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发家致富有哪些方法?农民到底怎么才能发家致富
农民发家致富有哪些方法?农民到底怎么才能发家致富再者,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村吗?69万!这还只是村级行政单位,到自然村的数字是261万。你让261万个村子每个村搞出一个有特色的东西来,世界上有那么多东西可搞吗?这种话不客气地说就是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城市企业里有那么多高端人才,真正搞创新的都屈指可数,你却怪农民不搞创新!“一村一品”也确有道理,发挥比较优势嘛!但全国有多少村?真能各个村都搞出不一样的玩意儿来?很不现实!最后富的也只是极少数村子,而且可持续性不强。比如某村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或在种植带头人的有力带动下,种了某类经济作物,收益颇丰,第二年,附近的村子都开始种这类经济作物,供大于求,于是大家都赚不着钱了。你说附近的村子就不能创新吗?种点别的不行吗?非要搞得一样,大家都没钱赚!
农民到底怎么才能发家致富?各路专家学者为此献计献策,给出了不少办法。
以前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叫作“要想富,先修路”。现在路基本都修起来了,农民走出大山、走出穷乡僻壤比以前容易了,城里的各项新鲜玩意儿也更容易地伸向了乡村的各个角落。
所以修路到底是为了资本下乡还是为了农村富裕,这我无法断论,但自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话已经快30年了,农村富了吗?
比这句口号晚出现一段时间的是“一村一品”,强调的是一个村子种一类经济作物或者做一类手工业品,用以满足城市愈益多样化的需求,顺便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一村一品”也确有道理,发挥比较优势嘛!但全国有多少村?真能各个村都搞出不一样的玩意儿来?很不现实!最后富的也只是极少数村子,而且可持续性不强。
比如某村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或在种植带头人的有力带动下,种了某类经济作物,收益颇丰,第二年,附近的村子都开始种这类经济作物,供大于求,于是大家都赚不着钱了。
你说附近的村子就不能创新吗?种点别的不行吗?非要搞得一样,大家都没钱赚!
这种话不客气地说就是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城市企业里有那么多高端人才,真正搞创新的都屈指可数,你却怪农民不搞创新!
再者,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村吗?69万!这还只是村级行政单位,到自然村的数字是261万。你让261万个村子每个村搞出一个有特色的东西来,世界上有那么多东西可搞吗?
况且这两年各地方都在强调要多种粮食,不能违规使用土地,不能乱种,“一村一品”似乎也很少听说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农民到底要怎么做呢?中国人民大学三农专家、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教授给出了他的办法:“农民要致富必须要扩大规模,使用更多的现代化手段(包括机械、技术等)”。
这话似乎是给农民出了个好招,却又似什么都没说。谁不知道大规模生产更赚钱?谁不知道使用更多现代化手段更有效率?这个话不用专家教授来讲,所有中国农民都知道!
问题是怎么扩大规模?北方每人一二亩,南方每人几分田,怎么个扩大?
你可以说承包别家的,那请问被承包了土地的农民干啥?全部进城打工?城里容得下吗?
再说有很多农民是想进城打工也去不了的。比如家里有八十老母需要赡养的,比如儿女出去打工需要在家带孩子的……
我也认为农业未来的大方向肯定是土地集中,但当下大规模全国这样搞的条件并不成熟,你得考虑让当下6亿月收入不过千的人有活路!
农民就像涸辙之鲋,需要的只是一口水,你却说等你引来了东海之水云云。东海水是多啊,集中大规模耕种是好啊,我还说共产主义好呢,你怎么不呼吁现在就搞按需分配房子的共产主义呢?
现代化手段的问题,中国缺吗?你问问山东、河南平原地区谁还在用镰刀割麦子?而中国广大的丘陵山地我问你怎么样大规模机械化?
当然,农业现代化仍有进步空间,但农民有钱搞吗?粮食这么便宜,投入产出比根本没法看,谁还有动力搞?
专家学者研究数十年,就是这些说了等于没说的理论。我不完全否认这些理论的价值,但这些不种地的专家提供的理论与种地的农民之间的确有不小的距离。
我不敢说十五年、二十年后中国的农村是不是专家们说的样子,但至少中短期内不会是。这时候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便捷办法就是提高粮食收购价,对农民进行历史性补偿。
那么,提高蔬菜、经济作物价格可不可以呢?不太现实!这些东西的价格已经很市场化了,国家也不好过多干预,就算干预,效果也不见得好。要在这些东西上做文章,全国农民得组织起来才行,但这在当下就更不现实了。
所以我们反思各类方案,最好的还是直接提高粮食收购价,这至少是最近十年八年增加农民收入的最好办法。
全文完,关注“玉圹”,与您一起为中国农民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