泰两岁时,其十五岁的姑姑哲哲嫁给皇太极为嫡福晋,就是正妻:皇太极即位后册封为皇后。布木布泰十三岁时,由父母专程护送,嫁给比她大二十岁的亲姑夫皇太极为侧室福晋,后封为庄妃。九年后,她二十六岁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后封为宸妃。这样,姑姑侄女三个人嫁给了同一个丈夫。
布木布泰初入宫时,颇得皇太极喜欢。小小年纪的她特别喜欢读书,尤其经史之类,而且有良好的悟性,善于思考,有独特见解。随着她不断学习、成长、提高,逐渐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智。这让皇太极吃惊不已,于是开始培养她,给她创造机会参与朝政。
宁静出演孝庄剧照
不过,姐姐海兰珠的到来改变了布木布泰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唐诗曰:“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三个博尔济吉特氏中,宸妃最受皇太极宠爱。皇太极为别的妃子取宫名,只是“永福”“麟趾”一类,很俗套。为宸妃海兰珠取的却独出心裁,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节取“关雎”二字,取名为“关雎宫”,可见爱之深切。
相比之下,庄妃备受冷落。清崇德元年(1636) 皇太极正式称帝,七月初十日册封五宫后妃,布木布泰位居最末,由过去的第三位被挤到第五位,地位明显下降。海兰珠则居于五妃之首。这种变化,说明皇太极对布木布泰的宠爱已是昨日不再。 同是蒙古美人的海兰珠和布木布泰,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遭遇? 况且,布木布泰比姐姐海兰珠小五岁,按常理,男人应该更喜欢年轻的女子,为什么皇太极会舍妹妹而取姐姐?也许是因为布木布泰如她的封号“庄妃”一样,过于端庄而少了一些情趣,睿智不让须眉却少了一点她那个年纪应有的天真浪漫,使得皇太极更多的是敬重她而不是宠爱她。
海兰珠则不同,她不仅姿色动人,而且温柔贤淑。温柔,对一个每天都处在残酷紧张的政治和战争中的男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他可以在温柔的感化下卸去白天冷酷坚强的面具,让疲惫的心得到难得的抚慰。皇太极之所以深爱海兰珠,原因大抵如此。总而言之,海兰珠—嫁过来,很快就与皇太极情投意合、形影不离了。
受到委屈的庄妃布木布泰将痛苦埋在心里,依然如故地协助姑姑哲哲皇后、姐姐宸妃海兰珠主持后宫,把后宫管理得井然有序,使皇太极无后顾之忧。崇德三年,庄妃生下了皇太极的皇九子福临。但福临的到来并没有让庄妃赢得皇太极的关爱,因为此时的皇太极正沉浸在失去另一个儿子的悲痛之中。这个两岁的皇子是海兰珠所生,并已被皇太极指定为皇嗣,即皇位接班人。
庄妃有些失落郁闷。她入宫十八年,地位却不断下降,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而且是在皇嗣死后生下的,却依然不能挽回丈夫的心。但庄妃并没有放弃最后一丝希,她知道自己才智过人,于是积极参与政事,希望赢得丈夫的关注。
庄妃的姑姑为孝端文皇后,生有三女,薨于顺治六年,时五十一岁,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姐姐宸妃生有一子,两岁夭亡;病逝于崇德六年九月,时四十二岁。庄妃封妃前已生有三女;封妃后三年,庄妃二十六岁时生皇九子福临。崇德八年(1643)九月二十日,皇太极为灭亡明朝作好了各种准备后,突患脑溢血,猝亡于盛京清宁宫,六岁的福临袭承皇位,次年改元顺治。庄妃因“母以子贵”,被尊为皇太后,时年仅三十二岁。
从庄妃到孝庄太后,布木布泰的人生有了巨大转折。她知道,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她的儿子,都将遇到很多问题。 我们还得将时序倒转一下,看看孝庄太后的本事。那时她的身份还是庄妃,就已经——
在政坛上崭露头角
庄妃向世人展示她的政治见解和手段,是在清崇德七年皇太极俘了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之后。
1635年,皇太极宣布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次年五月又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当上了皇帝。国号的改变,是为了避免刺激汉族人对历史上金朝侵宋的惨痛回忆,从而引起对后金的民族仇恨;国号和族名的改换还为了符合阴阳家的五行说,因朱明王朝属火,原国号金,恰犯“火克金”之忌讳;而新国号“清”与新族名“满洲”都带有水,即偏旁为三点水,应合“水克火、清灭明”吉祥之兆。仅此一点,可见皇太极问鼎中原、夺取全国政权之信念与决心。
皇太极像
为达到目的,皇太极先后征服朝鲜、收服蒙古,对明王朝京畿地区形成了半包围的战略优势。他使用反间计,诱使独断多疑、刚愎自用的明崇祯帝自毁长城,凌迟处死了屡败清军的守边奇才大将袁崇焕,为清朝入关去除一大障碍。皇太极多次取道蒙古侵入内地骚扰,攻城破邑,杀人掳财,甚至横扫冀鲁,饮马黄河。但是他却不敢在内地立足,因为明军仍扼控着山海关及宁远、锦州一带,使清兵有后顾之忧。
1641年,清军围困攻打锦州城,明朝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兵十三万援救。洪承畴善于谋略,步步为营,以守为战,屡挫清军,急得皇太极“忧愤吐血”。谁知在战局进展对明军非常有利的情况下,崇祯帝却下密诏叫洪承畴速战速决,以解锦州之围。洪承畴不敢违命,皇太极发兵伏击一举歼灭明军五万余人,击溃六万人,后来洪承畴也作了阶下囚。锦州守将祖大寿待援无望,只好举城投降,使得朱明王朝惨淡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宁锦防线全线崩溃,一座孤城山海关无遮无蔽地袒露在虎视眈眈的皇太极面前。
洪承畴被俘至盛京,皇太极深知此人的价值,命汉籍大学士范文程前去劝降,洪承畴破口大骂,一副视死如归的气概。皇太极费尽心机才将洪承畴捕获,一心要将其降服以备重用,又命范文程及其他明朝降将前去百般劝诱。洪承畴终不肯降。皇太极看到软的不行,于是开始用硬的,将他拘锁囚所,不给粮食吃,只给豆浆喝。谁料洪承畴以硬对硬,毅然绝食,“米浆不入口者七日”。当时皇太极正值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刚刚去世,十分悲痛;又遇到洪承畴软硬不吃,心情极其烦闷。这时聪明过人的庄妃出来为皇太极排忧解难。庄妃认为采用饥饿虐待、消磨意志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当前最重要的是务必使洪承畴活下来,比如将豆浆换成人参汤之类给他喝点儿,人参汤当然比豆浆有营养,顶时候。让人降服还应该攻心为上。
庄妃的计策让皇太极眼前一亮,于是按照她的建议,派人送人参汤,耐心伺候洪承畴。随后,大学士范文程又带来一个利好消息,说洪承畴不会以身殉国的,绝不会的。原来范文程去劝降洪承畴时,发现屋梁上的一撮尘土偶尔落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马上用手去掸,而且是掸了又掸,“一再拂之”。一个连一件衣服都这样爱惜的人,怎能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
皇太极闻听此讯,心里有了底,便亲至囚室。当时天气很冷,皇太极脱下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身上,并和颜相问:“先生,很冷吧?”洪承畴木然呆坐良久,发出一声叹息:“真命世主啊!”于是叩头请降。 皇太极非常高兴,立即赏洪承畴无数珍宝,并请了许多戏班表演庆贺。 清朝众将帅对此皆不满意,说:“洪承畴不过是个战俘,陛下何以如此隆恩相待?”皇太极反问诸将:“我们之所以栉风沐雨,为的是什么?”众将答:“为夺取中原。”皇太极点头笑道:“这好比行路,你我皆是瞎子不知该向何处走。现在得了一个引路人,我怎能不高兴呢?”众将帅听罢方才醒悟,无不佩服皇太极的深谋远虑。
洪承畴果然是清朝的一个非常尽心称职的“引路人”。他从征入关,攻城陷地,招抚江南,经略五省,为清朝在中原站稳脚跟起到重要的作用。他官拜大学士、兵部尚书等要职,效命疆场二十多年,干到双目几乎失明也毫无怨言,真是为清朝效尽犬马之劳的元勋良将。
然而,这一巨大成功的一半,实在应当归于为皇太极出谋划策、诱劝洪承畴降清的庄妃的名下。她在政坛上一出手,就碰了个满堂彩。这是庄妃为大清国奠基事业立下的一项功劳。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在描写孝庄时大书特书的一件事,不过大都是想像力丰富,与史实相距甚远。比如颇有影响的《清宫秘史》将洪承畴降清写成是庄妃用美色引诱的结果。什么“太宗想降服洪承畴的心,对他采取美女加好酒的攻势”;什么“洪承畴除眼望去,见一个绝色美人,面如出水芙蓉,腰似迎风杨柳,一双纤纤玉手,捧着一把玉壶。洪承畴暗想:‘前几天的侍女虽也是倾国倾城,却不及这人一半。”什么“转眼一看,大吃一惊:那美人儿正睡在他被窝里。”什么“那女子噗嗤一笑,说道:'你问我是谁,我说出来,怕要吓破你的胆。我不是别人,是当今皇上的孝庄文皇后呢!'洪承畴听了,赶紧从被窝里跳起来给皇后磕头。”演义就是演义,“孝庄文皇后”是当事人死后才加封的庙号谥号,活人怎么能自称呢?这就像一个人说“我是个烈士”一样可笑。实际上,当时清王朝处于崛起时期,非常自信,绝不会采取以高贵的皇妃勾引被俘将领的劝降方案。 如果说诱降洪承畴只是庄妃峥嵘初露,那么在皇太极死后,她迎来了巨大的考验——
人生中的第一场风暴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深夜,大清皇帝皇太极突然驾崩,享年五十二岁。皇太极没有留下遗嘱,皇位继承成为一个爆炸性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当时清朝还未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因此按照旧例,皇位继承人要由八旗王公共同议定。谁能当上皇帝,不仅是个人的荣华富贵,而且关系到许多人的沉浮起落,各派力量都在积极活动,努力争夺自己的利益。归纳下来,具有争夺皇位资格的人有五位:皇太极的哥哥礼亲王代善、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皇九子福临和皇十一子博木博果尔。其中的实力派是前三位,即代善、多尔衮和豪格。
代善像
代善掌握正红、镶红两旗,多年征战,战功卓著;但其年老,不想竞争帝位。多尔衮身为镶白旗旗主,文武双全,英勇善战,军功显赫,有卓越的治国才能;其弟弟多锋掌正白旗,优势也很明显。豪格掌握正蓝旗,少年从征,屡立战功,自认贵为皇长子,承嗣大统,顺理成章,争位的劲头最大。
多尔衮 豪格影视剧照
在这场争斗中,似乎没有庄妃的份。是的,她有一个儿子,身份高贵但只有六岁,没有战功。在当时,战功依然是评判是否有资格继承皇位的重要标准,因此,福临和上面的三位相比没有优势。但庄妃不能放弃,她已处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如果她不自救,就会被漩涡吞噬。想想看,如果其他人登上皇位,她只有一个太妃的称号,然后被遗弃在冷宫养老,度过凄凉的余生。她当然不甘心过这种日子!何况她要为儿子的前途,为蒙古科尔沁部与大清的关系负责。于是,她开始分析形势,寻求可以依靠的力量。首先她想到了姑姑哲哲皇后。按清朝八旗制度,皇帝亲掌两旗兵力。皇太极生前执掌两黄旗,皇太极死后,哲哲皇后是两黄旗的女主,有权过问两黄旗事务。对庄妃来说,这意味着如果能争取姑姑的支持,那就得到了两黄旗的支持。哲哲皇后也需要向庄妃靠拢,因为哲哲没有儿子,其他人登上皇位,哲哲虽然有太后的尊称,但不会有任何权力。支持侄女的儿子福临登帝位,既可保证自己的地位,还可以保持科尔沁部与大清的良好关系。 姑侄二人达成一致意见后,立即召见两黄旗大臣。两黄旗大臣也十分关注皇子继位的事情。旗主是皇帝本人的两黄旗,自然是大清国最精锐的队伍,享受着高于其他各旗的荣誉和待遇。他们曾看到太祖努尔哈赤亲领的两黄旗,由于自家阿哥多尔衮等未能继承帝位,被改成两白旗而降低了地位的教训,便相互商议,决不让类似事情再次发生。要想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立皇帝之子继位是唯一的途径。皇帝之子有三个人;豪格、福临、博木博果尔。庄妃和哲哲皇后提醒两黄旗大臣,如果考虑战功,让豪格当皇帝,豪格一定会把自己掌握的正蓝旗改成黄色,而两黄旗中必然有一旗要改换颜色。况且两黄旗已听说两白旗誓死支持多尔衮,坚决反对豪格继位,如果双方僵持不下,后果不堪设想,不如就立福临,可以两全。 在得到两黄旗的支持之后,庄妃和哲哲皇后也探明了其他六旗的态度。两白旗坚决拥立多尔衮:掌管两红旗的代善无意争帝,主张立皇子;正蓝旗当然拥立旗主豪格;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处于观望状态。因此,她们制定出新的方案:立福临为帝,郑亲王和睿亲王辅政。如此一来,拉拢了观望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安抚了权势过重的睿亲王多尔衮,排斥了不容共立的豪格,还让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互相牵制。对此方案,个人套用一句俗语来评价:高,实在是高!
盛京皇宫崇政殿
方案既定,她们立即派人将此方案告知各旗大臣以获得他们的支持,然后召多尔衮进宫议事。
清宁宫中,皇后以国母之尊,表示了立皇子的强硬态度,告诉多尔衮两黄旗和镶蓝旗的退让程度,即可以抛弃豪格但绝不立先皇的弟弟、具体说就是不立他多尔衮为新皇帝。她们希望多尔衮为国家大局着想,不要因争位而使祖宗身经百战、艰难获得的宏业毁于一旦,妥善化解目前的僵局。
在争夺帝位之初,多尔衮满心以为凭自己的势力可以夺得帝位,谁知除自己掌握的两白旗之外,听到的都是反对声,于是,多尔衮接受了庄妃和哲哲皇后的方案。这其中有不得已,也有庄妃和哲哲皇后努力劝说的结果。
在争取各旗支持的同时,庄妃注意营造有利福临登基的舆论氛围。 她精心设计的福临出生前后那些红光、香雾、金龙等等吉兆和神人授子的梦境,此刻都成了非福临不可的天命象征。她让亲信在宫里和王公大臣中传布福临的一些奇事,比如说福临五岁时曾射中一只狍子,目的是提高皇九子福临的身价,提醒人们注意,皇九子非同一般。
崇德八年(1643)八月十四日,诸王在崇政殿议定,拥立年仅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即帝位。 在这场激烈的争夺皇位的风暴中,庄妃和哲哲皇后认清局势,巧施手腕,赢得了胜利。但这只是暂时的风平浪静。
顺治元年(1644)五月,多尔衮率军攻占北京,明朝百官对他山呼万岁,关内外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皇帝。四个月后,孝庄与顺治帝也来到北京,发现这时的多尔衮大权独揽,广树亲信,排斥异己,北京城成了多尔衮的天下。福临即位后,多尔衮的权势不断扩大,想做皇帝的念头也日益增强。在这种形势之下,福临的皇位岌岌可危。
孝庄太后——庄妃此时已成为太后一方面以皇帝的名义发出诏书,不断给多尔衮加尊号,为其歌功颂德。另一方面通过两黄旗大臣左右政局,随时向他们了解朝廷政事进展情况,由他们在议事会议上贯彻自己的意图。孝庄有两个很重要的智囊:洪承畴和范文程。他们是朝廷中很有才能的人,经常依照孝庄的意图向朝廷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