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相机所有系列:徕卡在专业数码相机领域的新尝试
徕卡相机所有系列:徕卡在专业数码相机领域的新尝试f/3.2,1/30秒,ISO-5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34 mm。不过最近数年,当徕卡充分掌握数码技术后,品牌已陆续推出了不少相关的产品,除了把经典的M系列及S系列数码化外,更有完全以当今数码技术来开发的相机系统——TL系列和SL系列,其中后者更是一众徕卡粉丝期待已久的35mm全画幅微单系统,因此其性能表现自然是特别受到关注。粉丝期待已久的全新系列f/8,1/200秒,ISO-5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25 mm。f/8,1/80秒,ISO-20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77 mm。
徕卡SL Typ601,一特的相机,有人嫌弃它的外观说它是“巨单”,有人却爱它爱得不可自拔。这究竟是一台怎样的徕卡?我想,只有真正使用过才能体会到徕卡对它倾注的心血和期望。
作者 | 苏恒邦
近年徕卡在数码化的进程中似乎有急起直追之势,其新产品的数码及电子性能虽未至于说是后来居上,但与一些以数码技术著称的品牌相比其差距已大大缩减。就像这次笔者借来的徕卡SL(Typ 601),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单有着现今数码相机的便捷性,而且影像也维持着徕卡一贯的、自成一派的顶尖水平,因此对钟情于徕卡的影像质量而又希望其相机有着数码化功能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台梦想之选。
f/11,15秒,ISO-1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31 mm,使用三脚架拍摄。
粉丝期待已久的全新系列
f/8,1/200秒,ISO-5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25 mm。
f/8,1/80秒,ISO-20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77 mm。
不过最近数年,当徕卡充分掌握数码技术后,品牌已陆续推出了不少相关的产品,除了把经典的M系列及S系列数码化外,更有完全以当今数码技术来开发的相机系统——TL系列和SL系列,其中后者更是一众徕卡粉丝期待已久的35mm全画幅微单系统,因此其性能表现自然是特别受到关注。
f/3.2,1/30秒,ISO-5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34 mm。
f/4,1/800秒,ISO-5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90 mm。
专业级的机身
作为SL系列的首台机身,SL(Typ 601)从2015年末推出至今已逾一年,但以专业级机身一般拥有四年以上的产品生命周期来说,这仍是一台相当“年轻”的相机。说到专业级相机,虽然没有一定的严格标准,但一些条件却是众所公认的,例如一个非常牢固可靠,能够配合摄影师面对各种恶劣严苛的环境的机身就是必不可少的,而SL(Typ 601)的机身是以一整块铝合金打造而成,能够很好地保护机身内部精密的零件免受尘埃、湿气以及水滴侵扰。
f/4,1/400秒,ISO-5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90 mm。
f/8,1/60秒,ISO-5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39 mm。
关于SL(Typ 601)的机身之坚固笔者可是深有体会的,而且也要为此对借出相机的徕卡表达歉意。事缘笔者这次把SL(Typ 601)带往日本旅行,而一个早上当在景点拍摄完毕,笔者往回走到车上时却在雪地上因脚底一滑摔得坐了下来。当时以肩带挂在肩上的相机也随之而与地面“亲吻” 了一下,镜头上的遮光罩也撞得飞脱。意外发生后笔者也顾不得自己,立即就先查看相机的“伤势”,发现只是底座的一角凹陷了一点,而考虑到机身及镜头加起来的重量及落在地面时的冲击力,只是受了那么一点“小伤”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而且事后再细心检查加上之后数天的使用,证实了一切机能正常,由此可证SL(Typ 601)的机身确是堪比坦克车般坚固。
f/8,1/30秒,ISO-10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26 mm。
f/10,1/250秒,ISO-50,光圈优先,曝光补偿 2/3,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24 mm。
这样一个“三防”的铝合机身重量约为847克,与同级的专业机身相比算是持平或略为轻盈的,如果搭配的上经典的M系列手动镜头的话,那样在使用上就相当地轻松而得心应手了。不过,这次笔者是连SL系列新开发的标准变焦镜一起借来,而这颗Vario-Elmarit SL 24–90 mm f/2.8–4 ASPH.虽然在影像质量上有着徕卡一贯的高水平,然而其硕大的块头及1 140克的重量也是极具份量,因此当笔者刚拿到它时是有点吃了一惊的。
SL(Typ 601)机身与Vario-Elmarit SL 24–90 mm f/2.8–4 ASPH.镜头的搭配,其实就重量和大小而言与同级专业单反相约,但作为微单系统,人们都期能它们能更小和轻一些。
f/10,1/1000秒,ISO-50,光圈优先,曝光补偿 2/3,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24 mm。
支持经典徕卡镜头
说到对应的镜头,一如不少微单相机一样,徕卡SL(Typ 601)也能通过转接环而使用很多不同的镜头,而单以徕卡本身的镜头群而言,M系列的就有48颗,而S系列及R系列则分别多达16及64颗。以M系列镜头为例,在SL机身上使用时虽然不可能令手动变为自动对焦,但却能够通过6位编码而使用SL身上先进的测光系统,令一流的光学质量得以在数码机身上到得解放。此外,同为微单系统的TL系列的镜头更能够不需接环而直接用在SL身上,但由于TL为APS画幅的系列,因此其镜头用在SL上时画幅会因应成像圈而作出相对的剪裁就是了。
f/2.8,1/25秒,ISO-6400,光圈优先,曝光补偿 1/3,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24 mm。
f/16,1/60秒,ISO-5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27 mm,使用三脚架拍摄。
简约而人性化的设计
笔者有一点非常欣赏徕卡的新世代相机的地方,包括SL系列及之前的TL系列的是其机身那极具简约之美且一体成形的设计。一般愈高阶的相机都会在机身上设置愈多的拨轮和按钮来凸显其专业性(编注:当然这确是有其实际需要和功用),然而SL(Typ 601)却是反其道而行,以机顶部分为例就只有1个拨轮和3个按钮,而机背亦只有一个背屏、其两侧的4个棒形按钮,以及上侧的两个按钮及一个拨轮,而它们全部都没有任何文字标示其功能作用,因此初拿上手时难免会有一点无从入手。
SL(Typ 601)的设计极其简约,机顶连快门在内只有三个按钮。
f/3.8,1/65秒,ISO-4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64 mm。
然而,这些拨轮及按钮在使用上均设计得十分人性化,只要使用者略为琢磨一下即能很快地上手。唯一可能自行摸索不到而要查看说明书的,就只是要变更拍摄模式时,是需要按下机背右上角的拨轮然后再进行选择的。说到操作方面,上笔者最喜欢的则要算是机背上的控制杆,其位置之恰到好处,让拍摄者在取景时能以右手姆指迅速地移动对焦点或范围,令构图更为容易。
机背同样简约,按钮及拨盘均不设文字说明其功能。
f/10,1/160秒,ISO-50,光圈优先,曝光补偿 2/3,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90 mm。
最高质量的成像
说了这许久,则是时候谈谈这台相机的影像规格了。如前所说,SL系列是采用35mm全画幅的微单系统,而SL(Typ 601)内藏的一枚2 400万像素的传感器,在24 x 36毫米的有效面积内有着4 000 x 6 000的像素,像素间距则为6 x 6微米,此外为了令成像更为锐利,故取消了低通滤镜。与此同时,特别设计的像素结构还确保了每一个光电二极管可获取更多的光量,从而让成像拥有极佳的动态范围、对比度、锐利度和分辨率,而且噪声也被抑制在较低的水平。
f/3.6,1/640秒,ISO-50,光圈优先,曝光补偿 1/3,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49 mm。
f/3.9,1/80秒,ISO-64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79 mm。
以上这些都是官方的介绍,那么实际的表现又是如何呢?在今次于日本的期间,笔者在东京改装车展上曾将SL(Typ 601)用作报导拍摄,之后在东北五县旅行期间也拍了不少风景照,可以说不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人物还是景物,晴天还是阴天,这台相机使用起来只能以“爽快”二字来形容。
f/4,1/80秒,ISO-64,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90 mm。
f/4,1/80秒,ISO-2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90 mm。
在搭配标配的Vario-Elmarit SL 24–90 mm f/2.8–4 ASPH.镜头下,SL(Typ 601)在对焦时的“快而狠”确是可与很多同级的专业相机媲美,而根据官方的数据,其对焦速度只须110毫秒即可完成无限远至最近的对焦。
f/3.8,1/60秒,ISO-25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曝光补偿 1/3,自动白平衡,焦距71 mm。
f/3.7,1/60秒,ISO-4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61 mm。
连拍方面,SL(Typ 601)的速度可达每秒11张,配合追焦的功能下在拍摄动态的主体时也有不俗的表现,命中率方面也让人满意。虽然真的要以SL(Typ 601)作体育拍摄的话,其表现可能还未能完全及得上同级的专业单反,但考虑到徕卡与日系品牌在电子技术上原来的差距,现在能追赶至这地步已是巨大的跃进了。
f/8,1/80秒,ISO-400,光圈优先,曝光补偿 1/3,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90 mm。
f/3.2,0.8秒,ISO-200,光圈优先,曝光补偿 1/3,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37 mm,使用三脚架拍摄。
微单系统与传统单反的其中一个主要分别是在于不设反光板及光学观景器,而SL(Typ 601)身上取而代之的电子观景器的分辨率达440万像素,其在技术的进步下于不同的光源环境中都相当清晰明亮,并且过去同类观景器的“残影”问题也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加上电子观景器本身有着能实时看到成像效果的优势,故在使用上已有着堪比甚或超过光学观景器的表现。
f/3.6,1/8秒,ISO-200,光圈优先,曝光补偿 2/3,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47 mm。
f/2.8,1/30秒,ISO-25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24 mm。
提供4K录像功能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录像的表现。SL(Typ 601)是首台提供4K录像规格的徕卡相机,笔者在试用时以手持方式拍摄,并且使用自动追焦功能,在搭配的Vario-Elmarit SL 24–90 mm f/2.8–4 ASPH.具有高达3.5级镜身防震效果之下,可以发现画面的抖动在步行的状态下仍颇为明显,但若只是定点站立而作身体的移动,其防震效果则相对显著。至于其追焦功能方面则是十分令人满意,不论是平移镜头还是变焦,追焦系统均能立即准确地捕捉到画面中的主体,未有出现“脱焦”的状况。
f/16,36秒,ISO-1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31 mm,使用三脚架拍摄。
f/16,24秒,ISO-100,光圈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24 mm,使用三脚架拍摄。
总结
要为SL(Typ 601)来一个总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优点方面,这无疑是一台具备所有专业级规格的相机,包括坚固可靠的机身,人性化的操控,出色的成像,优异的对焦及追焦性能。至于缺点,不少其他评论都提到重量及售价的问题,但以笔者的个人意见认为,单以机身而言SL(Typ 601)确是比一般的微单巨大和稍重,但还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且以价格来说,也只是稍高于同级的专业单反,加上徕卡的品牌考虑及其独有的成像质量,故在竞争力上是不成问题的。
连拍样照:f/5,1/500秒,ISO-50,快门优先,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80mm。
真正让人觉得SL系列之大和重的,是当机身搭配上同系列的镜头。纵使Vario-Elmarit SL 24–90 mm f/2.8–4 ASPH.性能出众,成像也不负徕卡的质量,但以它没有恒定最大光圈,作为微单系统的镜头,而重量却比同级单反的标准恒定光圈变焦镜还要高一些来说,确是会让有人有所考虑的。
连拍样照:f/4,1/500秒,ISO-50,快门优先,曝光补偿 2/3,分区测光,自动白平衡,焦距90mm。
因此,若纯以性能和影像质量来说,SL系列无疑是十分出色的,但考虑到价钱及重量的因素后,适合它的人可能会是真正对照片质量有终极要求,不计较其他付出的专业摄影师,以及本身拥有相当数量徕卡镜头,并希望这些镜头在一个现代化机身之上能解放其性能的资深影友。
编注:所有样照均为机身直出,只作缩图处理
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sr_nRkFxjsxH1q_6YBiqTw
关注微信公众号“君峰徕卡”获取更多专业徕卡评测、徕卡资讯、摄影技巧。还能免费领取徕卡中文说明书和最新官方固件,挑选百种徕卡相机、配件。
我们在这里
奥森体验中心
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西门
马连道体验店
北京市马连道摄影器材城4层南区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