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万国服饰风情秀:时尚展展现东华元素

万国服饰风情秀:时尚展展现东华元素研发设计“科技 时尚”的航天员服装,树立中国航天员新形象;推动上海合杆整治,主持编制中国首部“城市家具”国家标准;科技旗袍连续多年亮相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向世界讲述东方故事;海派设计“花仙子”代表上海向国庆70周年献礼;连续举办近20届环东华时尚周,持续发布海派流行趋势……为建成上海设计之都、时尚之都,东华贡献着“东华力量”和“东华智慧”。上海打造全球“设计之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创新型创意设计人才。东华大学一直努力作培养设计师的摇篮。近十年间,学校培养了7000多名设计人才。近五年有近300名学生(团队)创立设计公司、设计工作室。金光闪闪的《羽织》,以航天器金属网为设计灵感,通过模块化设计,将服装模块利用激光切割成型,并参照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插接成型,打破服装缝制成衣方式,构建“科技 时尚”的艺术桥梁,打造“航空航天”“新型材料”与服装设计间的联动,与世界设计之都大会“设计无界,相融共生”的主

万国服饰风情秀:时尚展展现东华元素(1)

图说:设计作品《生》采用了3D打印技术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昨天 “经纬天地”时尚前沿展举行。展区前人流如织。展览入口处的“东华小锐”IP卡通形象可爱、灵动,引得参观者拍照打卡。“东华小锐”以鸾凤形象,以宋代成语“啐啄同机”为延伸,这是东华大学师生专门为本次活动设计制作。它代表着一批又一批东华新锐设计师,破壳而出,他们是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面向未来不断探索的青春力量。

本次展览系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展览“设计洞见未来”板块的重要部分。展览以“经纬”来串联“天”“地”,运用时尚的概念服装来体现抽象的科技意涵,展现浓浓的“东华元素”。

交融流畅的线条、光滑的过渡,《生》的设计作品采用了3D打印技术,材质、形态和科技的融合使得自然的生命形态得以完美表达,体现了设计师对返璞归真的自然世界和原始生命之美的关注与思考。

金光闪闪的《羽织》,以航天器金属网为设计灵感,通过模块化设计,将服装模块利用激光切割成型,并参照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插接成型,打破服装缝制成衣方式,构建“科技 时尚”的艺术桥梁,打造“航空航天”“新型材料”与服装设计间的联动,与世界设计之都大会“设计无界,相融共生”的主题相契合。

万国服饰风情秀:时尚展展现东华元素(2)

图说:《羽织》设计灵感来源于航天器金属网

作为国内首家以纺织服装为传统学科的高校,东华大学始终坚持:设计师人才是解决纺织和服装以及时尚产业转型和提升的核心软要素。参与本次大会,让一批东华设计师融入到中国乃至世界时尚设计产业的海洋中。作品从艺术到工艺、材料到技术、设计到工程、构思到成品全方位的独立原创呈现,每件作品无不体现着年轻设计师的才智和跨专业跨领域的创新。

上海打造全球“设计之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创新型创意设计人才。东华大学一直努力作培养设计师的摇篮。近十年间,学校培养了7000多名设计人才。近五年有近300名学生(团队)创立设计公司、设计工作室。

研发设计“科技 时尚”的航天员服装,树立中国航天员新形象;推动上海合杆整治,主持编制中国首部“城市家具”国家标准;科技旗袍连续多年亮相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向世界讲述东方故事;海派设计“花仙子”代表上海向国庆70周年献礼;连续举办近20届环东华时尚周,持续发布海派流行趋势……为建成上海设计之都、时尚之都,东华贡献着“东华力量”和“东华智慧”。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