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对于探春的判词,红楼梦闲说贾探春判词
红楼梦对于探春的判词,红楼梦闲说贾探春判词协理家事时家人们的感受是“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众管事媳妇们心服口服,再也不敢小瞧她,都悄悄的议论说:“大家省事罢,别安着没良心的主意。”平儿也警告众媳妇说:“那三姑娘虽是个姑娘,你们都横看了她。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只单畏她五分”,“她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她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么样”。 大观园的诗社因探春而起,她虽然不能如薛林屡次夺魁却也总能紧随其后。她为自己取的别号叫“蕉下客”,虽然林黛玉曾用“蕉叶覆鹿”的典故取笑她,但探春所有的并不是无处不在的庇护,她院中的那一本芭蕉更容易让人想起雨打芭蕉的孤凄与寒冷。第三十七回卷首脂批说:“美人用别号亦新奇花样。且韵且雅,呼去觉满口生香。结社出自探春意,作者已伏下回‘兴利除弊’之文也。” 探春“红楼四春”中戏份最多的一位,“才自清明志自高”是曹雪芹给探春的至为准确的定义和至为高贵的褒扬。只可惜这个能在许多重要时刻被推向
#欧丽娟讲红楼梦# #红楼梦之红楼往事# #红楼梦# #红楼之玉落皇家院# #罗燕红楼梦随想#@红楼@红楼老记@红楼梦研究@红楼梦赏读@红楼梦未醒
贾探春判词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红楼四春”中戏份最多的一位,“才自清明志自高”是曹雪芹给探春的至为准确的定义和至为高贵的褒扬。只可惜这个能在许多重要时刻被推向前台或是挺身而出的女中豪杰生于时代、家庭之末世,是又一个有命无运之人。
林黛玉进贾府之时的探春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不但灵性外现而且品貌脱俗。探春住的地方叫“秋爽斋”,是三间不曾隔断的屋子,贾母带刘姥姥游园时的所见是:“当地放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翰墨香气与格局、陈设将探春的豪爽大气尽皆烘托出来。探春喜爱书法,贴身丫鬟亦名侍书,元妃省亲之时命探春另以彩笺誊录众人所作之诗,而她在病中之时宝玉也特意派人送了颜真卿的法帖给她。
❖ 探春
大观园的诗社因探春而起,她虽然不能如薛林屡次夺魁却也总能紧随其后。她为自己取的别号叫“蕉下客”,虽然林黛玉曾用“蕉叶覆鹿”的典故取笑她,但探春所有的并不是无处不在的庇护,她院中的那一本芭蕉更容易让人想起雨打芭蕉的孤凄与寒冷。第三十七回卷首脂批说:“美人用别号亦新奇花样。且韵且雅,呼去觉满口生香。结社出自探春意,作者已伏下回‘兴利除弊’之文也。”
协理家事时家人们的感受是“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众管事媳妇们心服口服,再也不敢小瞧她,都悄悄的议论说:“大家省事罢,别安着没良心的主意。”平儿也警告众媳妇说:“那三姑娘虽是个姑娘,你们都横看了她。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只单畏她五分”,“她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她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么样”。
因为贾赦谋娶鸳鸯之事贾母迁怒于王夫人,探春想王夫人虽有委屈,如何敢辩;薛姨妈现是亲妹妹,自然也不好辩;宝钗也不便为姨母辩;李执、凤姐儿、宝玉一发不敢辩。是探春从窗外走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只一句话便能让贾母自认“糊涂”,试想王夫人如何能不爱这个能得全家欢心且时时处处尊自己为母亲的庶出女儿?
面对贾府的颓势和自身的处境,探春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而邀请众人结社的花笺中那句“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也让人们看到了探春不让男儿的抱负。
兴儿在贾琏的外宅向尤氏姐妹夸赞探春之后不无遗憾地说她“可惜不是太太养的”;凤姐也说“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探春一力只认王夫人为母亲并不是因她薄情,而是嫡庶之别带给人的心灵扭曲。
按照小说给我们的提示,探春最后是得了“贵婿”的,她的身份不是皇妃也是王妃。可是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她的归路不是正常的两情相悦琴瑟和鸣的婚配而是罪臣之女的远嫁和亲,否则书中不会出现风筝的意象和《分骨肉》那无比悲凄的曲词。曲词中的“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或者说是一种理想,或者也可以是说探春还可以在我们所不知道的远方得到善终。而凭借她的见识与才华,又焉知她不会是另一个知大体识大局的王昭君?当然,王昭君也会想念纵横辽阔的汉家江山。
作者: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