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到2023多少岁:一九九六年
96年到2023多少岁:一九九六年车开到了城乡结合处,停在了一栋二层小楼下,这正是惠林二舅家。一家人看到有车来了,都走出了大门一看究竟,果真是惠林兄妹俩来了,表哥领着兄妹俩下了车,惠林外婆和家里人迎了上去看到一年未见的惠林兄妹安全到家了,大家脸上笑容满满的带着惠林和妹妹回家了,一进家门,映入惠林和妹妹眼前的就是一桌丰盛的饭菜,主要是还有难得喝到的饮料。外婆招呼着惠林和妹妹坐下,准备开饭了。惠林和妹妹一路上早已饿了,看到这一桌饭菜早已忘记疲惫。在大家的一顿“客气”下开始肆无忌惮的开吃了,吃着肉喝着饮料,这就是小时候的惠林每次暑假都愿意长途奔波来外婆家最大的原因。大家看着俩孩子这般吃相,心想着也是可怜了孩子,一年到头没什么好吃的,难得来一次,来了就多给他们补一补,同时也惦记着翠英的日子过得如何。一路的长途奔波,惠林和妹妹早已一身疲惫的下车了,等候多时的表哥一眼就找到了惠林和妹妹,一边高喊着兄妹俩,一边奔着兄妹俩而去,接过惠林和
最近惠林好像迷上了大厅里的日历,每天上学前又多了一件事就是每天去撕一张日历。眼看离学校放暑假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惠林每天撕一张日历就算一天日子,想着暑假就快到了,心里既是开心也是心急,急的是巴不得这几天的快点过完,就可以无法无天的开心玩了。只是今年的惠林家正在造新房子,家人也就无暇关注到惠林的一举一动了。
村里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家庭都开始建造着新房子,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政府看似响应了这一号召,路经村里的一条主要乡道也经过了重修变成了水泥路了,所以村里人有田地靠近马路的就开始着手把新房子做靠马路边了,惠林家也是如此,只是碍于家里没有田地靠近马路,所以就跟村里人换了一块靠近马路的田地,这样一来惠林家在马路边上也是有地基了,有了地基就要准备建造了,要不然别人会不愿意换的。这样一来惠林家今年也开始建新房了,少明本是瓦匠出身,建房子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了,至少不用请师傅,自己也就能搞定,只是一个人建,在速度上是有点慢的。翠英本来在外面和少明打工的时候就是给少明打下手做小工的,所以自家建房,夫妻俩也就可以很自然的配合了,只有跟老天抢时间的时候会多请两个师傅帮忙。
反正每次吵架的时候,惠林兄妹俩都是哆哆嗦嗦的躲在奶奶房里不敢出来,听着锅碗瓢盆的摔打声,惠林的心也是随着物体声音的大小而加快心率跳动。翠英的习惯就是,每次吵完架后必会冷战一段时间,床上躺一天,泪流满面的哭诉着心里的委屈。少明或许早已习惯了,翠英越是这样,他越是不会去理睬,过几天就会慢慢好起来的。因为他知道翠英的性格,无论吵的多厉害,在大事面前,翠英还是不会怠慢的,只是不和自己交流罢了。其实每次都是为了一些家庭琐事而吵吵闹闹,谁家夫妻不吵闹的,夫妻间的吵闹本是正常的,可不知道却给下一代心里留下了阴影。所以多年后的惠林只要看到夫妻吵架,不管是否认识的,他心里都会莫名的咯噔一下紧张起来,而默默的躲得远远的。
暑假也如期而至了,今年虽说惠林爸妈都在家,却并不能带自己去玩,所以翠英早就打算好了,放了暑假就准备送惠林兄妹俩去娘家过,一来孩子习惯了每年暑假都去那边过,二来今年建新房,家人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照看这兄妹俩,暑假是孩子出事的高峰期,暑假时间长,正值炎热夏天,做父母的自然会担心孩子去玩水、玩火的。只有送到娘家那边劳烦家人帮忙看管。这也正合惠林兄妹俩的期望,因为到了那边就可以无法无天的尽情玩,还有好吃的。在惠林心里最大的好处就是远离了自己的看管和呵斥。
惠林已是大孩子了,简单的字还是认识的,所以这次兄妹俩去外婆家,惠林父母并没有亲自送,而只是把兄妹俩送上了班车然后跟司机嘱咐了几句路上多关照一下兄妹俩,到了那边自然会有人接站的。头天晚上妈就跟外婆家里通过电话,说过今天自己和妹妹要独自坐车去那边,所以那边表哥早已做好接站准备了。一路上惠林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这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身边少了大人的陪伴,自然心里有所担心和害怕了。好在司机师傅和少明村里人认识,自然也就算是熟人了。因为往年去外婆家,惠林都是坐这趟班车。一路上惠林和妹妹乖乖的坐在车上都不敢乱动,更别说嬉戏打闹了,累了就靠座椅背睡着了。此时在家忙活的翠英心里也是一刻没停对这双儿女的担心,心里祈祷着老天保佑儿子和女儿平安到达目的地。专门嘱咐过婆婆听着点先彩叔家的电话,有消息就告诉她。
夕阳西下,惠林奶奶一手拎着水壶,一手端着一杯子来到了新房地基上,招呼着惠林爸妈下来歇会喝口水,再做会就准备回家吃饭去。翠英也招呼着正在竹架上砌墙的少明下来喝水歇会,自己接过婆婆手中那一杯茶大口的喝起来,汗如雨下混合着茶水流了下来,打湿了衣领。这杯茶就是她一个人喝的菊花盐茶,当然别人也喝不惯这茶,所以每次婆婆来送茶都会另外给她准备一杯她一个人喝的茶水。
夏天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虽说天色也稍微暗淡,可天气也不会那么热了,还有一丝丝的凉风,正是干活的好时段,农村人都会抓住这段时间和早上5-10点的时候做更多的事情。少明此时也下架来休息喝口水抽根烟。少明娘趁着翠英喝水的功夫也告诉了她,先彩叔家里来电话说,两个孩子到了,是娘家人打来的,叫翠英放心吧!翠英几经确认才松了一口气安心了。休息了一会和少明商量了几句随后就趁着天色还亮继续干活去了。
一路的长途奔波,惠林和妹妹早已一身疲惫的下车了,等候多时的表哥一眼就找到了惠林和妹妹,一边高喊着兄妹俩,一边奔着兄妹俩而去,接过惠林和妹妹的一些简单行李引领着他们上了出租回自家去了。表哥是惠林二舅的儿子,二舅家知道今天惠林兄妹俩要来,早已准备好丰盛的晚餐等着兄妹俩的到来。惠林从小在这边读过一年书,再加上每年的暑假都回来这边读过,所以惠林早已经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本地话,不知道的人肯定会以为惠林就是当地人。
车开到了城乡结合处,停在了一栋二层小楼下,这正是惠林二舅家。一家人看到有车来了,都走出了大门一看究竟,果真是惠林兄妹俩来了,表哥领着兄妹俩下了车,惠林外婆和家里人迎了上去看到一年未见的惠林兄妹安全到家了,大家脸上笑容满满的带着惠林和妹妹回家了,一进家门,映入惠林和妹妹眼前的就是一桌丰盛的饭菜,主要是还有难得喝到的饮料。外婆招呼着惠林和妹妹坐下,准备开饭了。惠林和妹妹一路上早已饿了,看到这一桌饭菜早已忘记疲惫。在大家的一顿“客气”下开始肆无忌惮的开吃了,吃着肉喝着饮料,这就是小时候的惠林每次暑假都愿意长途奔波来外婆家最大的原因。大家看着俩孩子这般吃相,心想着也是可怜了孩子,一年到头没什么好吃的,难得来一次,来了就多给他们补一补,同时也惦记着翠英的日子过得如何。
虽说惠林外婆家也是农村,但地处城乡结合处,自然就比一般的农村要好多了,晚上散步都可以到县城里。那时候惠林表哥也没有再读书了,估计也是学不进去,所以还是早早出来学门手艺,二舅本是屠户兼卖肉出身,自然就跟随着二舅学起来杀猪手艺。晚上没什么事就会带着惠林和妹妹去县里玩,惠林最喜欢来县里玩,可以喝冷饮、坐旋转木马、看夜景。比自家村里好玩多了。这也是惠林到时候回学校炫耀的资本,同学中谁有惠林这样可以在城里过暑假的?
俗话说床头吵架床尾和,夫妻之间没有隔夜仇,一天忙碌下来早已腰酸背痛,也无暇去怄气了,加上建房子期间诸多事情还是需要俩人商量着来,为此翠英和少明也慢慢的和好了。家里少了两个孩子的吵闹也让夫妻俩能得以清净。座钟敲打着那沉闷的钟声,随时9点,少明家电灯依然亮着,灯光下的少明抽着烟正在本子上作着房屋建设的方案和材料预算,翠英则在院里趁着夜晚的凉意把洗澡换下来的脏衣服清洗着,少明娘在厨房准备着明日的菜。只为明天早上不用在家耽误太多时间可直接去新房地基上开工了。村里盖新房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生活模式。
坐了一天的车加上晚上在县城里玩的尽兴,惠林和妹妹已是困意十足了,外婆收拾好床铺,招呼着兄妹俩早点休息,儿时就是好,没心没肺的没烦恼,沾枕头就很快进入了梦乡。外婆和外公看着一对面黄肌瘦的兄妹俩,心里也是觉得苦了这俩孩子,想必翠英两口子在家建房子肯定也是辛苦的很。外婆似乎和外公在交谈着什么,手里的蒲扇一直对着兄妹俩摇着。
夏日炎炎,只有寂静的夜晚才能让人放下了那颗白天燥热的心。收拾完一切的翠英躺在床上开能静下心来有时间想想惠林兄妹俩。想着现在的一切辛苦都是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自然也就觉得这一切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