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大荔下寨对联:聚大荔文苑写春联
渭南大荔下寨对联:聚大荔文苑写春联作者简介:王志健,退休干部,大荔县楹联学会副会长、大荔县诗词协会副会长、大荔县作家协会会员。临近虎年春节,心里便有一股浓浓的怀念之情,怀念已经作古的老支书,怀念他为村里人写春联的情景。回想自己为村民义务写春联忙忙碌碌。年关前,总要邀请一些书法爱好者,组织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我欣然参与其中,写出农村新变化,写出农民幸福生活,写出老百姓欢迎的春联作品。正如联家孙同兴所写的新春联,“好山好水好日子欣看山成玉;新貌新风新农村喜闻土变金。”每到春节前夕,他家最热闹,差不多全村人都叫他写春联,他会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选择对联内容。有婚嫁的、乔迁的、贺岁的、祝寿的,还有牛栏、猪圈、鸡窝的。1975年临近春节,中其叔给我写两副春联,其中一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的春联,作为中堂我毕恭毕敬地贴在毛主席像两侧,心情很激动,再点燃一炷香,面对毛主席像阖了一个响头。半夜起来,拉亮电灯,怀着对伟大领
文/王志健
虎年春节将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写春联、贴春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此时此刻,使我想起了当年老支书高中其挥毫写春联的情景。
高中其,仅有小学二三年级文化,硬是凭着一股钻劲、韧劲看报纸、学知识、写毛笔字。一路辛勤耕耘,从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乃至改革开放后担任村会计、村党支部书记四十多年。工作之余,不忘临贴,不忘练字,写得一手好字。在我们村算得上的文化人,成为写春联的行家里手。
1973年,高中毕业的我,担任村上会计、文书。中其叔对我说:“志健,写春联是个门面活,要写好先要练字,从练好'点横竖撇捺'学起,从练好'飞鳯家'、'龙虎寿'等字学起”。是年腊八刚过,中其叔说:“按照村上规定,每年都要给烈军属户送春联,咱村上有烈军属二三十户,咱俩负责写春联、送春联”。他呼我应,说干就干。第二天,在村部抬桌子、支案子,他铺纸、我磨墨,他写字、我抻纸,他写一副、我晾晒一副。他为烈军属写的春联内容大多为:“光荣门第春光暖,革命人家幸福多”、“烈军家属万代尊敬,革命英雄百世流芳”、“拥军爱民展新篇,军民团结筑长城”等。看着他行若流水、飘逸多姿的行楷字,佩服他善于钻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看着他酷爱书法的模样,我对他油然而生敬意。等对联上的字墨迹干了,他又有序地一副副叠起,一户一摞。腊月二十,敲锣打鼓上门为烈军属户送春联,他又把春联挨家挨户送到烈军属家中。
每到春节前夕,他家最热闹,差不多全村人都叫他写春联,他会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选择对联内容。有婚嫁的、乔迁的、贺岁的、祝寿的,还有牛栏、猪圈、鸡窝的。1975年临近春节,中其叔给我写两副春联,其中一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的春联,作为中堂我毕恭毕敬地贴在毛主席像两侧,心情很激动,再点燃一炷香,面对毛主席像阖了一个响头。半夜起来,拉亮电灯,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崇敬心情,欣赏起毛主席像两边贴上这么一副对联再合适不过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暗暗下决心,练好毛笔字,把中其叔的接力棒接过来,好传统传承下去。为此,把大年三十作为我雷打不动的“书写春联日”,年年如此,为村里人义务书写春联。从大清早到晚上七八点,约写春联五六十副。有时写得腰酸背痛,有时连饭也吃不上,但心里却乐滋滋的。
2007年,退居二线的我,被吸收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随后又担任了大荔县楹联学会的副会长。每年春节前,同楹联家穆斌海、郗佰骞,为学会会员上春联课,怎样编春联、写春联、贴春联。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同雷宏斌、周 鸿、眭玉树等学会领导,组织学会书法名家为城关镇北郊社区、许庄镇许庄村、段家镇段家村以及黄河滩库区移民等10多个村“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活动现场墨香四溢,书法爱好者一展才华,楷书、隶书、篆书……以手中笔墨传递着对大家的新春问候。有的人驻足欣赏春联的书写,有的主动帮忙晾晒,有的拿出手机拍摄书写瞬间,活动现场拱托出热闹祥和的喜庆气氛。
临近虎年春节,心里便有一股浓浓的怀念之情,怀念已经作古的老支书,怀念他为村里人写春联的情景。回想自己为村民义务写春联忙忙碌碌。年关前,总要邀请一些书法爱好者,组织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我欣然参与其中,写出农村新变化,写出农民幸福生活,写出老百姓欢迎的春联作品。正如联家孙同兴所写的新春联,“好山好水好日子欣看山成玉;新貌新风新农村喜闻土变金。”
作者简介:王志健,退休干部,大荔县楹联学会副会长、大荔县诗词协会副会长、大荔县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