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修好的房子也叫烂尾楼?住进烂尾楼的人
为什么修好的房子也叫烂尾楼?住进烂尾楼的人“别样幸福城”4号地块有商品住宅12幢和一个地下室,共有商品房1243套,地下车位1744个。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该工程自2015年初陷入停工状态。陈春是一名单亲妈妈,5月18日,她先是独自一人住进烂尾楼工地的工棚里,是最早搬进“别样幸福城”小区4号地烂尾楼的业主。7月18日,接通南都记者的视频电话时,陈春正在烂尾楼附近的工棚里与其他业主一起吃饭,这天,他们吃了稀饭和泡菜。陈春身后不远处,耸立着一幢幢砖墙裸露的楼房。进水的工棚。
作为最早搬进昆明“别样幸福城”小区4号地块的业主,陈春已在烂尾楼内生活近两个月。如今,陈春在楼前空地上种的菜已长势繁茂,小葱有两三根筷子长。“问题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我只能一直住下去。”
位于昆明官渡区苜蓿路的“别样幸福城”小区4号地块,房屋主体已封顶断水,但未进行外墙粉刷、门窗安装及其他施工。业主们大多于2013年购房,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工程自2015年初陷入停工。
自陈春之后,已有数十户业主陆续搬进了烂尾楼。有的人身上仍背负着沉重房贷,因失业或其他原因无力在外租房。楼里没有水电和其他基础设施,住户们用充电灯来照明,到离楼近一公里的地方去挑水。不过,最令他们担忧的还是安全问题。
独守
7月18日,接通南都记者的视频电话时,陈春正在烂尾楼附近的工棚里与其他业主一起吃饭,这天,他们吃了稀饭和泡菜。
陈春身后不远处,耸立着一幢幢砖墙裸露的楼房。
进水的工棚。
陈春是一名单亲妈妈,5月18日,她先是独自一人住进烂尾楼工地的工棚里,是最早搬进“别样幸福城”小区4号地烂尾楼的业主。
“别样幸福城”4号地块有商品住宅12幢和一个地下室,共有商品房1243套,地下车位1744个。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该工程自2015年初陷入停工状态。
“因为我在外面租的房子马上要到期了,差一天房租也不行,我只能住进烂尾楼。”陈春回忆,今年5月,废弃许久的工地杂乱地堆放着各类建筑剩料和垃圾,十几栋尚未完工的烂尾楼林立其上。陈春说,楼房入户处高出地面许多,人必须跨过一道近三米深的沟壑才能进入,而她一个人几乎很难跨过去。
考虑到安全问题,她最终住在了建筑工人遗留下来的、离马路不远的工棚里。
心疼她一人守着十几幢空楼,有业主给她送了三盏太阳能灯,陈春把它们挂在了自己的门前。“只要有太阳,到了晚上八点它就可以亮,即使是雨天也能微弱地亮着。”她说。
业主们自搭的台阶和木桥。
昆明夏季多雨,仅一个多月,地处低洼、排水系统并未修葺完善的工棚就被淹了两三次。陈春记得,有一天晚上涨水,水涌到了她的床上,一夜无眠。第二天醒来,她四周全是水,只能站在凳子上等其他人来救援。陈春不无调侃地自嘲,“我跟朋友说,我住的是‘海景房’。”
暴雨并未因此停歇,反而在后来的晚上愈下愈大。陈春在工棚里的床被完全淹没,刚买回来养的小鸡也淹死了大半,剩下几只扑棱着漂浮在木板上。眼见工棚已无法居住,7月12日,陈春无奈搬进了烂尾楼里。
陈春搬进去的那间并不是她买的房子。她买在十几楼,在尚未完工又废弃多年的烂尾楼里,住在高层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一名买在一楼的业主在本地有另有住房,他让陈春住进了自己的房子。随后,陈春将6岁半的女儿和88岁的母亲也一同接了进来。
陈春住进去之后,越来越多业主搬进了这片沉寂许久烂尾楼工地。陈春从其他业主那里了解到,他们搬进来之前交了三份入住申请才住进来,“开发商、派出所、街道办。”人们合力用水泥浇筑了台阶、用工地里废弃的木板搭建出了一条连接入户处深沟的通道。
入住
烂尾楼里的生活并不容易。整块4号地有12栋楼,每栋18层,楼已经封顶了,但没有水电及其他任何基础设施,蚊子尤其多。
昆明市人民政府网站2018年曾介绍称,4号地块房屋主体已封顶断水,但尚未进行外墙粉刷、门窗安装及室内工程和配套工程施工。
下雨天的烂尾楼。
陈春买了蚊帐,准备了两个充电宝,又在网上买了充电台灯和一个手电筒。和其他住户一样,白天,她把充电宝拿去附近的商店或亲戚朋友家充好电;水则从离烂尾楼近一公里的地方挑来;下水道没有疏通好,如厕只能在房间里放个桶来应付。
有记者到烂尾楼采访,陈春的女儿拉着记者就说“我要水和电”。“因为她没法看电视,没法洗脸洗衣服,衣服弄脏了要拿到很远的地方洗。”陈春说,为了节约用水,她每个礼拜只给女儿洗一次澡,用桶烧水,给女儿用水抹一下。
连日来的阴雨让这里的生活雪上加霜。陈春拍下了烂尾楼的生活,视频里,烂尾楼的墙上残留着曾被水泡过、长出苔藓的印记,房子只是有一个楼房雏形的框架,门窗如同一个个巨大、裸露的洞口,风雨能轻易从外面灌进来。
陈春没法给窗子装上玻璃,只好用附近工地里遗留的铁网钉住窗子,防止孩子从窗口掉下去。七八月的昆明,住在楼里的陈春觉得“晚上冷得像冬天”,得盖两床被子、一床毛毯。
同小区业主刘娜发给南都记者的视频中,烂尾楼顶层在雨水的浸泡下已经脱皮,楼内部分墙体脱落严重,并且房内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水,她戏称入住烂尾楼的日常就是“雨后在家泡温泉”。
业主们在修葺烂尾楼。
最令业主们揪心的,是楼内因未完全建成而遗留下的安全隐患。
陈春说,由于施工尚未结束,楼周围的地面遗留下许多坑坑洼洼,裸露的钢筋横七竖八。楼内原本预留安装电梯的地方是一个深深的洞,每层楼梯的转弯平台处都有一个一米多高、一米多宽的缺口。
“小孩下楼跑得快了,很容易直接从那个缺口里冲出去。”陈春说。
搬家的业主们。
好在,许多热心的业主帮忙排查维修,用工地里剩下的铁网、木板将洞口补上,搭建扶手和围栏。这些业主大多是今年下岗失业后,住进烂尾楼里的。
烂尾
陈莉莉也是4号地烂尾楼的业主。她18岁从农村出来打工,刚出来时每个月工资只有300块钱,29岁时为了买房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和家人朋友借了钱,终于在2013年付了房子的首付,2014年6月签了购房合同,合同上承诺在2015年交房。
刚买房时,陈莉莉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2013年交了首付后,她几乎每周都要跑去工地看看房子的建筑进度。“2014年底停工的时候刚好要过年,我想着,工人们可能是回家过年去了。”陈莉莉回忆。
但陈莉莉没能等来工程的再次启动。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别样幸福城”4号地工程自2015年年初起陷入停工状态。
“后来我们去问,得到的答复都是正在处理、正在解决、正在协商,我们一直抱着希望,直到今天也抱着希望,但是一直没有动静。”近几年,陈莉莉和其他业主多次尝试维权无果,买了房子的她这几年在外租房花了十几万元。
据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发布的消息,“别样幸福城”小区是上苜蓿村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2011年6月这部分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
据了解,与昆明佳达利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相关的昆明晓安拆迁公司承担了改造工程——别样蓝天项目(即“别样幸福城”)。该项目5号地也曾因开发商资金周转困难而停工,业主最终筹措资金自救得以完工。
2014年至今,不少业主曾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及昆明市人民政府网站反映别样幸福城4号地块的烂尾问题,有关部门也曾予以回应。
昆明市人民政府网站2018年的5月29日和6月5日有关部门的回复显示,官渡区当时已组成以关上街道办事处、区住建局、区人社局为主体的解决别样幸福城矛盾纠纷工作组,积极化解由于4号地块烂尾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官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多次督促开发商积极筹措资金,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别样幸福城项目4号地块收尾工作。
2018年8月31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回复相关提问时称,开发商晓安公司与保利地产合作开发6、7号地块,回笼了部份资金,政府相关部门也帮助企业减免部份税费、保证金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债务,区政府要求企业设立了资金专户由区城改局进行监督,督促企业回笼资金全部用于项目收尾工作。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关于此事最近的一条留言在2019年8月。官渡区关上街道办事处回复称,当地政府已经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开发商筹措资金,尽可能自身解决问题。同时也在积极搭建平台,督促开发商与业主协商。另外还积极协调几家大型地产企业与佳达利公司进行接盘协商。“若协商无果,建议您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但“别样幸福城”4号地块至今没有动工。
南都记者从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获悉,“别样幸福城”项目的开发商昆明晓安拆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及相关公司昆明佳达利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均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早在2014年7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对佳达利房地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留存实行了限制消费令。
针对“别样幸福城”4号地块的烂尾问题,7月20日,昆明市官渡区有关部门回复南都记者称,官渡区有关部门已于当日上午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此事提出了解决方案,但目前而言该方案内容及其具体措施尚不宜对外公开。
等待
“前两天搬进楼里的有三十多户,这两天怕是有五六十户了,一天比一天多。”7月18日,陈春告诉南都记者,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她预计到九月烂尾楼里的住户数可能会过百。
孩子们在灯下写作业。
这些住户中,有人因疫情失业而无奈入住:陈莉莉和丈夫原本都从事旅游行业,她因怀孕已近两年没有工作,丈夫也在疫情期间失业。他们每月需还两千三的房贷,抚养两个孩子,照顾患有痛风的老人。由于无力支付近两千元的房租,7月初,陈莉莉一家搬进了烂尾楼。“我们一直在默默等待。”陈莉莉说。
有人投入了半生积蓄,眼看还剩三年多就可将房贷还清,却只能住进烂尾楼:刘娜和丈夫俩双双下岗,瘫痪的公公需要丈夫的照顾,每个月还要还九千多的房贷。“我靠自己的双手买了这栋房子,也买了半生的烦恼。生活品质降低,家庭不和睦,我爸妈还得经常接济我们。”她说。
对于陈春而言,房子曾是她婚姻破裂的导火索之一。“当初就是为了这个房子才天天吵架,说我非要买到这里。”陈春每个月背负着四千五的房贷、孩子上幼儿园的学费以及各种生活费用,“问题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我只能一直住下去。”
所有人都在努力地适应“新”生活。
白天,业主们搭伙吃饭,陈春是大家的“主厨”——她一天要给几十个人做饭,业主们则从家里带菜、米、油过来。“现在肉太贵了,我们30个人只吃3斤肉,伙食费平均每个人就是3-5块钱一天。”陈春笑道。
晚上,点一盏公用的灯,一群孩子聚在下面写作业。没有电视,担心费电也不敢刷手机,大人们只好坐在一起聊天,给孩子讲解课业,到了该睡觉时才各自回到自己家中。
如今,陈春在楼前空地上种的菜已长势繁茂,小葱有两三根筷子长。和她一起在暴雨中幸存下来的小鸡也长了翅膀,能飞了。“我的动力是孩子,我希望给她一个家。”她说。
裸露的灰白色墙体中,有一户人家已经镶上了大门,门口贴着一对招财童子,还有一幅红彤彤的对联:居家创业业兴隆,出外求财财到手,横批:一帆风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春、刘娜、陈莉莉等均为化名)
采写:实习生 郭美婷 伍美宣 南都记者 吴佳灵 受访者供图