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乐坛诸神黄昏,从诸神之战到
2002年乐坛诸神黄昏,从诸神之战到他们共举办过1600场个人演唱会,唱片正版销量破一亿张。他们的每一首歌听着都让人入迷,他们的磁带,海报,卡片,甚至他们的穿着,发型,声线都被大家模仿。香港:1992年,“四大天王”横空出世,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因为他们,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张学友的《吻别》,刘德华的《忘情水》,黎明的《今夜你会不会来》,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
如果我说,华语乐坛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你是否会反驳?
现在音乐创作是越来越方便,更种平台的衍生为一些独立音乐人提供了机会。一首歌只要几块钱就可以畅听,这么方便的方式,为什么就听不到朗朗上口的歌呢?
不知是否幸运?
80后不仅见到了繁华鼎盛的香港电影,也遇见了“神仙打架”的香港,台湾,内地的歌坛,只是时光不再,诸神退去,一些“小丑”上场……
一、三地的“诸神之战”香港:
1992年,“四大天王”横空出世,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因为他们,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
张学友的《吻别》,刘德华的《忘情水》,黎明的《今夜你会不会来》,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
他们的每一首歌听着都让人入迷,他们的磁带,海报,卡片,甚至他们的穿着,发型,声线都被大家模仿。
他们共举办过1600场个人演唱会,唱片正版销量破一亿张。
王菲,王靖雯,一个把清冷刻进骨子里的女人,用空灵的嗓音唱出了《容易受伤的女人》,《红豆》,《棋子》等一首首经典的歌曲。
现在只要看到她的名字出现在影片上,心里都会莫名的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
陈奕迅的《十年》唱出了多少人心里的放不下;
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唱出了中华男儿的豪情;
梁咏琪的《短发》,李克勤的《红日》……
还有好多好多的歌曲,都是记录一个时代的印迹,只要音乐响起,就会跟着哼起来。
台湾:
香港有Twins,台湾就有了SHE,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子,在2000年代,创作了《恋人未满》《不想长大》《中国话》等等,首首都是心头爱。
谁的人生没有遇见五月天,丑妹觉得挺可惜的。
《倔强》《知足》《温柔》《听不到》《私奔到月球》……每一首歌都与灵魂相契合。
周杰伦,华语乐坛的奇迹。一个把“华语是最吊的”刻进DNA里。
他,哪首歌好听?不,他,哪首歌都好听!懂的人,都懂!
任贤齐,一首《心太软》有多火?小虫曾经说过。若拿到“心太软”所有的报税,可以买下紫禁城!
还有,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这个高音很少有人飚上去;
周传雄的《黄昏》,光良的《童话》,周惠的《约定》……
内地:
摇滚级的崔健,文艺青年老狼的《同桌的你》,朴树的《那些花儿》许巍的《蓝莲花》……
相对于年轻化的香港与台湾,内地的歌手与歌曲相对开发晚些,若真要说出那些曾经风靡春晚的歌手,00后们估计都不认识。
不管是香港,台湾,内地,这些歌手所创作出来的歌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不仅旋律听着让人上头,歌词也是寓意丰满的。
《蓝莲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十年》: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二、华语的“张牙舞爪”何时休?要曲子没曲子,要歌词没歌词,可是专辑介绍整的花里胡哨,高大上的让人看不懂!
“一张打破窠臼的Double Feature实验概念”
这句话里的打破什么,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文盲?
好,你的文化功底深,但是一首专辑里,8首歌里有4首都是伴奏的,这是在割韭菜吗?糊弄鬼吧?
听第一首歌时,确定是糊弄鬼的!不信的,可以去听听!
像这样的自诩为歌手的人很多,歌不像歌,曲不像曲,咿咿呀呀的,要活还喘不上气来,听着很瘆人,但是就是有人买单,怪哉?不怪!
其实,现在内地也有很多好的歌手,比如毛不易等,只要好好的专心做音乐,编旋律,写歌词,总会有市场的。
一首歌只要一起前奏就会跟着唱,是为什么?
一是编曲好听,二是,歌词写进了听歌人的心里话。只有唱出了听歌者的内心,才会传唱度高。
好的歌,不需要华丽的包装,不需要装饰艰涩的文艺,只要有共鸣,就会有畅销!
既然选择做歌手,那就好好的学习怎么样做歌手,学习编曲,学习写歌词,把自己的专业做好,才是最好的,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卖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