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姚伟:多面手姚伟从陪练
鲁能姚伟:多面手姚伟从陪练跟男生踢球的女孩从弟弟的“陪练”一路踢成“国脚”,这个执拗地从不服输的24岁女孩,有着一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她说,“路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认真面对每一天的训练、学习和比赛,这就够了。”即便如此,在亮点纷呈的女足队员中,她依旧不是最闪耀的那个。贡献绝杀的前锋、出色扑救的门将……这次比赛,人们对许多球员印象深刻,以防守为主的姚伟鲜少被提及。但熟悉她的人都清楚,球场上的姚伟沉稳又可靠,比分落后时,总能拍着手鼓励大家。2022年女足亚洲杯夺冠后,姚伟与冠军奖杯合影。受访者供图
阳光将草皮晒得发亮。印度新孟买帕提尔体育场,身披8号战袍的姚伟,在足球场上奋力奔跑。
2022年女足亚洲杯,中场出身的姚伟司左后卫——参与左路防守,援助左路进攻。这是她第一次在国家队出任该位置,同时也意味着,这并不是她最擅长的位置。
2022年女足亚洲杯半决赛,身穿8号球衣的姚伟与队友合影。受访者供图
数据记得她的表现。据统计,本届女足亚洲杯,姚伟5次出场全部首发并贡献15次抢断,与越南球员陈氏芳草并列排在所有参赛球员的第一位;半决赛与决赛两场逆转获胜的关键之战,姚伟打满全场,是队内上场累计时长最长的球员之一。
即便如此,在亮点纷呈的女足队员中,她依旧不是最闪耀的那个。
贡献绝杀的前锋、出色扑救的门将……这次比赛,人们对许多球员印象深刻,以防守为主的姚伟鲜少被提及。但熟悉她的人都清楚,球场上的姚伟沉稳又可靠,比分落后时,总能拍着手鼓励大家。
2022年女足亚洲杯夺冠后,姚伟与冠军奖杯合影。受访者供图
从弟弟的“陪练”一路踢成“国脚”,这个执拗地从不服输的24岁女孩,有着一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她说,“路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认真面对每一天的训练、学习和比赛,这就够了。”
跟男生踢球的女孩
奔跑迅速、体力充沛、领悟力强,在启蒙教练熊四弟看来,姚伟是他从教10多年来,“见过的第一个适合踢球的女孩。”
起初,姚伟只是校足球队的一名小观众。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天放学,她都留在球场边,等待双胞胎弟弟姚道刚训练结束一起回家。一次训练时,球滚出场外,待在场边的姚伟起身就追。“这个女孩速度好、灵活性也强。”熊四弟注意到了她。
童年时的姚伟(左一)和双胞胎弟弟姚道刚(右一),后来他们都成长为职业足球运动员。受访者供图
彼时,姐弟俩就读的武汉市硚口区新合村小学,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校园足球培养模式,但直到他们入学的2004年,依然没有一支女子足球队。就连熊四弟都打心眼里觉得,踢足球是男孩子的事,“人晒得黑不溜秋,每天一身臭汗,又有伤。”
姚伟的出现,让熊四弟的看法有了改观。“你能不能跟着我们一起踢?”熊四弟发出邀请,但被拒绝了。
那时的姚伟对足球毫无概念。父亲常看球赛,自己也就跟着看;学习成绩不错,就去参加语文和数学培优;喜欢奔跑的感觉,又去跑田径。她从没想过踢足球,“那时也没有女生踢球。”
大半年过去,姚伟依然坐在场边。一次训练后的比赛,球队还差一人,熊四弟又找上姚伟:“你来帮我守个门好不好?球来了你就躲,但你能用脚踢、用手推更好。”
和弟弟一起踢球,姚伟觉得蛮有意思,即使球场还只是水泥地,但比孤军奋战的田径“好玩”。自此,球队训练只要缺人,熊四弟就请姚伟上场;球队练习,姚伟也在旁边踢着玩;有时候姚伟没分到球,还会主动找熊四弟:“老师,我没有球啊。”
小学时的姚伟和弟弟姚道刚。受访者供图
那时,每学一个新动作,两人回家后就自己练习,弟弟进攻、姐姐防守,胜负欲被激起。姚伟的母亲马秀芳常向熊四弟抱怨:“孩子一回来就踢球,用锅和壶摆门,一球上去都砸扁了。”
姐弟俩的“加训”让熊四弟大受启发,“想要战胜对手,就要用更多的时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姚伟和弟弟的足球训练课变得风雨无阻,寒假也只有过年几天能休息,“天上下刀子也要练。”
一场酷烈的打磨就此开始。
熊四弟还记得,一次比赛时,姚伟被一个男孩踢到,立刻蹲下来捂腿,完全不顾比赛。面对他的严厉批评,那个“怕疼”的小女孩似乎又回来了,“他踢到我了,很疼。”
“比赛没有停止,你蹲在那里、球丢了,你腿会疼;起来继续跑、干倒他,腿也会疼。随着时间的推移,疼总会过去。你蹲在那里,球就丢了,为什么不能坚持呢?”熊四弟谆谆引导,“既然走上这条路,就一定要努力坚持。”
不久后,姚伟再次受伤,脚踝关节交叉神经粘连,休养一个月都没好。熊四弟打听到一位康复医生,带着姚伟和马秀芳去求医。揉开经络的过程很疼,但整个治疗过程,姚伟完全没有哭,此后回到球场,也没有怕过球。
小学时的姚伟和弟弟姚道刚(图中)。受访者供图
姚伟已经不记得这些事了。足球带给她的,更多的是快乐,相比之下,伤痛就如足球的轻吻,是竞技体育不可避免的附属,“摔着摔着就不怕疼了。”有时遇到男生调皮“挑衅”,她还会像熊四弟告诉她的那样,见到对方就赢他两个球,让他来佩服。
“‘我一定赢你’、咬牙不服输,她有这种个性和气质。”熊四弟向新京报记者回忆道。
那几年,每天训练完回家已是晚上七八点,姚伟趴在桌上写作业,常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作为球场上唯一的女孩,尽管位置是防守,姚伟还是备受瞩目——她与弟弟配合默契,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比赛。
小学时的姚伟(前排右二)和队友们与启蒙教练熊四弟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弟弟姚道刚记得,小时候一起踢比赛,队伍从没因为有一个女孩而削弱实力:“她是主力,踢得比我们男生还好。”
“人‘狠’话不多”
比起天赋,姚伟更愿意将自己划归为“努力付出型”——除了比赛结束后的假期,几乎每天都在训练;为了保持状态,每天的生活场景都是从训练场到房间,两点一线。
刻苦训练,成为姚伟保留至今的习惯,她曾在一份奖学金申请材料里写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0年,为备战城运会(青运会前身)与全运会,在湖北省体校就读的姚伟被抽调至武汉市体校,与大她一两岁的球员组队。在那里,队友韦璇第一次见到姚伟,“话不多,从不炫耀成绩,笑起来眉眼弯弯,一点儿也不张扬。”但很快韦璇就意识到,这个低调的妹妹,在球场上比谁都拼。
并肩作战近6年,在韦璇的印象中,姚伟从没有抱怨过训练太累、强度太高。有时备战大赛,一天四次训练,体力消耗极大,“到后面我们都会走神,但姚伟不会。”
不仅如此,只要自我感觉训练量不够,姚伟还会主动加练,这让韦璇佩服不已,“教练讲的,她会一直练到完全吸收掉,那她的进步一定是快的。”
姚伟家中保存着的她历年来参加比赛获得的奖牌奖杯。受访者供图
韦璇还记得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一场比赛。当时,湖北女足对阵江苏女足,“那之前别说赢对方了,都没有打过平手。”对决异常胶着,场面一度白热化,“姚伟最后踢到腿抽筋,但心里一直憋了股劲儿,最后我们竟然跟对方踢成平局。”
这股绝不轻言放弃的执拗,其实早就被足球牢牢钉进了骨髓。比如,即便训练再辛苦,姚伟也没有落下学业,一直坚持一边读书一边训练。“我们完全可以只搞足球,不搞学习,但姚伟没有这样子。”韦璇感慨道。
2015年,姚伟考入江汉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在学校辅导员周玉格的印象里,姚伟认真又用功,“既没有因为训练耽误学习,也没有因为学习耽误训练,有时训练到晚上,也会坚持完成学习任务。”
“人‘狠’话不多”。在姚伟看来,做好该做的事是理所应当的,不论过程如何痛苦。“认真面对每一天的训练、学习和比赛,这就够了。”
但姚伟总有软肋,每当这时,朋友和教练就成为她的依靠。她在微博里对朋友们写道,“在你们面前,我可以只当自己,不用担心不够优秀就被丢下。”
姚伟和朋友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她太担心自己犯错了,总是把目标定得高高的,一旦没有达到预期,自信就会动摇。“每次比赛或训练出了问题,我都会首先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想得越多,就越会陷进去。”
最严重的一次是2021年的奥运会女足预选赛。姚伟自觉没有发挥出该有的状态,随后公布的入围名单里,毫无意外地没有出现她的名字。
“知道结果后,我还是哭了。”往常,姚伟低落的情绪只会持续一两天,这次失落被拉长到两三个月。“我很想去参加奥运会,这是难得的国际大赛,没能入选,真的是非常非常遗憾。”
她和往常一样训练、比赛,但每当想起落选,总会感到失落。是朋友帮她走了出来。她们陪伴她度过了难挨的几个月,大家一起聊天,偶尔还会彻夜畅谈。
姚伟也不断说服自己坚强。曾经有一年,伤病反复困扰着她。起初,她在队医和翻译的陪同下,在德国康复三四个月,回到国内后,她坚决回到国家队参训。草皮上,队友们自在地奔跑,将汗水洒在绿茵场上,她只能在旁边默默看着,一遍遍数着受伤康复的日子,不停重复枯燥的康复训练,直到再次站上球场,复习传球,投入激烈的对抗。
双面姚队
2015年9月,姚伟正式就读江汉大学。恰逢校足球队重组,因为“能力强、天赋高、够认真”,姚伟被任命为江汉大学女子足球队(以下简称“江大女足”)队长。
这是一支以2015年全国青运会亚军队为班底组建的球队。虽然曾经在同年龄段队伍中做过队长,但在崭新的江大女足里,姚伟初出茅庐、年纪最小。“压力肯定会有,当时只想着,尽力做就好。”
奔跑在球场上的姚伟。受访者供图
姚伟将自己的优势归结为责任心,她告诉新京报记者,“照顾每一个人、了解每一个人,同时先做好自己,带动其他队员,这是作为队长的正常职责。”
但在韦璇看来,这是了不起的能力——无论怎样都充满信念,相信自己、相信队友,永远不会放弃。“在被进球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沮丧,可能没有信心扳回一球。但在球场上,女孩子的情绪也很容易被带动,这时你听到一个人说‘没关系,再来’,或者看到一个人依然在努力,就会感受到力量。”
每次比赛结束,哪怕是训练比赛,姚伟也会主动复盘,分析全队和自己的问题。有时队员的状态不好,情绪摆在脸上,姚伟总是贴心地凑上去安慰。
就像一块海绵,她柔软地吸纳掉所有人的情绪。而这份不动声色的温厚背后,是别离教给她的一门关于珍惜的功课。
姚伟和江大女足的队友们。来源:姚伟微博
2013年,姚伟16岁,父亲因病去世,当时,她正在备战全运会。为了不影响女儿,马秀芳总是借口你父亲在忙搪塞过去,直到比赛结束。
姚伟从不主动提起这件事,直到现在,她仍会压低声音,称之为“那件事情”。最初几年,身边的朋友总是小心避开这个话题,但姚伟意识到,打击之后,自己一夜之间成长了。
“以前我很爱和朋友一起玩,无忧无虑的。父亲去世后,我必须独立,学会自己做选择,遇到问题也要学着自己解决。我会考虑家人、考虑未来,觉得是时候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了。”姚伟成熟起来,她很少向家人倾诉负面情绪,跟母亲马秀芳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回家就说点儿开心的话。”
也同样是在那一年,全运会结束的第二天,姚伟所在的球队面临解散——比她大一两岁的姐姐们各奔前程,有人去国家队集训,有人去读大学,而那是她最喜欢的集体之一,相处时间甚至比家人还要多。
2013年,姚道刚、姚伟随湖北省男女足征战第十三届全运会。受访者供图
情绪总会被时间慢慢治愈。把遗憾和怀念深深埋在心里,姚伟的足球之路还在踏实向前。全运会后,她入选国家少年女子足球队集训,作为女足国少队一员,参加2014年U17女足世界杯,此后,又作为武汉市体校同年龄段队伍的主力球员刻苦训练,直至进入江大女足这个新集体。
在这里,她是母亲节寄花给妈妈的孝顺女儿,是会开解弟弟“没能踢到最擅长的位置也要尽力”的沉稳姐姐,也是那个跟着节拍录搞怪短视频、在镜头前会害羞捂脸的幼稚孩子。她晒自己喜欢的美食、跟朋友的旅行,偶尔还会兴奋地截图告诉亲朋好友:“看!白敬亭回我微博啦!”
2021年,旅行途中的姚伟。受访者供图
“该放松的时候,要好好放松,该认真的时候,就要全神贯注。”更多时候,她还是那个在球场上严肃又靠谱的姚队。
作为一支主要由学生组成的球队,江大女足整体年龄比其他队伍小、大赛经验稍逊,要想站上领奖台并不容易。韦璇很少见到姚伟显露情绪,为数不多的波动只在比赛里出现,“比如她还在为进球努力,但队友已经放弃了。”
2016年11月,姚伟获女甲联赛最佳新人奖,入选2016赛季女甲最佳阵容。经过一年的打磨,2017年10月,姚伟带领江大女足战胜浙江队,获得女甲冠军,并提前一轮获得了晋级女超联赛的资格。
赛场上的姚伟。受访者供图
这条晋级之路并不容易。赛前,姚伟和队员们都希望能赢,推着江大女足往更好的方向走下去。“到了下半年,其他队伍也会研究我们的打法。如果那场对阵浙江的比赛失败,就会拖得更久,变化也会更多,因此我们不想把压力放在最后一场。”姚伟回忆。
开场不到15分钟,姚伟贡献助攻,球队获得两粒进球,姑娘们牢牢掌握着控球权,最终将比分定格在4:0。在姚伟的带领下,江大女足第一次冲进全国女足顶级联赛,也是第一支打入顶级联赛的学生军。
2017年10月1日,江大女足获得女甲联赛冠军,并成功晋级女足超级联赛。来源:姚伟微博
回忆那场关键之战,未进一球的姚伟说,她并不在意自己的表现是否惊人,一切荣誉都来自团队的力量:“只有团队表现好了,才能成就你个人。这些荣誉,也是依靠团队才获得的。”
那年的颁奖礼上,江大女足共获得四项大奖,姚伟个人斩获了最佳运动员奖。2020年和2021年,江大女足连续两年在女超联赛中夺冠。
永不放弃
2022年2月6日晚,中国女足逆转战胜韩国女足,时隔16年重登“亚洲之巅”。马秀芳租住的屋子没有网,她和邻居们凑在信号强的地方,用流量观看了这场决赛。
“我觉得她发挥得不够好。0:2落后韩国队时,我都要放弃看比赛了。”马秀芳如此评价女儿在决赛时的表现,但她也清楚,女儿尽力了。
决赛前一个月,中国女足正式公布了亚洲杯中国队23人名单,姚伟位列其中。人们都在猜测,往常踢惯后腰和中卫的姚伟,此次位置应该不会大变。但姚伟最终被安排在左后卫,5场比赛全部首发。
姚伟在国家队训练。受访者供图
熟悉她的人并不担心。姚伟是个全能的球员,江汉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蒋国勤用“多面手”来形容她,“可以打很多位置,能给教练调配队员位置留下许多空间。”这也是姚伟对自己的期望:“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全面是关键的素质。哪儿都能踢,会给教练员在战术安排上更多选择。”
“可以看出,教练组对她很信任。”早已因伤退役的韦璇也关注着这场对决。在她看来,姚伟惯踢的后腰位置,需要顾及球场的前后左右、方方面面,这本就证明姚伟的技术能力无需担心。熊四弟对曾经的学生也很有信心,他说,姚伟的综合能力可以达到80分,或许不是最闪光的那名球员,但关键时刻,她总会出现,化解危机,创造机会。
2022年女足亚洲杯夺冠,姚伟与朱钰大笑庆祝。来源:姚伟微博
但对姚伟来说,尽管觉得自己可以,尽管曾在俱乐部踢过这一位置,但临时调配依然是个考验。而左后卫的位置,也注定了她不会格外亮眼。在这场90多分钟的比赛里,姚伟的名字极少被解说员提及,更多时候,她在球场左路奔跑,规矩地传球。
“由于我们自身的失误导致先失两球,心理上会有小小的打击。”忆及上半场0:2落后于对手时,姚伟告诉新京报记者,“非常不甘心,就像小时候和男生一起踢球,胜负欲一下起来了,想尽全力打破这个僵局,拼得比之前更凶狠了。距离比赛结束还有时间,不到最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未到终局,焉知生死”,像一路走来那样,姚伟从不讲放弃。标志着夺冠的哨声吹响,她奔过去,和队友们蹦跳着围成一圈。她们亲昵地拍拍彼此的头,将主教练水庆霞一下又一下抛向空中。
2022年女足亚洲杯夺冠后,姚伟和队员们欢笑合影。受访者供图
荣光过后,征途继续。在隔离酒店,姚伟一遍遍回味比赛时的那些惊险瞬间,按照节奏做好训练和复盘。过去几年,反复发作的伤病、难熬的康复期,给她带来了一重重意想不到的阻碍,但她清楚心底对足球的渴望,这个从年少至今的长久陪伴,见证她成长,也是她的荣耀。
2月27日,女足姑娘的隔离结束,姚伟回到武汉家中,用难得的休息时间陪伴家人,随后,她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一年的训练。
未来实在太过遥远,她更在意此刻——她想像自己最喜欢的球星德布劳内一样,从容、观察敏锐、进攻彪悍、组织力强。她还想为俱乐部、为国家队在比赛中争得更多荣誉。如此一步步地,踏实走向未来。
2022年女足亚洲杯期间,姚伟在印度。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 左琳 刘逸鹏
编辑 李彬彬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