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致敬逆行者:战疫故事
战疫故事致敬逆行者:战疫故事——方舱医院里的40名中医女将巾帼从来不让须眉点点星光汇聚起强大的抗疫力量,温暖了这座城市,也留下了记“疫”深刻的瞬间......
一个身影,
一段故事……
每个人都迸发出
“疫”常明亮的光芒,
点点星光汇聚起强大的抗疫力量,
温暖了这座城市,
也留下了记“疫”深刻的瞬间......
巾帼从来不让须眉
——方舱医院里的40名中医女将
接到命令的那一刻,她们就变成了“战士”。进入方舱的那一天,她们就变成了勇者。在没有硝烟的抗疫一线,巾帼从来不让须眉,长春市中医院这40位女将更是如此。
“我是党员,让我去!”3月20日清晨,长春市中医院总部骨伤科护士长李由带领医院第八批支援队共计40人,紧急奔赴长春通源方舱医院。而这40人清一色都是女将!进入方舱医院后,队员们迅速投入到工作当中。进舱才4个小时,她们核酸采样的数量就达到了1900余人。在随后的工作中,李由又有序地组织队员们干好各自岗位工作,并与其他医院支援的人员协调配合好。与此同时,李由还负责总结数据和上传汇报,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尽管如此,她每天还是操心着队员的安全、物资的保障和工作的进度等,力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
闻晓倩来自长春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是个两岁宝宝的妈妈。接到出征的任务后,她毅然将宝宝交给父母,坚定地赶去疫线。作为小组长,闻晓倩在工作时总是一马当先。无论是核酸检测、疗区搬床还是给患者安排床位,她都冲在最前面。连续三天的操劳,再加上体质较弱,她一下子就累倒了。可她只休息了一天,就坚持要继续上岗工作。她说,“这是阵地,得一直坚守,寸步不离”。
“妈妈过几天就回家,宝宝一定要听话!”面对着镜头那边只有六个月大的娃娃,护士宋佳含着眼泪说着。此次出征时,宋佳刚刚结束产假上班。在疫情面前,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奔赴一线。病房消杀、核酸采样、处理垃圾……在方舱医院里,处处都有她忙碌着的身影。李由说,在通源方舱医院里,来自长春市中医院的每一位抗疫人员,无论是年长的资深护士,还是年轻的“90后”护士,全都展现出了顽强的工作作风。大家都经受住了考验,每个人都是最棒的!
逆行笃行显初心
3月24日,市医保局二级调研员、50岁的党员郭振林主动请缨,到隔离点参加抗疫工作。
在汽开区前程家园隔离观察点,郭振林担任64栋、65栋、66栋隔离观察点的负责人。他不分昼夜,参与隔离点各项工作,核酸检测、后勤保障、心理疏导和隔离观察点的防控、消杀、安保、人员转运等。面对感染新冠的风险和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郭振林没有退缩,始终坚持与疫情“赛跑”。
他尽心尽力落实隔离观察点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认真分析解决每一个问题,在郭振林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隔离观察点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就在郭振林坚守抗疫一线的时候,年迈的郭母日渐病重。郭振林每天与母亲视频聊几句。“妈,疫情结束,我就回去。”母亲也时刻叮嘱儿子注意安全。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4月4日下午,郭母因急性心梗突然离世。内心无比愧疚和自责的郭振林没能送母亲最后一程。
“我将一如既往地尽职尽责,坚守到疫情防控最后一刻!”郭振林将失去亲人的悲痛化作抗击疫情的强大动力,恪尽职守,“逆行”守护万家平安。
在抗疫一线锤炼党性服务居民
市财政局年轻干部夏天聪,作为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着26名财政志愿者,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奋战在宽城区团山街道抗疫一线。
深入封控区,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他组织了6人突击队,一天时间将有阳性病例的华大天朗、团山小区、华大城1期、华大城2期封控区15个单元的垃圾运送到指定存放点。柔性处理,做好调解员。他安排老弱病残人员走绿色通道优先采集核酸样本,还把有精神疾患的老人护送回家。一名阳性患者情绪极其激动,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积极安慰患者。健全机制,做好协调员。他积极推进包保会商机制,在团山街道遇到困难时,积极和局领导联系,及时调拨200张救灾床,解决了志愿者居住难题。积极沟通协调,做好保供工作。当得知团山街道无法及时调运足够的蔬菜包。他及时报告局党组,协调市商务局,紧急定制了2000份50元的蔬菜包,当晚19点送达华大城1期,连夜送到居民家中。居民深深感动,高呼“大白辛苦了”,并自发唱起了《歌唱祖国》。
20多天来他将抗疫志愿服务视为锤炼党性的好机会,在急难险重面前亮底色,在雨雪风霜面前树形象,在新冠疫情面前勇毅前行,誓与宽城居民并肩作战,奋战到底!
无畏艰险,逆风勇前行
市信访局一线抗疫的“战士”们,持续保持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用朴实的行动,为打赢抗疫“总决战”贡献着力量。
综合处王毅夫和妻子李雪这对夫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不畏风险、携手前行”的责任担当。3月17日,王毅夫所居住的小区发现多例阳性病例,采取了封控措施。夫妻俩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加入了本小区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每天都要上上下下爬很多楼层,防护服里浸满了汗水,却从未选择放弃,彼此鼓励着、共同承担着、负重前行着。3月30日,王毅夫突发肾结石,疼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但他只是短暂休息了两天,病情稍有好转就再次投入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都说:“这小伙子,真是铁打的啊!”。由于工作原因,家中88岁奶奶和今年将要中考的儿子无法照顾,两口子心中充满了亏欠,但在大局面前,两人同时选择了抗疫一线,义无反顾的冲到最需要的地方。
从疫情之初主动请缨加入赴九台志愿突击队,到疫情严峻再次驰援宽城,接待一处卢子轶如同勇士一样冲锋在前,敢于在危急时刻担重、担难、担险,坚毅逆行。3月29日,卢子轶到达群英街道,完成对接后立即投入工作。由于工作地点老旧散小区多、特殊群体较多,加之疫情严重、人手短缺等原因,核酸检测、园区消杀、物资配送等工作难度极大。卢子轶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2小时以上,强度很大,6天中他配送了1200余份政府蔬菜包及群众自购物品。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使辖区居民们能吃上安全、新鲜的蔬菜,他个人的私家车成了物资配送专用车,来回往返于物资储备点和有需求的居民之间。有时居民留错电话,一时联系不上,他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人找到。卢子轶用实际工作,赢得了街道领导及居民的信任与好评。
他们是“信访战士”的缩影,敢于逆行、勇于遮雨,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为争取疫情阻击战最终胜利贡献信访力量。
向着清零目标发起总攻
“队长,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组织考验我”市检察院90后干警金思成向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抗疫一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我也会和战友们一起,坚持到底。”入党积极分子90后干警盖世航写了一份抗疫期间的思想汇报。市检察院支援宽城区柳影街道新兴路社区的8名突击队员,从3月27日开始,开启了5 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承担着核酸检测扫码、登记居民信息、为居民运送蔬菜包等工作,与陕西西安、辽源东丰、四平梨树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
轻伤不下火线。有的同志长时间戴口罩耳根处被磨破渗出了血,有的同志反复按压酒精壶磨红了手指。由于新兴路社区多是老旧小区,同志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扛着大包备品爬楼梯,挨家挨户的敲门、登记、扫码,防护服里的衣服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每当看到居民家门上画的感谢“大白”的漫画、听到小区居民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啦”,大家的心里顿时感觉暖暖的,再苦再累也值得。
“爸爸答应你,等疫情结束回家了,一定给你补上生日礼物。”吴桐通过视频连线为六岁的儿子过生日安慰他。大家舍小家为大家,就是为了疫情早日散去,城市恢复如常,共赴美好春光。
为众抱薪者,终为人所铭记
是守护,是奉献,便是“最美”
愿疫霾消散,春暖人间
盛世如愿,国泰民安
来源:“长春机关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