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事件时间轴,秦汉时期各个阶级的犯罪逃亡现象
秦汉时期事件时间轴,秦汉时期各个阶级的犯罪逃亡现象图:秦方士图六国不愿归顺秦朝统治的政治官员、儒生、方士等逃犯,是在秦统一时选择逃亡,像是张耳等人,原本是魏国的臣子,在魏国未破灭时便结交了许多的谋士、食客,他们在许多百姓中有巨大的影响力,秦为了收拢张耳等人用重金诱惑,但张耳等人不愿归顺,只能选择逃亡;再有汉功臣张良,他的父辈、祖辈本来是韩国的宰相,韩被秦灭之后,张良选择四处流亡想要伺机报仇,张良这样的人便属于反秦志士一类;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追求长生之道,派遣了侯生、卢生等方士去寻找不死药,但世间并无让人长生不老的药物,这些方士只能在找药中途选择逃亡。为保证朝廷的税收和社会治安问题能够正常处理,统治者就加大了户籍制度对百姓管理的力度,自秦统一天下之后,这一项措施得到全面推展,在朝廷的管理之下,百姓没得到朝廷的批准随意迁徙视为逃犯,因为这一类逃犯的身份不同、逃亡的目的不同等,秦时期朝廷将之分为政治犯罪、刑事犯罪、军事犯罪、流民逃亡这几类逃亡类
引言:季羡林:“严刑峻法与权势的傲慢,是中国古代流民逃亡现象的根本原因”
自秦商鞅变法之后,国家的户籍制度开始变得严格起来,秦朝的户籍制度主要是用来向百姓征徭役和赋税,还可以控制百姓胡乱迁徙,汉朝户籍制度也和秦朝相似,严厉的户籍制度是统治者对社会的有效控制措施手段,如果百姓没能得到朝廷许可便随意迁徙,朝廷视之为逃犯,并将这种迁徙活动称为逃亡。
图:百姓逃亡、乞求图,图中马上之人为闯王李自成
秦朝严刑峻法,导致百姓逃亡现象时有发生| 逃亡类型
为保证朝廷的税收和社会治安问题能够正常处理,统治者就加大了户籍制度对百姓管理的力度,自秦统一天下之后,这一项措施得到全面推展,在朝廷的管理之下,百姓没得到朝廷的批准随意迁徙视为逃犯,因为这一类逃犯的身份不同、逃亡的目的不同等,秦时期朝廷将之分为政治犯罪、刑事犯罪、军事犯罪、流民逃亡这几类逃亡类型。
| 政治犯罪逃亡
政治逃犯涉及到的是朝廷大小官员,因为所做的政治斗争失败之后,便产生了逃亡的想法,秦朝刚建立之初,虽然六国军事力量都已被消灭,但是六国旧官员或者是不满秦统一的百姓都会出现四处逃亡的现象。
六国不愿归顺秦朝统治的政治官员、儒生、方士等逃犯,是在秦统一时选择逃亡,像是张耳等人,原本是魏国的臣子,在魏国未破灭时便结交了许多的谋士、食客,他们在许多百姓中有巨大的影响力,秦为了收拢张耳等人用重金诱惑,但张耳等人不愿归顺,只能选择逃亡;再有汉功臣张良,他的父辈、祖辈本来是韩国的宰相,韩被秦灭之后,张良选择四处流亡想要伺机报仇,张良这样的人便属于反秦志士一类;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追求长生之道,派遣了侯生、卢生等方士去寻找不死药,但世间并无让人长生不老的药物,这些方士只能在找药中途选择逃亡。
图:秦方士图
| 刑事犯罪逃亡
刑事犯罪逃亡就是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为了躲避处罚才选择的逃亡,秦时期的刑事犯罪主要分为恶贼、盗贼、豪侠等犯罪类型,拿秦时期的恶贼来说,恶贼一类主要是一些犯了事的恶少,这些人原本是富贵子弟,因为无视法律、触犯了法规等原因遭到缉拿,后来被族人安排四处逃亡,其中有名的富家子弟彭越,在犯事之后的逃亡过程中聚集了百余人,在民间为虎作伥,秦法制严厉,秦官将这类刑事犯罪的人视为逃犯,对逃犯加大了惩罚力度。
| 军事犯罪逃亡
秦末时期最大的战争就是和项羽、刘邦等人之间的战争,许多军人为了躲避战争选择逃亡,秦朝廷将之视为军事犯罪逃亡,秦时期有名的军事逃犯当属陈胜、吴广等人,秦二世时,朝廷调派九百余人去守渔阳,当时这支队伍路过大泽乡时,大雨导致道路不通,队伍可能达不成朝廷的任务,秦时期的法律严格,达不成目标只有处死,作为屯长的陈胜、吴广两人选择带队逃亡,这些触犯了秦法的军士按理应当处死,选择反抗、逃亡是那个时期绝大部分军人的选择。
图:陈胜吴广起义
| 流民逃亡
因为天灾、战乱选择迁徙逃亡的百姓,在古籍中被称为流民,秦时期的流民说的都是普通百姓,他们为了躲避战乱、逃离灾区,选择四处逃亡,这些逃亡的流民在逃亡过程中没有组织,摆脱了朝廷的控制,失去了原本的户籍,史书中多有记载秦朝的流民,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派遣了很多百姓去修陵、建长城,这些为了生存选择逃亡的百姓成为了朝廷口中的流民,秦时期的流民常逃亡山野,成为当地的盗贼,又因为秦朝法制森明,流民的数量是越来越多。
图:修陵
天灾人祸,汉朝犯人逃亡现象同样严重汉朝也是沿用了这一项户籍制度去管理百姓,汉社会出现的逃犯逃亡类型和秦也大同小异。
| 汉时期的政治犯罪逃亡
汉时期情况虽不同于秦时期,但是两汉时期的政治矛盾、冲突也是不断发酵,西汉时期,民间或是各诸侯国也有许多反对朝廷的残余人物,虽然他们制造出来麻烦还是影响到了朝廷的政权,与朝廷作对的项羽残党、不满刘邦称帝的民间风流人物等都算是西汉时期的政治逃犯,他们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杀,选择四处逃亡,像是项羽残党田横,他原本是齐国贵族,后来因为和项羽反秦得到许多百姓拥护称王,不过项羽死去之后,便和许多宾客逃亡海岛,汉朝成立之后,田横等人在海盗称王称霸,汉军久久不能歼灭。
| 汉时期的刑事犯罪逃亡
汉时期的刑事犯罪逃亡和秦大致相同,在许多古籍中也有恶少、豪侠等相关故事的加载,许多人因为杀人越货等原因触犯了汉朝法律,对汉社会造成了极大困扰,他们在犯罪之后四处逃亡,在逃亡过程中继续为虎作伥,这类人成为了朝廷的重点缉拿对象,像是赵季、李款等人,在汉初结交了许多人物,虽后来因为杀人犯法四处逃亡,逃亡过程中还是受到这些人的支持继续横行乡野,后来被朝廷制裁处死,
也有不同于这些恶少、豪侠等人的恶徒,他们触犯了汉法律,在逃亡之后选择隐姓埋名、不再犯法,就很难被朝廷缉拿归案。
图:恶少犯罪
| 汉时期的军事犯罪逃亡
刘邦刚封汉王的时候,和大军出发封地南郑,当时许多军人因为思乡心切,选择逃离部队,这样规模的军人逃亡会直接影响到刘邦的生死存亡;韩信最初是在项羽军队中,因为不受重用只能逃离,去投靠刘邦,这属于军事犯罪逃亡类型,不过韩信后来在刘邦那得到了重用,还为刘邦打下江山付出了重大贡献,不过像韩信这种因为想要选择明君、施展自身抱负的军人是极少数的,绝大部分的逃亡军人要受到极大处罚。
| 汉时期的流民逃亡
图:大规模逃亡
汉朝初期时候,因为战乱无法生存,百姓选择逃亡的现象很是严重,汉高祖为了此事也发布过一些诏令:不加罪于已经逃亡的百姓,让他们回到原来的地方,恢复他们原本的田地和家宅;对于那些因为贫穷、饥饿卖作奴婢的人,给予他们自由,不过从《史记》、《陈平传》等古籍中发现这些措施发布之后,流民还是很多。
到了汉朝中后期时,虽然汉王朝国力强盛,但是因为各种洪水、干旱等天灾,朝廷又和外夷之间的战争不断,还是有许多的流民四处奔波,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百姓迁徙的情况,为了妥善安置这些百姓,元狩四年汉武帝耗费了大量国库钱粮,但最后还是没能取得成效,直到汉宣帝时期这种百姓四处迁徙的情况才得以解决。
图:流民
大规模逃亡现象使得朝廷格局动荡不安秦汉时期出现各类的逃亡现象,不仅人数众多,原因也很复杂,像是反对朝廷出现的旧时期贵族、犯罪官员等等,这些人在逃亡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势力,想要伺机崛起,就像楚国的项梁等人,他们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同时,发展、积累自己的力量,以至于后来可以迅速拿出一支数千人的反秦部队,秦朝灭亡的很大原因正是因为这些反对势力的崛起。
前面有说到的韩信从项羽军队里逃亡到刘邦军队中,他在刘邦这发挥了自己带兵打仗的本领,率领三十万大军彻底的打败了楚军,刘邦成功的很大原因就是有韩信的加入,使得自己的军队每次都能够以少胜多,刘邦军队组成人员很多都是逃亡而来的,这种逃亡的现象对汉朝廷的格局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图:韩信征战图
秦汉时期逃亡现象同样影响了匈奴社会很多失去户籍的百姓逃亡到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像是很多人逃到了匈奴所处地区,这对他们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匈奴作为外夷,和中原是对立的关系,虽然中原人士和匈奴往来会受到朝廷的处罚,但因为中原战乱不断等各种原因,还是有很多人逃亡到匈奴那里。
据许多史书记载,"秦人"就是早期时候逃亡到匈奴的中原人士子孙的称呼;汉时期匈奴逐渐强大,很多汉人因为战败等原因逃亡到匈奴,像是燕王卢给、韩信等都有逃亡到匈奴,大量中原人士逃到匈奴,给匈奴带去了中原文化,匈奴的农业、手工业等都得到了发展。
匈奴在汉人加入之后,生活习俗都有融合汉文化的体现,像是匈奴地区也开始出现了文字,他们学会使用汉朝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发展,这大大加深了汉和匈奴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华夏民族的融合。
结语:秦汉时期出现的逃亡现象,极大的影响了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逃亡现象如果大规模出现,会对社会的经济、秩序等产生毁灭性的冲击,虽然秦汉时期的统治者都有做相应的措施,想要制止这种现象出现,但还是因为社会逃亡问题的严重性失败了。
君正臣贤,太平盛世——盗为民
严刑峻法,天灾人祸——民变贼
其实,解决秦汉逃亡问题的本身就是南辕北辙的悖论,越加大打击力度,问题反而更加严重。
唯一的方法只有政策变革,缓解社会各阶级矛盾,抚慰天灾人祸,使民修生养息,从根本上"慎刑慎杀",避免权力和刑罚的过度泛滥。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