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太阳最高还是最低:冬至是北半球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
冬至太阳最高还是最低:冬至是北半球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因为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处的平面)有一个倾角,所以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时,太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就会周期性地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相应的地球表面各个区域的温度就会出现周期性的冷暖变化,这就造成了地球上的一年四季。然而这个影响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一下数据大家就明白了,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1.5亿公里,而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为大约1.471亿公里和1.521亿公里,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差只有大约500万公里而已,很明显,如此小的距离变化对地球天气所造成的影响,我们根本感觉不到(事实上,当地球与太阳最近的时候,也就是冬至,此时我们北半球正处于冬季)。所以说影响地球天气冷暖的就是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了,我们都知道,当一束光的入射角度是垂直于某个平面时,这个平面单位面积里接收到的辐射是最高的,由此可以得出,太阳光在地球某个区域的垂直程度越高,这片区域受到的
我们对天气冷暖的判断,其实就是对气温高低的感知,气温的高低则是由空气中所蕴含的热量来决定的。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光和热都是来自于太阳,空气中的热量当然也来自于此,我们可以得出,对于地球上的某片固定区域来讲,它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越弱,天气就越冷。
相对地球而言,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有两个因素,那就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以及太阳光的入射角度。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距离这个因素,由于地球是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因此在一年中的不同时刻,地球是太阳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这不可避免地会对地球天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然而这个影响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一下数据大家就明白了,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1.5亿公里,而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为大约1.471亿公里和1.521亿公里,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差只有大约500万公里而已,很明显,如此小的距离变化对地球天气所造成的影响,我们根本感觉不到(事实上,当地球与太阳最近的时候,也就是冬至,此时我们北半球正处于冬季)。
所以说影响地球天气冷暖的就是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了,我们都知道,当一束光的入射角度是垂直于某个平面时,这个平面单位面积里接收到的辐射是最高的,由此可以得出,太阳光在地球某个区域的垂直程度越高,这片区域受到的太阳辐射就越强,相应的天气就越热,反之亦然。
因为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处的平面)有一个倾角,所以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时,太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就会周期性地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相应的地球表面各个区域的温度就会出现周期性的冷暖变化,这就造成了地球上的一年四季。
令人困惑的是,冬至是太阳直射点最偏南的一天,这就意味着,冬至之后,太阳就向北半球回归,按照以上规律,冬至应该是北半球最冷的那一天,在此之后,由于太阳辐射的逐渐增强,北半球的气温就会开始回升,但实际上我们所感受到的却是,在冬至之后,天气还会继续变冷。那么既然冬至是北半球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为何却不是最冷的那一天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太阳辐射是怎么影响气温的,由于太阳光的波长较短,因此太阳辐射并不能有效地对空气进行加热,根据测量,太阳的直接辐射只能将近地大气层的温度升高大约千分之二,而其余的能量则被地球表面吸收。
在吸收了太阳辐射的能量后,地表的温度就会升高,然后通过长波辐射、对流以及传导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在这个过程中,地球大气层不会吸收地表散发出的全部热量,有一部分热量会散发到宇宙空间。
可以看到,尽管太阳辐射的强弱决定了天气的冷暖,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并不是机械对应的,这会有一个滞后性,而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这种滞后性就会更加的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地表的能量变化就成了决定天气冷暖的关键原因。简单地讲就是,在某段时间里,地表获取的能量小于其散失的能量,该区域就表现为降温,反之则是升温。
在冬至之后,虽然太阳向北半球回归,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但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北半球的地表依然是处于一个“获取的能量小于其散失的能量”的状态,于是该降温还是得降温,天气还会继续变冷。这样的情形将一直持续2月份,当这个状态逆转的时候,北半球的天气就越来越暖和了。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